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远在阅读韩启德主席的信
【赵广远:1946 年出生,内蒙古包头雪鹿啤酒股份公司退休职工,九三学社社员。优秀的聋人笔译家。1984年从事科技资料翻译工作至今,共译出英文资料220万字,德文资料90余万字。独立翻译40余万字的德文版《癌症的治疗方法》一书。曾获第二届感动内蒙古候选人。】
“我佩服广远同志,因为他身上有一种自强不息与坚忍不拔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才得以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创造出辉煌历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振兴中华需要弘扬这种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韩启德
生来就听不到声音是痛苦的,可是另一种痛苦更巨大:从有声跌入无声,一个面对精彩世界的健康男孩,突然身陷死一般宁静的宇宙。那种强烈而巨大的反差,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
活在无声世界的赵广远,并没有将自己的人生停滞在沉寂中,而是用自己的心灵在倾听世界。英文和德文成了笔下跳动的音符,他用这些字母谱写出一曲自强不息的生命乐章。
(一)
庄河县背依美丽的辽东半岛,山川清秀、沃土飘香。小孤山镇的河沿沙滩上,一群孩童顽皮地在蓝天大海之间嬉戏。跑啊,跳啊,笑啊,叫啊……这之中有年幼的赵广远,这是他记忆中五彩斑斓的童年。
1953年,随着父亲毕业分配在重工业部第二冶金建设公司,他一家人来到了首都北京。6岁的小广远也进入家属区中的职工子弟小学,开始了学习生活。
“ㄅ(b)ㄆ(p)ㄇ(m)ㄈ(f),ㄉ(d)ㄊ(t)ㄋ(n)ㄌ(l),ㄍ(g)ㄎ(k)ㄏ(h)……”广远高声地跟着老师学唱着字母歌。他哪里知道,这后来竟成为声音留给他的唯一的准确记忆。
深秋的一天,他病了:头疼、高烧、呕吐。到协和医院一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腰椎穿刺、注射链霉素……广远的病渐渐好了起来。
第二年,广远一家随着父亲作为草原钢城的第一批建设者调到了包头,也迁到了美丽的内蒙古草原。
包头的春天常是西风怒号、黄沙漫天。广远的耳朵里好像总有数不清的蜜蜂在飞,“嗡嗡嗡……”渐渐地,他脑子里这种响声日益多了起来,声音变得越来越弱,越来越远。
让人担心的后果终于显现了。链霉素损伤了他的第8对脑神经——听神经,造成了神经性耳聋。此后近一年的时间,赵广远一次次擦干焦虑又痛楚的眼泪,强忍着针灸的钻心疼痛,期盼着又能够聆听。
父亲又带着他看中医,喝了4个多月的苦药汤,希望奇迹能发生;母亲走东家、串西家,到处淘换偏方。一天,她抱回一只花猫,接了猫尿,灌进广远的耳朵……
然而,慢慢地,慢慢地,他的耳朵还是全聋了。
“工人(ㄍㄨㄥㄖㄣ),农民(ㄋㄨㄥㄇㄧㄋ)……”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词交同学们拼读。赵广远不能和大家读,只能自己默默地念。
“2+3=5,10-4=6……”老师讲课他听不见,凭着先前简单的记忆,他根本无法应对越来越多的新知识。翻开作业本,上边布满了一个个红叉叉。
“赵聋子!”周围一些同学开始嘲笑他,有的同学写小纸条给他看:“真聋假聋,真聋上天,假聋回家。”这样的事情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11岁那年,一天下午上体育课。老师嫌他的动作跟不上口令,让他出队单独操练。“到这里来!”老师大声喊着,同学们大笑着,他却毫无反应,一脸茫然。
一个生活中连“这里”、“那里”都分不清的人,他生命位置又在哪里呢?”
当晚,赵广远趁母亲不备,拿着菜刀出门了,钻进昆都伦河附近的大水泥管中怎么也不肯出来。想到自己残疾的身体,他失去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第二天,家里人终于找到了他。妹妹伸出了稚嫩的小手,母亲搂着她哭成了泪人,小伙伴们拉着他像往日一样亲热。父亲给他写了一行字:“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长大了就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班主任老师也鼓励他:“广远同学,你很聪明,只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能够成为有用的人”。
他的心里亮堂了起来。
(二)
真正让赵广远走出阴霾的,是把生活和生命的意义都演绎到了极至的保尔.柯察金,他钢铁般顽强的意志,激起了赵广远内心深深敬意。年轻的赵广远一遍遍品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活着,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当生活需要你承受痛苦的时候,除了坚强,毫无选择。
赵广远重新投入到学习中去,他把生字词都注上音,大声喊着、读着。上课的时候他会记下老师的板书,不懂的地方他就直接去看老师的教案,不明白的地方记在本上,慢慢理解。清晨5点,随着勤劳的母亲起来做缝纫活,他也开始了一天的学习。
1958年国家颁布了新的《汉语拼音方案》,他贪婪地读着: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无数次地读啊、写啊、记啊,他终于掌握了用汉语拼音识字、发音、阅读的技巧。就在这寂寞的世界里,他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
天道酬勤。如此经年努力,赵广远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每次考试,他在班里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学习成绩一路领先。
不仅学习成绩骄人,学校里的各项活动都落不下赵广远:成立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组,带领同学们学习《青年运动的方向》;学习雷锋做好事,扫地、擦玻璃、帮助困难同学……品学兼优的广远多次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1964年5月4日,他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
然而命运多舛。初中毕业的赵广远尽管各门功课的平均分达到81.5分,但是没有一所学校录取他。在他们看来,聋子怎么能上高中?
