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自2008年实施以来实际运行效果如何?在河南省的实施过程中有哪些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何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张亚忠递交了一份关于“新农合”的提案,而这份提案的背后,是张亚忠委员一系列的调研和思考。
去年10月,张亚忠委员率九三学社河南省委医疗卫生委员会的部分专家,深入漯河、新乡等地的县(区)、乡、村进行调研。
“现在有了小本本,小病就医不出村,很方便;有了大病能报销,能看起(病)。”在当地遇到的第一个村民石顺山(化名)的话让张亚忠委员和同行的医疗卫生界专家们轻松了不少。
但随着调研的深入,“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一位青年村民告诉张亚忠:“我常年都不生病,参加用处不大。”
还有更大的问题。一位村干部反映情况:“我们村的年轻人,多数都常年在外打工,医疗本又不通用,放在家里没用处,所以一些人不愿参加。”
“个人缴纳20元,国家补贴100元,没想到这样的好事儿还有部分村民‘参合’的积极性不高。”现实让张亚忠委员颇为困惑,但随后的调研就更让他笑不出来了。
“当地一些村的经济情况不好,个别家庭还很困难。现在每人要交20元,国家补助100元,可以用120元。一些村民就向我们反映,能不能不让他们交20元,把120元变成100元不就行了。”张亚忠委员告诉记者,“对于村干部来说,他们的工作也很难做。因为每年动员群众参保期间,村干部都要分片包户,时间又刚好赶在七八月份雨季,通常是一双胶靴一把伞,一家一户一遍遍跑。”
张亚忠委员总结原因:“首先是宣传力度还不够,村民们对‘新农合’制度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新农合基金管理也不透明;其次,农村低收入家庭医疗消费和社会医疗保障的意识不强;再有就是‘新农合’一些现有的政策让村民觉得“参合”实际意义不大,比如‘不报销门诊费’,‘参合农民家庭账户资金当年必须花完’的政策存在一定的强制性,与自愿原则相悖。”
张医生是当地的一位村医,他向张亚忠委员抱怨:“儿童疾病免疫疫苗由国家免费提供,可注射用的一次性针管不提供,我们也没有这笔经费。”
不少医生还反映,每月工资只有四五百元,“远不如出去打工的收入。”
“大部分乡村医生的待遇过低,人心浮动,后继乏人;同时,由于公共卫生经费困难,半数以上卫生院基本诊疗设备空缺,医疗收入水平低,无资金积累。”张亚忠委员感叹,“目前农村卫生服务网还不够健全,与‘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的目标相距甚远。”
“调研回来后,我们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并形成了这份《关于新农合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张亚忠委员说,“今年,新农合政策政府投入由去年的每年80元提高到120元,参合农民个人投资也由原来20元提高到30元,希望我们的建议能推动新农合政策的可持续发展,给广大农民带来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