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观,村容村貌也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化。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九三学社中央就此提交了提案。
提案指出,面源污染已成为农村重要的污染源。塑料大棚及地膜的长期使用,使残留地膜不断积累在土壤中,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可耕性。过量施用化肥使地力下降,同时农田径流和侵蚀泥沙挟带污染物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水体污染。农村养殖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畜禽污染已成为较大污染源。此外,畜禽类屠宰场所均为零散经营,粪便和废水只作简易处理或放任不管。此外还有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等。
提案指出,我国90%的村庄没有标准的排水设施,60%的农民没有卫生厕所,95%的村庄固体垃圾未经任何处理露天堆放,90%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污染处理设施。
提案建议,新农村建设不能采取城市集中、大规模和高成本的模式,应当设计适合农村地区分散、小规模和低成本的生态建设模式。建设中优先保障安全饮用水和公共卫生的改善,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针对不同类型水源的净化和安全消毒,重点推广分散、高效、集成的成套饮用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引导和帮助农民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污水、垃圾的治理,应用污水生物、生态处理技术、水体修复技术和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推广小型、分散式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