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抗疫行动】九三学社中国医学科学院委员会抗“疫”掠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九三人在行动之二百五十七


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肆虐全国。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九三学社中国医学科学院委员会第一时间积极响应中共中央、九三学社中央号召,发动社员投身湖北抗疫一线、参与各级防控。三个多月来,社员们把对爱国、民主与科学的信仰践行在了抗疫一线、履职尽责和组织工作之中。

一、战“疫”一线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医科院九三社员们疫情期间能征善战、坚于职守,值得托付。1月18日,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支社社员杜斌,作为国家高级别专家组成员赴武汉调研疫情防控、指导新冠肺炎重症病例救治,为国家提供治疗策略咨询及应对措施建议。1月19日,高级别专家组连夜返回北京,第二天就向公众示警,肯定新冠病毒人传人。此后3个多月,杜斌主任从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的策划和建立,到同济医院中法新区临时ICU的建设和运行,从暴露风险最大的气管插管,到一针见血的中心静脉穿刺,从武汉各危重症病房之间的巡诊指导,到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际视频交流中的从容应对与专业分享,他都以“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专业精神身体力行,冲锋在前。“只有到床旁去,才知道病人的真实情况”,这是一个纯粹医生的责任感;给病人气管插管,他带头上阵,临危不惧,“如果我不做,我就没办法要求别人去做……,只有你去做了,大家才会知道这是医生护士能做到的,也是应该做的事情”;帮护士给病人吸痰、换床单,用行动表明“我和你们在一起”;“重症治疗不放松,我们最后撤”,这是他给武汉新冠肺炎患者的承诺和定心丸;医者仁心,在武汉的很多个晚上,他尽心尽力与同行探索、更新诊疗方案,希望“让更多的病人获益”、“对这些病人有个最好的结果”;向中外媒体分享中国抗疫经验,他警示“最重要的是预防和控制,其次才是治疗,不做准备就是准备迎接失败”。3月,他获得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的称号和赞誉。4月26日,武汉住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后,杜斌主任才告别已奋战100多天的武汉,直奔到下一个战场——黑龙江(图1)。榜样的力量,总是能给予同行很大的精神感召。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内科重症医学科青年医师王春耀,跟随杜斌主任在武汉征战多日。返京隔离期间,王春耀医师经慎重思考和入社前学习,正式向九三学社北京协和医院支社递交入社申请,成为一名入社积极分子。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支社社员徐军(图2)放弃了春节假期,勇担医院防疫重责,克难而上,坚守发热门诊、急诊抗疫一线,梳理并优化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筛查流程,并负责急诊患者救治医疗工作,结合防疫与急救医疗的需求,倡议“疫情防控新形势下急诊发热门诊一体化管理,构建新型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兼顾做到、做好疫情防控和急诊患者救治两不误。阜外医院支社刘文超大夫、孙宏涛主任(图3)第一时间出现在阜外医院应急成立的新冠专项发热筛查门诊,连续奋战,以高质量的专业精神服务于心血管病合并发热的就诊患者,以便第一时间找到潜在隐患。九三学社医科院委员会所属的协和医院、阜外医院、肿瘤信息三个支社社员,严格执行繁重但标准的防控流程,如流行病学调查、抽血、胸部CT检查、咽拭子检测等,真正做到了“不漏报一个病人,不错报一个病人,不感染一个医务人员”的目标,为首都抗疫贡献了应有力量。

