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云南省“两会”上的1件提案,云南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昆明冶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冯成建成了公众关注的人物。
近年来,科技界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在滋长,科技评奖中掺杂着大量的“领导因子”。冯成建介绍说,九三学社云南省委曾对云南省已授奖的科研成果进行过统计分析,2003年至2005年的该省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中,担任行政领导的平均占六成;2004年至2005年,获国家、省级突出贡献奖和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人员中,担任行政领导的达到七成,有些单位甚至高达八成以上。冯成建举例说,某科研部门一名管项目的处长,
提案指出,行政干预造成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低、监管难。他们就此提出6点建议:一是在科技项目立项、评审时,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广泛的诚信道德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使各级行政领导主动不再担任项目负责人;二是对正进行的科研项目进行调查,对挂名的行政领导人进行清理;三是制定禁止各级行政领导干部挂名担任科技项目负责人的规定;四是在科技项目评奖方面制定细则,明确禁止行政领导干部作为获奖者,特殊情况应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五是调整对国企和科研院所领导人的考核办法,增加考核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和效果,对挂名、剽窃他人科技成果者进行惩处;六是禁止一人担任多项由财政资助的科研项目,实行一人只能负责一项的措施,减少挂名不务实的现象。
对科研成果进行评奖,主要应当参考的指标显而易见,就是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很多单位的领导并没有参与项目,却堂而皇之地与别人“共同分享科研成果”,这是一种严重的“掠誉”行为。不错,有些领导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在科研项目的审批评审上,有领导挂帅比一线科研人员自行申请更容易,但人们应该清楚,我们的评奖是科研评奖,不是“官场大比拼”,不是看谁的官大、看谁的名气大,而是要进行货真价实的“成果较量”。如果“领导含量”成为左右科研评奖的筹码,其科研成果的“含金量”无疑会大打折扣。科学研究不同于一般的研究,有的要终身“毕其力,用其智”,其艰难性可想而知。然而,当辛辛苦苦研究了一生的科研成果竟然被官人“夺走”的时候,科研人员的心里会是啥滋味?许多埋头钻研的科技人员可能要一辈子才能取得的成绩,领导们没费吹灰之力便“唾手可得”,这公平吗?这种状况严重挫伤了广大真正从事科学研究人员的积极性,难以让有才华的年轻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不说,也给整个科技界的诚信道德和创新环境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有些领导可能身兼数职,如果真实地参与了科研项目,他们“挂名”似乎还情有可原,有些领导根本就是“外行”,可他们也要参与科研评奖,这就很让人不可思议。要知道,科研评奖不是“官场”,人们认可的是“科研成果”,而不是头衔的大小。这几年,劳模造假屡屡遭到公众诟病:一些官场中人“摇身一变”成了“劳模”,有的官员为了享受“特殊待遇”,不惜篡改自己的档案,更改自己的年龄。想不到,在一向被人视为“圣堂”的科技界居然也有这等龌龊事,这很值得整个社会反思。官场中人参与科研评奖,它不但是一种行政干预,更是一种“掠誉”,是对科技人员科研成果的极大不尊重。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科研成果评奖中的“领导含量”进行“验名正身”,对一些名不副实的领导要从科研人员的名字中清理出去;还要进行社会公示,不能让“滥竽充数”者混杂其中;要建立规范的评奖机制,何种人能介入评奖、何种人不得参与等,都应该有个明确的界定,不能含糊不清。 科研评奖不是权力“角逐场”,应该淡化领导的“影响力”,只有让科研评奖变得名副其实,这样的评奖才会令人信服。(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