毛德倩,男,34岁,九三学社中国疾病预防医科院支社社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与营养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四川汶川地震后,随队赴灾区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当飞机在双流机场降落的那一刻,我有一种冲动,想立刻奔赴灾区,投入到抗灾的第一线。但是我明白,我们的工作不是来直接从废墟中救人,而是要进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确保地震中活下来的人民健康平安,不发生大的传染病疫情。
一个晚上没有睡觉。在机场拿到行李后,已是早晨5点钟了。6点钟准时出发赶往成都军区机场,等待进入灾区--茂县。当时的茂县几乎是一个孤岛,和外界交通全断,信号全无,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里面的情况。踏上直升机,心中有点慷慨赴义的感觉,真的,那种感觉不是害怕,但确实有种感觉,是不是我们不能再回来了?前面是什么情况呢?因为一切未知,我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下了直升机,很多老百姓向我们冲来,之所以用冲,是因为他们的速度实在太快,等我们下来,他们已经包围了直升机,开始我们还是很害怕的,他们是不是来抢东西的?但是后来的事情证明了我们的想法是多么幼稚。他们给直升机飞行员递纸条,希望他们帮忙带出去给自己的亲人报平安。令我们感动的是,他们主动帮助我们把物资搬运上车。真的很感动!
这次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我真正第一次感觉到,原来世间还有这样的一种生活,可以说是世外桃源,也可以说是与世隔绝,如果没有这一次多年不遇的地震……
原先确定我们去茂县的永和乡,要先坐车到渭门乡,然后徒步行走10多公里才能进入。早晨,临时决定我和队友就在渭门乡担负这个乡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路虽然开通了,但基本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过,两边全是堆积的泥土,那肯定是地震时山体滑坡的功劳。车开得很快,因为高高的山坡上会不断滚下石块,随时会发生山体滑坡。车子在颠簸中前进,高低起伏的山路让我们的屁股受尽了委屈。
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渭门乡,我们沿着崎岖的小路来到了一片帐篷区,这里就是乡长、县工作组、武警官兵、医疗点的所在地,即目前的乡政府,乡抗震救灾指挥部。
我们找到县工作组、乡长(后来才知道那个26岁的小女孩,原是副乡长)、甘孜州卫生局局长和孤军奋战的乡卫生院院长一同开会,商量工作计划。会后,我们没有休息,在卫生院长带领下去了邻近的一个村子调查情况。我知道,我们不能偷懒,工作必须立即开展,不管有多疲劳,不管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脚和腿如何提抗议……晚上召开工作会议,对医疗工作、人员、防疫人员进行疫情监测培训,听取他们的汇报。
帐篷里,我戴上头灯,俯身写完工作总结的同时,外面的岷江水呜咽,电视抗震晚会的歌声与主持人悲壮的声音不断回荡,我突然想哭,又想笑:真正的一线抗灾人员会不会和主持人、演员一样的心情、一样的感受,同样的歌声是否代表了同样的感触?
岷江水继续呜咽着奔流不息,明天要继续繁重的工作……
(摘自毛德倩博客http://icefire2004.blo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