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两会专刊|九三学社界别提案选登十:关于增强黄土高原小流域蓄排工程 “蓄排协调”能力的提案


近年来,黄土高原极端暴雨事件频发,给地方造成了严重灾害损失。资料表明,2010年以来,黄土高原范围内引起关注的极端暴雨事件超过60次,受灾人口1832万人次以上,受损作物面积近6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20亿元以上。如2017年7月,榆林暴雨致使绥德与子洲县城淹没,46.5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89亿元。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成绩显著,但由于“重蓄轻排”,导致抵御暴雨洪水灾害的能力有限,同时也无法实现雨洪资源的高效利用。

一是小流域缺乏排水措施,无法抵御极端暴雨的洪水灾害。我国早期为固土垦荒、防止水土流失建设的小流域治理工程(如淤地坝等),大多数较少考虑治理设施与地貌单元之间汇水关系,暴雨时,坡面径流造成坡耕地沟蚀广布、梯田严重破坏,甚至在承接上方汇流的部位形成切沟或造成滑坡。2003年以后,尽管水利部淤堤坝“亮点工程”建设了一定的蓄排系统,但是由于工农业生产占用沟道,致使小流域洪水连通性差,极端暴雨下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在径流汇集且无排水措施的部位尤为甚之,常因排洪不畅,庄稼被淹淤埋,排水建筑物及坝体被冲毁,甚至淹没下游村庄、城镇,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小流域蓄水能力不足,未能解决区域性缺水问题。大规模植被建设、经济林果与大棚蔬菜等产业发展,增加了区域用水负荷,导致缺水干旱问题愈发突出。大多数小流域无整体蓄水与排洪规划,水窖、坝库等措施的蓄水量无法与小流域用水需求相协调,既不能抵御极端暴雨洪水灾害,也不能有效收集和利用雨洪资源,甚至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下场雨就涝、不下雨就旱”的尴尬局面,用水矛盾严峻。

三是西部地区近年极端降雨增多,风险长期存在。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近55年来整体呈增加趋势,特别是1997年以后,夏季持续降水日数和极端降水事件呈现较明显的增加趋势,使得早期建设黄土高原梯田、林草地、淤地坝等无法适应,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洪涝灾害风险加大。

为提高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对暴雨洪水的风险调控能力,实现雨洪资源高效利用与极端洪涝灾害有效防治的“蓄排协调”,解决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是系统研究小流域蓄水与排水的空间布局以及相应的量级标准。根据小流域村落、人口与不同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研究小流域人畜需水量、生态需水量与工农业生产需水量,确定小流域需水总量及其空间配置。分析与评估小流域暴雨频率及极端暴雨可能出现的等级,研究特定暴雨等级下小流域不同空间部位需要拦蓄和排出的洪水量。统筹考虑各小流域之间以及与整个流域的水资源调配关系,做好基于小流域“蓄排协调”的整体流域生态流量规划。

二是统筹开展小流域蓄排工程的规划与建设。小流域蓄排工程应基于小流域地貌单元之间的汇水关系,因地制宜地规划多尺度多类型的蓄水与排水措施及其空间配置,实现分散、立体、多层次、多功能的分流蓄滞,确保行洪安全与用水需求。优化小流域林草和梯田配置,合理设计坡面层次的截流与引导路径,结合硬化路面、庭院、温室棚面等集雨面配套蓄水工程,按不同坝地功能分类建设安全运行设施,如通过优化布局沟道坝库蓄水和泄洪工程,实现洪水从坡面至沟道的安全拦蓄与有效疏导。

三是加强日常维护监管,切实保障小流域蓄排工程设施可持续运行。为持续有效发挥蓄排工程的功能,建立管理与维护制度并落实到人,定时检查并及时处理安全隐患。提高蓄排工程对小流域工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发挥农户对蓄排工程良好运行的主观能动性,并给予技术指导,保障小流域蓄排工程设施运行的可持续性,实现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拟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