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遭受了50年来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此次灾害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深,给灾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特别是交通、电力、农业、供水、通信造成了严重影响。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共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总揽全局、有序部署,灾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奋战,社会各界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经过艰苦努力,生产生活秩序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基本实现了“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目标,夺取了抢险救灾的重大阶段性胜利。在为胜利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灾难中暴露出来的国家灾害预警和应急机制的不足之处。在全球气候变化可能造成未来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为了提升我国的防灾抗灾能力,减轻类似事件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有必要进行深刻总结和反思。
九三学社中央在提交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大会发言中认为,应当从五个方面进行反思和总结。首先,应当加强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研究。有气象专家认为,此次袭击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是由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就是风和日丽、风调雨顺的日子减少了,而极端冷和极端热的天气增加了。事实上,2007年,我国就发生了诸多极端天气事件。如新疆特强大风吹翻列车;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济南遭遇“黑色三小时”大暴雨;强对流天气频繁,雷击伤亡严重等等。从全球范围来看,从2006年底到2007年初,欧洲、加拿大和美国也都遭受了特大暴风雪的袭击。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将可能越来越多地面临各种极端天气的考验。而极端天气随机性较大,又具有转折突发性,成因更为复杂,预测更加困难,必须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加强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测、地质灾害防治、保障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等重大生命线抗灾工程、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做到防患于未然。
其次,在制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标准时应当更多地考虑到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此次雪灾之所以给我国南方地区造成了如此重大危害,与南方地区以往降雪不大,应对这种状况的经验和技术不足,“防寒机制”相对薄弱有很重要的关系。另一方面,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研究结果表明,未来我国北方地区的降水将会增加。而北方地区由于长期干旱少雨,缺乏应对的经验和技术,“防洪机制”相对南方而言十分薄弱。届时,我国北方地区又很可能将面临洪涝灾害的考验。这次危机警示我们,必须要做到未雨绸缪,在公共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标准上应当考虑到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应当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地检测,并在经济上可承受的范围内,改进和提高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生命线”工程的建设标准,建立统一的防灾抗灾标准体系,从而提升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南方地区要提升应对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的能力;北方地区则要提高应对高温和洪水的能力。
第三,应当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此次灾害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各地各部门群策群力,社会公众八方支援,显示出强大的应急能力。但是,我们应对灾害的预警、应急机制的手段和效果,对照2007年11月开始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相关条款来看,还有不小的差距。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湖南省郴州市遭受严重雪灾的消息在停电停水4天之后才得以披露,这显然是违背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及时客观,不得迟报瞒报的相关规定的。除此之外,各级政府储备不足,预案不力,重灾后救助,轻灾害预防和控制,以及个别官员还满足于“文件抗灾”等等无不暴露出我们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的软肋。当务之急是,应当吸取此次灾害的经验和教训,调整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切实改变被动式应付突发事件的局面。一方面,应该从此次灾害中吸取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应对各种极端天气事件的预警、应急机制;另一方面,应当在全国层面设立类似于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和俄罗斯紧急事务部那样的常设性应急机构,同时在地方上也设立相应的机构,经常性地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情报(如疫病、自然灾害、交通、信息、能源供应、市场状况、人流和物流量等),发布信息,提出建议报告,实现信息的共享与沟通;并由权威人士坐镇指挥或兼职指挥,一旦灾难迹象发生,首先启动预警机制,通过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种宣传渠道发布警报,停止或减少人员的盲目流动,做好必要的市场储备和能源储备,以及防范灾害的准备措施。在灾难实际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把灾难限制在最小的程度。
第四,加强对防灾抗灾的技术服务和科技支撑。此次雪灾中暴露出南方地区在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上的经验和技术普遍不足。例如,一些地方修建的高架桥坡度太大,冻上后路面太滑,越野车都爬不上去;自来水管有很多裸露在空气中且没有保温层,一晚上就能冻爆并结成几米长的冰凌;在基础设施维护方面,融雪剂以及除冰、扫雪机械设备严重不足,只能靠“人海战术”与自然对抗;车辆普遍没有配备防滑链,司机冰雪天气的行车经验也不足,导致路面交通事故剧增等等。建议各地各部门从应对各种极端天气事件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来丰富防灾抗灾的手段,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科技部门要在科技计划和科技项目中加大对自然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力度,为增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第五,必须加强对全社会进行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在小学就开设专门的课程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大雪、暴雨等各种自然灾害。这样一来,民众在应对恶劣天气的过程中就不再单纯处于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而知道如何进行自救和相互救助,既减轻了政府负担,又降低了灾难危害程度。以2005年美国东北部暴雪为例,尽管雪灾造成15万户停电,但由于人们早就做好准备,家中储藏了防寒物资,并管教家人不随便外出,所以并未对人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在全社会范围内切实加强在预防和应对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突发事件这方面的安全教育,从而提升整个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就能做到从容不迫,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除此之外,此次雪灾还带给我们其他方面的一些警示。例如“春运”的难题,这个因城乡二元体制造就的困局因为雪灾而陡然放大。是否户籍制度、休假方式等都还亟待改进?再比如,如果把雪灾比作一场战争的话,对照此次雪灾中暴露出的问题,未来面对战争时我们的经济社会系统和军事系统是否能够从容面对?这些都值得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