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湖北黄冈麻城市3月底“解封”后,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熊晓冬立即赶回广州,着手撰写完善社区治理等建议,准备带到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
在家乡时,熊晓冬曾目睹社区抗疫一线的场景,长期观察使她开始聚焦一些问题:“怎样充实社区疫情防控力量?”“何以动员居民积极参与防疫?”“如何推动社区治理更加精细化?”……带着这些问题,熊晓冬就近在当地社区、街道走访,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在建议里浓缩了她对完善社区应急体系、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所见所思所想。
建言完善社区防疫体制
1月24日,黄冈继武汉后“封城”。在接下来两个多月里,熊晓冬在麻城度过了一段特殊的“履职时光”。
“你好,请填写这份表格。”一天,所在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排查。填表的时候,熊晓冬随口问道:“你们有多少工作人员?”“15个左右。”“小区上千人,忙得过来吗?”“人手缺,只能咬牙坚持。”
熊晓冬陷入思考。社区居民人数多,相对较少的工作人员如何应对?当时正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需要更多人力投入到社区防线中,补足社区防疫力量至关重要。
随后的日子里,熊晓冬陆续发现社区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居民参与防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她再也坐不住了,开始就近“调研”。
当时小区尚未进行封闭管理,熊晓冬通过走访街道、社区、物业发现,不少社区欠缺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开展宣传、防治、排查等任务捉襟见肘。
“面对突发疫情,现有行政引导和自治型社区治理方式,无法发挥最大效能。”在熊晓冬看来,这次疫情提示应该探索一条更有效的社区治理路子。
调研加上与一些专业人士的“云讨论”,熊晓冬认为,建立一套高效运转的社区治理体制,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引领作用,同时完善社区治理委员会、居民议事会等自治机制,积极引入社区规划师、律师、医师等专业人士参与,通过政策引导、项目资助等,引导社会组织在社区有意识地开展应急培训,如此一来,当疫情等突发紧急事件来袭时,社区才能从容有序应对,“在大战面前尽量不让基层工作人员过于劳累”。
为加快社区应急设施建设出谋划策
“请问谁家里有降压药?”“我有!”“我去拿,感谢!”……这是熊晓冬所住单元楼业主微信群里的一段对话。
小区封闭后,为了方便统一购买生活物资,每栋楼都有一个微信群。当在微信群里提出需求后,一般都能得到响应。群众间自发互帮互助的情景让熊晓冬深受感动。
熊晓冬注意到,一场“战疫”,不仅缩短了居民的生活半径,也催化了社区商业的加速发展。小区封闭式管理后,物资由超市统一配送到小区。在她看来,加强社区商业物流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仅可以在疫情发生后保障居民日常生活供应,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升便民化服务水平。
这次疫情也让熊晓冬更加关注社区应急公共设施建设,作为一名城乡规划设计工作者,她深知以往在进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时,对于大灾大难的应急需求考虑得不够充分,“比如社区医院,也应该专门设置一个传染病隔离区域,并配备专业医护人员。”
这样操作,成本会不会太高?熊晓冬认为,着眼长远,社区医院需要具备平战结合的应急功能,平时注重满足居民医疗需求,紧急事件发生后随时可以应战,“这应该也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
对于更好应对疫情考验,熊晓冬有很多想法,她还计划在人大会议上呼吁加快提高社区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条件的社区可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强社区人员管理、风险评估、应急管理、便民服务等运用,辅助智慧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