医科院委员会有约一百名一线医务工作者,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临床专业学科,疫情期间,他们或坚守临床一线,或进行远程会诊,或开展网上咨询,全力以赴确保各专科患者安全、踏实度过“疫”期。如协和医院支社免疫内科曾小峰主任(图4-6)、变态(过敏)反应科王良录常务副主任、血管外科郑月宏主任、骨科沈建雄副主任等,作为医中翘楚,疫情期间他们仍然守护在患者身边。春节后第一天,医科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住院患者占全院的1/10,为做好院内疫情防控,医院决定全院所有外科住院患者全部转到胰胃外科,以便清空其他外科病区。肿瘤信息支社社员、胰胃外科王成锋主任作为“新胰胃外科”主任,以身作则、勇于担当。在疫情防控最吃紧阶段,面临着多科室主管医生弹性工作制、部分医生春节后返京14天居家隔离不能亲自到病房查房,多科室肿瘤病种繁多、不同科室患者病情不一、患者和家属怨气较大等医患困难和棘手局面。王主任创新管理,采用住院患者台账报告制,即一线值班医生每天九点前通过微信群发布患者住院情况,通知居家隔离的主管医生及二线上级医生,便于主管医生及时远程参与患者管理,兼顾临床工作和疫情防控,实现了医患人员零感染,圆满完成医院交付的任务。肿瘤信息支社李晓江大夫主持了门诊患者心肺功能检测及流程修订,王建卫社员负责大量可疑新冠肺炎的影像学判读,徐兵河、毛友生、李峻岭、宣力学、徐立斌、刘阳等大夫坚持门诊或病房值班,并积极开展对基层医院的业务指导。阜外医院支社高歌、邹玉宝、李琳主任等心血管病内外科专家通过阜外医疗网络平台等为就医不便的患者提供免费的在线健康咨询,柳丽爽、卿平、李胜利、吴元、陈燕燕等主任勇于奉献、坚守门诊工作或病房24小时值班任务。

二、科技、科普抗“疫”

科技抗“疫”,情报先行。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看不清敌人的“战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馆长、九三学社中国医学科学院委员会池慧主委(见图7-8)正是医学科技情报这一“隐蔽战线”的战士,她让医学情报在战“疫”非常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提交了111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每日报告》(截止到4月29日),从国内(国家层面部署、地方防控特点与举措、国内疫情要点及分析)及国际(国际组织情况、国际舆情信息、国内疫情要点及分析)疫情态势、最新科技进展(公共卫生、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多角度分析,完成了各类情报综合报告——《新冠肺炎情报综合分析报告》、《新发疫情防控措施及效果情报研究》等9份,指导重大传染病知识服务平台——“新冠肺炎全球疫情监控平台”专题库研发。为政府部门精细掌握疫情全局、精准研判流行态势、快速响应舆情需求、周密部署科技资源提供了严谨、及时、重要的决策参考。疫情期间,在院校领导下,与医科院的科研院所合作,制作完成《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健康新闻发布会》专家问答,还和同事一起制作完成科普短视频,切时回应大众关切,如《办公防控指南要看完,疫情期间上班不太“南”!》(2月7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不一,免疫系统一语道破天机》(2月11日)、《有关口罩的那些“不知道”》(2月21日)、《传染病简史》(2月29日)、《史说中医防治传染病》(3月7日)、《我们是如何帮助人类的?一个疫苗的自白》(4月29日)等。形式立体丰富,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内容制作方面,更加专业权威,且依托受众更广、更有针对性的公众号、微博等渠道传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魏强教授(肿瘤信息支社,图9),在所党委和所领导率领下,作为核心成员之一及早投入到了新型冠状病毒动物模型创制、药物筛选及疫苗评价的科技攻关研究中。1月29日,攻关组创建了国际第一个新冠转基因小鼠模型,2月14日创建了国际第一个新冠恒河猴模型,并于2月18日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鉴定。Nature杂志发表专题评论,称中国在国际上最早建立了新冠动物模型,将有力支撑疫苗和药物筛选,保障疫情防控。目前已经有8种候选疫苗分别免疫转基因小鼠和恒河猴,已完成了3种疫苗的动物模型评价,并筛选出国际上第1个动物模型体内有效的疫苗,率先突破了疫苗和药物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瓶颈,为疫苗研发赢得了时间。魏教授还编写了《实验动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动物模型制备指南》国家标准,已经全国实验动物标委会批准,并得到国家立项。针对疫情防控和公众个人防护需求,魏教授所在的攻关组在实验室内定性研究了病毒经呼吸道、密切接触、气溶胶等途径传播的风险,报告上报至国务院,写入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随后,国家卫健委要求明确公众普遍关注的传染途径,如通过眼结膜是否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很快,攻关组基于动物模型证实了病毒可经眼结膜感染机体,相关人员应注意手卫生被立刻得到重视。同时,还证实了病毒无法通过消化道感染,否定了粪口传播途径,为全面复工复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基础医学研究所支社赵春华主委2月3日,受武汉市青山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邀请,带领科研团队赴汉开展新冠肺炎干细胞治疗研究(图10)。课题组精心制定临床研究方案、加快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获科技部立项批准后,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人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试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目前在北京佑安医院以及武汉普仁医院累计治疗30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重型、危重型为主)。所有入组患者输注MSC后无不良反应,病情稳定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咳痰咳血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减轻,CT显示肺部阴影面积减小,血氧饱和度提升,相关免疫指标改善,绝大部分患者核酸在2周内转阴,显示出MSC治疗COVID-19肺炎的良好前景,早期研究成果已在《Aging and Disease》发表,成为国际上首次报道MSC治疗新冠肺炎研究。

