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在即,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准备了多份提案,其中就有他跟踪建言多年的制造业发展。
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具有全产业形态、全产业链的独有优势,然而,许多领域存在的“短板”问题导致中国制造“全而不强” 和供应链的“断链”风险。后疫情时期,钱锋认为,要警惕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扩大到我国制造业全产业链上,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布局,提高、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钱锋建议:
全球视野下,建立适合中国、又能引领世界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四链”协同新模式和新机制。智能制造的发展将推动全球制造业迎来一场新的、大的变革。产业布局会形成链状链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提高产业链的安全和现代化水平,推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中国制造更大范围的引领和服务。
建立需求驱动的协同创新链,实现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及产业化整体创新的无缝衔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针对不同阶段的创新特征和主要任务,提高所有环节科技创新供给质量,优化协同创新链的制度安排,实现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一体化创新链的无缝衔接,以推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源源不断形成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
集聚优势创新资源,构建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和产学研平台,激发单位和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突破创新链条上每个阶段和接续环节存在的制约协同创新的瓶颈和要素配置的障碍,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集多元化投资、国际化建设、市场化运行和现代化管理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和产学研平台,以重大项目为纽带,凝聚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甚至国际的科技资源,协同攻关。
打造既有很强创新能力又懂市场运作的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团队,促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高端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有效的人才激励才能促进其深度参与,这是实现各环节协同发展实现链条利益最大化的保障,建议打造高端工程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和既有技术背景又懂市场运作、科技管理的科技成果推广专业队伍,提高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端人才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