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洪绂曾:60年感言


编者按:此文为洪绂曾同志在九三学社中央与九三学社北京市委联合召开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暨九三学社成立64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洪绂曾同志在发言中用质朴的语言,畅谈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发言内涵丰富,发自肺腑,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韩启德主席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加以宣传。在此特给予刊载,以飨读者。

 

洪绂曾:60年感言

 

今天是九三学社64岁生日,适逢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因此纪念九三学社生日的意义更不同一般。我能回到九三学社中央机关,与大家一起庆贺九三学社的生日和新中国的诞辰,感到十分高兴、十分亲切。

我虽然早已离开九三学社的工作,但始终不忘韩主席对九三学社中央领导同志的嘱咐:要多接触基层,多接触社员。直到现在,我到外地,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仍然去看望九三学社社员,联络社员。我深深感到,九三学社的组织、我们的社员,都是可亲可敬的。我虽非领导,但在看望联络过程中,彼此鼓励、相互交流、得益颇多。我确实有一种感觉,就是从不认识的九三学社的同志,都会一见如故,两见就成至交,能够从心底沟通。我想这是因为九三学社社员都有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共同的政治背景和信念,以及对人生的共同追求。

上个月,我去山西太古开会,遇见一位搞食用菌的教授,几年前,我在临汾看过他为“九临合作”做出的业绩。但这次,仅仅几年,他以执著而敬业的精神,依托艰苦而简陋的条件,建起了第一、二、三到现在第四代厂房,逐步步入现代企业的道路,有了上千万元的资产,培养了几十名有理论,懂实践,会操作的研究生,而这一切,没拿过国家1分钱,没借过1分债。凭他个人日积月累壮大起来,现在用他赚来的钱在大学里盖了一幢楼,挂上了食用菌研究的牌子。他还和别人合作在其他地方建起了多处基地,热诚为业内人士服务。这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上九三学社社员都有孜孜以求的事业,很多人都为国为民做出了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业绩。我深深为九三学社有邓稼先、周培源、王淦昌等老一辈而骄傲、自豪,我也为今天广大九三学社社员在一线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做出的闪光业绩而敬重、钦佩。

前不久,复旦大学北京校友会要我在一本书上写篇文章。我写了《一个复旦学子的足迹》一文,回顾在共产党教育培养下,从革命的启蒙、历史的锤炼、实践的积累和走向绽放的60年历程。今天和60年前的时代背景、现实生活和理念都有了很大改变。我亲眼目睹中国共产党60年来在原有革命胜利基础上步入建设新中国,从而在经济、社会、政治上取得令世界感佩和瞩目的成就,难以表达我对共产党、对伟大祖国深深的热爱。回顾60年前我是一个在所谓《两个中国之命运》前徘徊迷茫的青年,一个方面对早已战败落魄的国民党丧失信心,一方面对共产党在敌方宣传下缺乏了解甚至心存恐惧。但是当我置身于苏州城解放而迎接解放大军渡江进城的欢迎队伍之中时,对解放军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而且就在几个月后,我进入具有光荣传统的复旦大学,在学习和社会活动的实践中,深深扎下了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的人生去向。

我是在红旗下成长的第一批大学生,回顾60年,我的体会是,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无论是顺境和逆境,总是要看到希望,看到光明。相信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前进的,作为沧海之一粟的个人,对社会的洪流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既不是无意识的随波逐流,又不能脱离现实的孤芳自赏。要把握自己,投入到历史前进的洪流之中。可以说,60年来我直面人生、忠于人生从而获得快乐人生。二要坚持实践,深入基层。我是一个农业工作者,是一个和大自然打交道,一个为中国最弱势的亿万农民服务的工作者。因此,要从实践中增长能够服务,善于服务的业务本领。要从实践中深刻认识中国的基层社会,懂得国情民情。我在吉林工作时,在从事研究工作和从动乱年代从事“劳动改造”过程中,曾经在一块200公顷的草田轮作项目中坚持跟踪了16年,使我对各种农作物、饲料作物、以及相关的耕地土壤理、化、微生物性状,农田机械化耕作、轮作,防护田林的防风保墒,主要病虫害和提供畜牧饲料营养等等一系列理论和技术实践,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从而为我后来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同时我也曾在动乱年代,在农村基层生产队蹲点劳动10年左右,在和农民真正的同吃、同住、同劳动过程中,使我懂得了农民的质朴和务实,理解了农民的生活和追求。补上了在学校难得的重要一课,从而成为我至今为“三农”服务的原动力。三要有一个平等待人,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平常心。说起来似乎冠冕堂皇,但这是在客观逼迫和主观努力下经历世界观的调整才形成的处世哲学。我是高级知识分子,也算是一个“高官”,但这些很大程度上有历史的机遇。我读大学是农民的培养,我的工作岗位是组织的分配,国家的需要。我的大学同学40余人。他们的职位有高低,生活质量也有差异,但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都在各自岗位上为国为民做出贡献。人各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真正领悟才能始终冷静地分析自己,把自己融入社会,始终在集体中成为一份力量凝聚的粘合剂。

我讲这些人生体会,并非表象,也许和今天的青年来比已经显得落伍。但是,认识的基本道理和中国的一些优秀道德传统,应该在新时代予以弘扬。如今我即将迈入耄耋之年,但我觉得60年来的培养和锤炼,我还保有一颗“不老心”。我已无实职工作岗位的压力,但我仍然愿意积极地和大家在一起为我多年从事的毕生科学,为我多年关注的“三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庆幸自己在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中成长,我也企盼自己在祖国伟大复兴,国家、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跟随大家一道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