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张桃林副主席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发言: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发言时说,由于管理体制不顺、人员素质不高、保障条件不足等因素,截至2008年底,全国60%以上县的农技推广体系尚未进入实质性改革阶段,必须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张桃林在作大会发言时说,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应在2007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力争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然而截至2008年12月,全国60%以上的县还没有进入实质性改革阶段,县乡两级普遍没有解决农技推广经费保障和人员编制等问题。这其中既有改革涉及面广、触及矛盾多、协调任务重的原因,也有相关规定比较原则和笼统,缺少具体刚性实施细则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技推广公益性职能认识不足,缺乏对农技推广体系必要的、长期稳定的支持和投入,导致其在市场化与公益化之间反复,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作用。

张桃林指出,调查表明,县级以下的农技人员平均每人从事公益性技术推广时间仅为89天。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严重老化。2003年以来,60%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没有农口院校毕业生进入。到2007年底,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95%没有试验示范基地,70%没有办公用房和计算机,85%以上没有下乡交通工具。

张桃林说,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至40%,远低于发达国家65%至85%的水平。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滞后,导致科技供给传输不下去,生产需求反馈不上来,技术成果的示范推广缺乏工作依托。因此,必须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增加技术源头供应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

张桃林建议,明确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定位,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体系条件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尽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出台配套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