终于,包头市农业学校录取了他。赵广远极其珍视这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全然忘记了自己是个残疾人,学习、劳动、为同学服务、社会工作样样走在前。1966年4月18日,学校党支部讨论通过了他的入党申请。但是,随着6月份“文革”风暴骤起,市教育局党委停止了对新党员的审批。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风暴欲刮愈烈,学校停课了。赵广远再次捧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遍遍吟诵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段名言曾经唤起几代人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它是寻求人生价值的丰碑。赵广远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怎样才算不虚度年华?他想到在报纸上看到的报道,毛主席他老人家70多岁了,每天忙于国家和世界大事,还挤出时间学习外语……
当一轮明月从窗前升起的时候,一个奇异、大胆的念头突然在他脑海里萌生:“如果我能学会英语,也翻译一本好书,该多好啊!”
万事开头难。赵广远跑遍了包头市区各个书店,买到《袖珍英汉词典》、《基础英语》、《英语语音读音规则》等书,开始了艰苦自学英语的过程。
作为语言,英语的发音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最重要的一环,对于赵广远来说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他听不到声音,又怎么能学会标准的英语语音呢?俄语功底深厚的父亲告诉他一个笨办法,那就是把发音近似的汉字标在英语单词旁边,这可以帮助解决读音问题。父亲的方法让他豁然开朗:“虽然不能听英语、说英语,但是我可以写英语、笔译英语。”赵广远先从国际音标学起,将元音当成汉语拼音中的韵母,辅音当成声母,都注上与其发音接近的汉字。他就这样反复地写着、背着,随着单词量的增加,生活中很多事物他都能用英语准确表达出来了,这让他更有信心继续学习下去。
。1968年,赵广远从学校毕业,先是在包头市社会福利综合厂工作,后调到包头市玛钢件厂,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学习英语。每天早晨从5点学到7点,中午在厂里学习30-40分钟,晚上做完家务学习到11点。这样每天就能挤出3、4个小时。在外出差,他也不放过火车上、旅馆里的一切时间,抄写词汇、课文,默写背诵单词。
阅读、琢磨,翻来覆去地理解,他发现学习语法的难点集中在掌握动词的变化上。他集中熟悉所学的每个动词在不同时态、语态句子中的用法,找出规律,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每学会一种时态,他就用自己和身边的事造句,并逐一比较,举一反三。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赵广远开始阅读英文。他把每句译文都写在本上,细细体会译者是如何翻译的。写啊,想啊,常常是一个月时间琢磨完一篇课文。从中体会翻译的技巧。接着,他又广泛阅读英汉对照的短篇故事,然后是英文读物。1980年起,他开始订阅《中国翻译》(当时名称为《翻译通讯》)等译界书刊,刻苦自学。后来又订阅了中科院出版的《中国科技翻译》杂志。刊中的科技翻译与新技术、译海论坛、翻译理论与技巧、译名标准化等栏目的大量文章,他都反复阅读,结合思索,努力提高翻译技巧。
(三)
1983年,赵广远所在的包头市玛钢件厂转产,成为包头市啤酒厂。1984年,该啤酒厂扩建购入大批国际先进的啤酒酿造设备,英文函电、合同、技术资料逐渐增多,急需翻译成中文。严文溥是厂里的总工程师,精通英语,是当时内蒙古地区唯一的高级酿酒专家。当他听说赵广远是残疾人,而且十几年来坚持自学英语,非常惊讶。面对扩建工程进展的迫切需要,严文溥总工程师想到了赵广远,他将一份英文材料交给赵广远,要求他把其中的一节内容翻译出来。此时,赵广远已经有了深厚的英语基础,一般翻译工作难不倒他。翻译的结果令严文溥总工程师非常满意,随即将赵广远从生产车间调到了办公室工作,专职从事英语翻译工作。
当年,包头市啤酒厂里的大量外来电报、信函和合同都由他来完成翻译工作。然而厂里也有人对他从事翻译工作持怀疑态度:“英语很难学,更别说是翻译文件了,这么重要的工作让赵广远承担,他又是一个聋子,能胜任吗?”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在一次翻译西德进口的瓶输送系统装置资料时,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对赵广远的翻译质量提出质疑,便请来一位高级翻译把英文资料重新翻译了一遍。两篇译文对比,内容并没有显著差异,而且赵广远使用的专业术语更为规范。这位副厂长拍着赵广远的肩膀竖起了大拇指。自打那以后,再没有人怀疑赵广远的外语翻译能力了。
随着各个大型设备入厂,赵广远的翻译工作强度也逐渐加大。为了尽快完成资料翻译任务,让这些设备及时投入到生产中去,赵广远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洗瓶机、瓶啤酒罐装机、贴标机……一台台大型设备装置及部件的英文资料经赵广远翻译成中文之后,顺利地运用到工作和生产中,赵广远感到由衷欣慰。不过,长期紧张、超负荷的工作严重摧残着赵广远的身体:支气管炎、视力减退、神经性头疼,他几乎每天都要服药。
