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财经》 “2009:预测与战略” 年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向与会专家提出4个问题。这4个问题正切中当前中国发展的问题所在,也关系着中国的未来。
韩启德自谦地表示,自己对经济学“一无所知”,但他仍然提出4个问题,希望能找到答案。第一个问题便是关于“资本主义”。韩启德说,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认识曾经历过多个阶段,从最早的“把牛奶倒进大海里”到“过剩经济”。不过,在今天的资本主义经济中,货币的作用距离以往的“一般等价物”已经越来越远,资本的贸易已超过实物贸易百倍。他的疑问是,经过了垄断资本主义等阶段的发展,今天的资本主义到底该被称为什么资本主义?产生资本主义新特性的根本因素如果继续发展,又会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何种影响?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全球化”。他表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也能让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发达国家拥有先进技术和制定规则的权力,发展中国家则拥有劳动力和市场,这种彼此的需求大大推动了全球化进程。然而,全球化同时也是一种角逐。发达国家技术优势的溢出效应在慢慢减少,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其劳动力和市场的优势并未减少。所以,发达国家更加占优势的全球化格局正在有所改变。因此,韩启德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化的进程、途径和方式会产生何种变化,是一个值得提出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新技术革命。身为科学家的韩启德,自然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他表示,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绿色能源都曾被认为是21世纪非常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但他个人认为,将来的新技术革命不会发生在上述单一领域,而是由这4种前沿学科混合而成。那将是一种现在难以想象的革命。韩启德认为,对于新技术革命,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及早做出预测。从科技和人才优势来看,新技术革命很可能会首先发生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一定要从一开始就紧紧追赶,力争不落后。他还表示,“新技术革命”听起来像是科学家的问题,但经济界人士的判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韩启德的第四个问题直接指向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已经持续快速发展了30年,高速发展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等等,所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十分重要。但是,在强调提高质量的同时,发展速度是否会放慢,就成了一个焦点。韩启德说,有人认为中国每年要新增800万到1000万就业人口,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低于8%,就业就会出现问题。由于就业人口的增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改变,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也必须长期维持高速发展。基于此,韩启德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中国有没有可能创造奇迹,在今后的10年至20年中,继续维持高速发展?如果不是这样,那在何种情况下,中国可以把发展速度放慢?
这4个问题都与中国发展息息相关。资本主义的新特征,是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其利应当学习,其弊则需要防范和规避;中国已经是全球化浪潮中的一分子,是否能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掌握发展的脉搏,关系着中国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新技术革命则影响着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发展速度与就业的问题更是关系着中国的发展战略与民生。这一切问题,也许不只是经济学家要思考,政府决策者要思考,每一个关心中国发展的人都应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