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项调查表明,我国高校每年有9000多项研究成果通过鉴定,有的科研成果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有的还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然而,这些科技成果能够签约转化的不到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只占被转化成果的30%,因此只有约10%的成果能取得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与国外60%的转化率相比差距甚远。近年来,国家已明确提出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与社会现实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出席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闵乃本指出,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不够成熟,企业的研发力量薄弱,产业资本积累也不够。企业往往不愿大量投入研发,有的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太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和科研院所如果有很好的技术成果,也未必能把这个“接力棒”直接传给企业,因为企业要有相当的技术力量,研发人员要有相当的素质,才能实现成果的转化。
出席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认为,从国家宏观政策的角度而言,基础研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事,但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龙头的,应该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一个共同的利益平台,这是一种把双方利益捆绑在一起的机制。比如,在立项的时候就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把科研和企业需要结合起来,现在这方面的引导力度还不够。其实,企业的需求应该是主体,没有企业不断提出市场需求,就不会有自主创新。但科研立项的往往是科学家。因此,可以建立一种合作的机制,鼓励大型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搞联合实验室,共同申请科研项目。
现行的科研评估体系是一种定量考核体系,例如973计划(基础研究计划)就将论文发表量和论文的影响力作为评估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标,而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由于重在应用性研究,不仅要衡量论文指标,还要看专利申请与获准的数量,论文指标与专利指标都是量化指标。科研评估过于“量化”的评价标准使得科研活动重“论文”轻“应用”成为普遍现象。此外,关于成果质量的评估,目前社会科学界普遍采用的是同行评议的方式,这种方式由于参与力量单一、主观性较强,也造成了一些学术腐败现象。
闵乃本认为,现在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人员,多少都有一些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比如在研发时发现了一种新材料,只看它某一方面的性质指标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就不太考虑其它方面比如全面性或实用性了。只要能发论文、在相关领域得奖,就算完成任务,科研评估体系也一般不会考虑其应用成果。因此,科技评估机制应该创新,要建立一种市场评价体系,让市场来检验科研成果的“含金量”。国家在政策上应该明确:对于科技成果不能仅满足于发表论文、上学术榜、申报职称或评奖,还应充分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