药用植物研究所支社邹忠梅主委和贾红梅、李凌宇、张宏武等社员(见图11),病原生物学研究所赵振东教授(肿瘤信息支社)以及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支社李健蕊老师,1月21日以来,精密部署、统筹安排抗新冠病毒的天然药物和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工作。邹忠梅主委所在的药植所团队迅速建立计算机辅助筛选方法,对前期课题组创建的、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天然产物样品库——“国家中药化合物库”进行筛选,获得了包括5个3CLpro/PLpro双靶点抑制作用化合物在内的一系列具有潜在活性的成分,与医科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昆明生物所开展联合攻关,初步筛选到10余个单体化合物及中药组分均具有一定活性;同时还对近期文献报道的临床用于抗新型冠状病毒中药方剂进行了整理,收集了120个有效方剂,并与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联合,开展3个临床有效抗疫方剂的药效成分及机制研究。

在努力打好科技抗“疫”攻坚战的同时,医科院社员们还积极做好科普宣传,提升大众医疗健康和公共卫生素养。北京市政协曾小峰委员(图4-6)化身网络“主播”,走进市政协直播间“委员讲堂—抗击疫情”,科学引导疫情期间免疫性疾病的预防管理。直播点击量达到285.3万,直播平台观看人数达到203.0万。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抗疫的赤诚之心,帮助风湿免疫病患者撑起一把“保护伞”。作为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主任,他在1月底就向有关部门提出针对新冠肺炎的抗炎治疗药物建议。2月初组织风湿免疫界专家讨论制定抗炎症风暴的治疗方案并上报给卫健委为国家提供风湿免疫病临床抗炎用药经验。曾小峰主任还受邀加入北京协和医院在京远程会诊团队,积极为武汉一线的新冠肺炎疑难、重症患者诊治出谋划策,便于武汉临床抗疫一线更好选用对症用药。在欧美疫情爆发流行之际,曾主任还应邀与意大利风湿免疫界教授进行了交流并为他们提供了中国经验。其临床科研团队还在《Clinical Immunology》国际杂志上发表专家述评——严重COVID-19患者的抗炎药物治疗:中国临床免疫学家的经验,及时为国际抗疫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解决方案。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肿瘤信息支社邹小农研究员(图12)采用互联网方式进行科普宣传——《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消化道癌症的预防》、《吸烟与肿瘤有关吗?》等,解答肿瘤防治疑问。王成锋主任(见图13)受邀参加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消化道肿瘤防治》节目,并撰写了《疫情防控状态下胰腺肿瘤(癌)患者的居家护理》等科普文章。阜外支社贾友宏主任和张伟丽教授等发挥科研优势,在疫情评判与防控策略方面提出了专业性的意见建议。

三、履职尽责

九三学社医科院委员会各级委员们也用纸和笔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用提案信息凝聚抗“疫”力量。全国政协委员池慧(图7-8)疫情期间尽职尽责,勇于担当,与全国政协教科卫体的委员们一起为疫情防控出谋划策、为人资环委提供野生动物导致人群疾病的途径和发生机制的报告、和新闻出版界委员探讨非常时期如何有效回应群众需求。北京市政协委员曾小峰在疫情之初,针对门诊慢病患者仍然只能开2周药物的难题,急病人之所急,1月29日即提出《关于延长慢病患者门诊开药时限建议》,建言卫生管理部门应允许慢病患者在近3-6月内每次门诊可开2-3个月药物,减少病人上医院次数。疫情肆虐的2月间,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已超过千例,但无一进行尸检病理分析。2月15日,曾小峰同志向北京市政协递交《关于尽快组织力量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尸检病理分析的提案》,为搞清疾病病理过程,指导临床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图4-6)。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医药卫生委员会欧阳昭连委员及其科室成员应国家药监局要求,完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诊断试剂与药品注册状况》、《药品紧急使用授权制度国际比较》、《全球体外膜肺氧合ECMO创新力研究》、《国际医疗器械紧急供应制度分析》、《全球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的研究概况、产品标准及进出口管理规定》等5篇专题报告(图7-8)。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医药卫生委员会周俊雄委员汇总医卫委多位专家、多次讨论意见,执笔完成《关于加强基层疾控“神经末梢”功能及协同预警机制的建议》等信息,上报九三学社中央、北京市委统战部及市政协(图14)。