“位卑未敢忘忧国,身残更为母亲搏。”家中卧室东墙上悬挂的这幅中堂是赵广远的座右铭;蒲松龄先生的《落第自勉联》“说壮志,唱壮志,业精于勤荒于嬉,成功更凭真壮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道出了他的心声。每当遇到困难,他总是反复诵读,细细品味。
在包头市啤酒厂二期扩建的4年里,由赵广远独立翻译的英文电函、合同和技术资料达到100万字。
(四)
1988年,从事英语翻译一段时间之后,赵广远发现,很多从西德引进的设备中,部分资料是用德文写的。当时内蒙古从事德文翻译工作的人员还不多,每次单位从北京请人翻译要花费很多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时已42岁的赵广远决定自学德语。
“人生能有几回搏?”赵广远开始了新一轮的拼争。好在有英语的学习基础,德语的学习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困难。1990年下半年,他就可以进行德语翻译了。1992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翻译专业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审查了赵广远的翻译资格,批准他由助理翻译晋升为翻译。
1998年,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的云布龙同志赴德国考察,德国友人杜菲克先生向云布龙赠送了德文版的《癌症的治疗方法》和《维生素详述》。该书所述的系统治疗方法是用草药等治疗癌症,花钱少,功效大,对于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贫困癌症患者是一大福音。回国后,云布龙决定将这两本书翻译成中文,并且先在包头市的医院中进行临床试验,取得经验后再向全区推广。有关领导开始在包头市物色德语翻译,这项工作最终落在了赵广远的肩上。
赵广远的卧室兼书房
此时的赵广远己年愈五旬,按包头雪鹿啤酒股份公司的规定,已内退在家。工资由原来的700多元减到300多元。妻子下岗待业,小儿子读小学,家中生活捉襟见肘,很是艰难。
细读,查资料,精心译写,赵广远全身心地扑在这本书的翻译中。超负荷地伏案工作,他开始感到身体不适:头痛加剧,心脏有堵塞感,左颈部主动脉出现一肿块压迫动脉血管……
入院治疗期间,赵广远把德文原著和《德汉词典》形影不离地带在身上,左手打点滴,右手翻动书页,脑子里思索,不顾一切地抢时间工作着。
翻译这本40万字的医疗著述,按照常规需要3年时间完成,而赵广远仅仅用了1年零8个月就完成了翻译工作,所付出的艰辛常人无法想象。2006年,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这部42万字的《癌症的治疗方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亲自审阅该书书稿,为该书题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科学,实践检验”,并题写了书名。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各种癌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介绍了医治癌症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包括100多名癌症患者治愈病例,对癌患者以坚强的意志战胜病魔有所启示。该书所述的系统治疗方法是用草药等治疗癌症,该疗法较传统治疗法费用低,可谓是众多贫困癌症患者的福音。包头市肿瘤医院依据该书所述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试验,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曾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
韩启德主席写给赵广远的信
《癌症的治疗方法》出版后不久,赵广远又将他多年来学习外语的经验写作成书,出版了《我学外语》,详尽记录了他自强不息的人生道路。该书已于2007年由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韩启德主席亲笔写了序言。
2010年3月29日,中国译协秘书处收到李肇星会长转来赵广远的著作《我学外语》,要求认真学习并吸收该书的作者赵广远为中国译协会员,并宣传赵广远同志献身于翻译事业的崇高精神。
胜利属于英雄;命运屈服于强者。
赵广远在采访结束时写下的一段话
赵广远的第一次生命是父母给的,但第二次生命是他自己给的。是他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演绎了奇迹。在他瘦弱的身体里,蕴含的是燃烧的激情和不变的信念:
“我的耳际是一个鸦雀无声的世界,但我的眼前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家园,我愿为之奋斗不息……”(戴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