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约有60亿亩草原,其中天然打草场2.5亿亩。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牧民定居”以来,草原畜牧业由四季放牧向夏季放牧、冬季舍饲转变,打草场收获的干草成为家畜冬春季最主要的饲草来源,承担着将近半年的饲草供给。同时,由于牧区雪旱灾侵袭频繁,打草场是牧区灾后应急救援、保障区域性饲草供给的战略资源,对牧区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草地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对天然打草场关注不足,缺乏人工投入,导致天然打草场普遍退化,牧草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研究表明,羊草草原每年吸收的营养元素总量为2.7公斤/亩,以枯茎落叶和留茬形式残留的营养元素量为0.7公斤/亩,经过微生物分解、能归还给草地的营养元素量只有0.3公斤/亩。草场养分逐年下降,导致土壤种子库减少、土壤养分贫瘠、土壤物理结构改变、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这些问题都不可能靠自然恢复得到缓解,必须通过人工改良的方式促进恢复。多年来,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单位开展了改良试验,通过牧草切根、草地打孔、适当施肥和添加微生物等措施改良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土壤养分,能使退化天然打草场当年产草量提高0.5-3倍;据保守估算,全国2.5亿亩天然打草场一次改良,可连续增产3—5年,每年平均提高产量1倍。因此,通过改良建设,完全可以满足牧区冬春季饲草需求、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退牧还草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草原生态压力。但是,上述政策主要是对牧民禁牧休牧进行补贴,受益的主要是原来用于放牧的草地。同时,天然打草场由于营养和种子库都极度匮乏,禁牧休牧等被动恢复措施效果不佳,急需辅助人工措施,才能在短期内恢复生产力、提高牧草品质。
为此,建议:
一是实施天然打草场改良提质工程。以天然打草场为核心实施草原增产改良提质建设工程,结合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退牧还草工程集中投入。视天然打草场植被与土壤的退化程度,由国家财政提供补贴,每亩草地一次性投入100-200元,进行天然打草场土壤疏松、养分提升、结构改善,恢复天然打草场草地生产力、优化牧草品质,保障冷季越冬饲草来源,为促进牧区畜牧业现代化、增加牧民收入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奠定物质基础。一期工程可暂定为3-5年,结束后组织评估,并视具体评估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定后续工程如何开展。
二是制定工程区划,加强顶层设计。天然打草场主要分布在降水较为优越的半干旱与半湿润区,天然打草场增产改良提质工程不能一哄而上,应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可以根据整个牧区及半牧区自然条件及草牧业现状,将其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利用区、优先发展区等三类功能区。其中降水大于300mm,产草量大于1000 kg/hm2的草原牧区及半牧区属于优先发展区,是启动实施天然打草场提质改良建设工程的重点区域。
三是建立适度经营规模,优化草原利用。20世纪80年代牧民定居工程实施以来,草原确权制度对提振牧民生产积极性发挥了正向作用,对草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家庭牧场规模越来越趋于小型化,失去了草原-家畜生态系统自我调整的天然条件。因此,可考虑重新探讨牧区的草地使用制度,利用市场机制强化草原土地流转,鼓励牧民采取转让、转租、承包、互换、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草原合理流转,加速草场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对草原利用进行合理规划。与天然打草场增产改良提质工程相结合,更好地促进现代草原畜牧业和生态文明同步发展。(拟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