四、爱与奉献

九三学社医科院委员会是属于她的一代代社员们用爱与奉献构筑起来的精神家园。穿上防护服,他们是不惧艰险的逆行勇士,是可以性命相托的专业医护,是承担国之重任的科技尖兵;褪去白衣,他们是需要依偎的爱人,是需要照顾的孩子,是需要陪伴的父母。本次疫情中,医科院社员们,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而又可爱的中国人中的一份子。同胞之爱,让大家甘于奉献。病毒肆虐,没有分割九三学社医科院委员会的组织凝聚力;疫情汹涌,没有冲跨九三学社医科院委员会的组织战斗力。疫情之初,各支社主委和医科院青委会积极响应北京市委统战部、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等为驰援湖北疫情所组织的募捐活动,他们临危不乱,指挥有序,保障有力。协和医院支社曾小峰主委和朱立教授紧急动员社员捐款,并嘱咐捐款不能给退休的老同志增加生活负担,支社社员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均一一响应。肿瘤支社曲春枫主委指导前线年轻大夫进行自我防护,亲自送医学院毕业的孩子到武汉一线参疫情防控,并捐款2万元驰援武汉(图15-16)。阜外支社李卫主委(见图17)退掉春节期间与家人很早预定的国外旅游行程,制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医学统计部新冠肺炎病毒防控及复工预案,组织部署支社防疫工作。医科院青委会负责人周俊雄紧急协调各支社积极募捐并上报捐款信息,2月2日医科院委员会收到7个支社,张文、朱丽明、赵峻、刘永太、沈捷、杨波、范彧、吴元、于丽天、邹小农、周建琴、代小秋、张徐兵等63名社员的捐款,共计60149元,分别捐款至王选关怀基金会—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项基金、北京协和医学基金会新冠肺炎防治专项基金、北京妇女儿童基金会、北京市慈善协会、北京市温暖基金会等各级慈善组织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抗疫一线。

“我们舍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时光,把所有的精力奉献给了病人,目的是为了改变病人的生活。”协和医院支社杜斌主任的一句话,也代表着九三学社医科院委员会全体社员在本次抗疫历程中最为柔软的心声、最为坚韧的毅力和最为质朴的理想。

九三学社中国医学科学院委员会,周俊雄 执笔整理

池慧 审校

 

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左边为杜斌主任,刚出ICU,应邀与即将换班的青年医生留影。

2月,北京协和医院发热门诊清洁区。右边为徐军副主任,对留观区的留观病人远程在线查房。

2月,阜外医院支社刘文超大夫(左)和孙宏涛主任(右)在医院发热门诊筛查诊室。

图4:北京协和医院支社曾小峰主委疫情期间坚持在临床一线

曾小峰主任参加北京-武汉两地专家对重症新冠患者的会诊(图示北京协和医院院领导和各科医疗专家组成的在京远程会诊团队,中排左二为曾小峰主任)

北京市政协曾小峰委员做客市政协直播间“委员讲堂—抗击疫情”

池慧主委疫情期间主持情报分析视频会

池慧主委和她的医疗器械创新力团队(中间为池慧主委,左三为社市委医卫委欧阳昭连委员)

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动物研究所会议室,魏强教授在科技部组织的新冠肺炎动物模型专家鉴定会上。

 

2月,武汉市青山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邀请基础医学研究所支社赵春华主委带领科研团队赴汉开展新冠肺炎干细胞治疗研究。

 

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中心,药植所支社邹忠梅主委(右二)和她的研发团队

 疫情期间医学科普:肿瘤信息支社,邹小农研究员,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消化道癌症的预防(4月)

 疫情期间医学科普:肿瘤信息支社,王成峰主任,消化道防癌保护战(4月,北京卫视)

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周俊雄委员晚间参与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医卫委网络专题会议,讨论、整理医卫委提案。

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信息支社主委曲春枫向远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儿子反复演示如何穿戴防护服

曲春枫主委向驰援武汉的医疗队捐赠药品、医疗物质一批及现金2万元。

1月3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医学统计部。阜外支社李卫主委(右三)组织部署支社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