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梁戈亮:乒乓外交38周年随想


 

在2009年到来之际,我应邀参加了在国家体育总局举行的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乒乓球友谊赛。尽管我是当年中美乒乓外交见证人之一,在北京亲临纪念这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还是第一次,我感到很高兴。友谊赛上,我见到了美方乒乓外交见证人、美国当年访华球队中最年轻的成员朱迪•霍夫罗斯特(Judy Hoarfrost),当年美国球队队员,我的老朋友雷斯威特很遗憾没有来;与此同时,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其他当年乒乓外交的见证人张燮林、庄家富、曾传强教练等。然而,我看到更多的是年轻的面孔,他们是中美乒乓外交延续的纽带。每当纪念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我更加怀念毛泽东主席、 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我常常想象:假定没有‘乒乓外交’,当年的中美关系解冻是否会缓慢些?假定没有改革开放,中国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吗?然而历史是不能假定的。我很幸运在当年能成为促成中美乒乓外交的一分子。在这次友谊赛之后,我把自己研制的拳握式乒乓球拍作为友好象征赠送给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我衷心希望中美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两国人民永远友好下去,中国的改革开放继续沿着既定目标破浪前行。

我不仅是中美乒乓外交的见证人之一,我更是推广乒乓球运动与发展的行动者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标志着中国已经是竞技体育强国,而乒乓球运动是强中之强,不仅在世界竞技比赛中独占鳌头,在国内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底蕴,堪称‘国球’。乒乓球之所以能成为国球,因素之一我觉得与历史上的乒乓外交佳话不断密不可分。今天,乒乓外交不仅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手段,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友情,交流感情的重要途径。我是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一代,亲历这段历史,看到新中国自打开国门以来所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深感骄傲与自豪。作为一名北京大学医学部乒乓球高级教练,我有责任和义务响应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培育文明新风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号召,努力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创造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需要贡献力量。(作者为九三学社社员、前世界乒乓球冠军梁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