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两会专刊|九三学社中央提案选登四:关于加强中国传统科技创新思维教育的提案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华民族的基因”“血脉”和“精神命脉”的高度。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应当在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文明的同时,回到文化的原创源头,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价值。

中国传统科技创新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包括自然及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是推动中华科技文明的第一生产力,成就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然而,我们对传统文化蕴含的科技创新思维的揭示、发掘、继承和发扬还远远不够,重视不足,从而影响到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主要表现在:

一是缺乏对中国传统科技创新思维的正确认识。中国传统科技创新思维博大精深,除了常说的四大发明,还有天文、地理、数学、农业、医学、建筑、工艺等诸多领域的创新,与欧洲中世纪科技领域的乏善可陈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说,中国古代的科技文明始终是居于世界前列的,并对现在的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及借鉴作用。例如,在国家的重视及大力扶持下,中医药仍不断焕发出蓬勃生机。屠呦呦先生正是从中医专著《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灵感,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然而除了中医之外,很多先进的传统科技创新思维,并没有被正确认识,更不用说发扬光大。

二是缺乏对中国传统科技创新思维的系统挖掘。中国传统科技创新思维渗透于各个学科领域。例如,在“经史子集”中很多内容与古代自然科学、应用技术、哲学社会科学等的形成发展息息相关。其中《齐民要术》《考工记》《天工开物》《冶铁术》等,是凝练当时技术发展成果的真实记录;《山海经》反映对地理山川的考察;《缀术》是祖冲之先于欧洲一千年对圆周率的研究与成果;《浑仪图注》是张衡发明浑天仪的说明书。然而,这些宝贵的创新思维与科技成果未能系统地挖掘整理,甚至被当作过时的东西而摒弃。

三是缺乏对中国传统科技创新思维的广泛宣传。由于历史原因,大量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载体如文献、文物等分散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国内则散布于各地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中,很难进行集中、系统、有条理、有脉络的展示和教育。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传统科技中的精华至今仍不为社会大众所认知,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更是缺位。

为此,建议:

一、加大政府和社会对传统科技创新思维教育的投入。贯彻落实《科普法》有关保障措施的规定,加大政府及引导社会加大对传统科技创新教育的投入。发挥并整合科普各相关部门的专长,设立专项深入发掘中国传统科技创新理念及思维,梳理适应当下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环境所需的中国传统科技创新案例,便于宣传推广转化利用。

二、建立传统科技文化实践基地。在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传统科技文化实践基地。建立中国传统工程、传统医学、传统工艺、传统美术等领域的科技文化实践基地,综合利用跨学科知识和技术开展相关研究,面对社会公众,拓展培育具有结合传统和现代科技创新思维的人才队伍。

三、将传统科技创新思维教育融入课堂教育。中国传统科技创新思维是融合贯通的思维,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统科技创新思维进课堂教育,可以使青年学生在传统优秀文化自信方面产生深刻认知,树立坚定的科技创新自信,有利于培养和教育出在祖国传统文化、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素养等多方面具有坚实基础的创新型人才。(拟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