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刘忠范等:建言十四五 推进科技创新


原标题:建言“十四五”|民主党派成员支招科技创新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专章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并将其摆在各项规划任务首位。这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十四五”时期创新引领发展的高度重视,明确了加快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重要路径。

  如何认识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怎样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建设科技强国面临哪些挑战?民主党派成员有何对策建议?围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一主题,部分民主党派专家学者接受《团结报》记者采访,畅谈了他们的思考和建议。


图片

本期嘉宾

图片


图片

刘忠范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主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

图片

尚进 民革党员,《中国信息界》杂志社社长、中国信息界发展研究院院长

图片

严景华 民革党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把国之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


  
  记者:《建议》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摆在各项规划任务首位,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您如何看待这一重大战略部署?

  刘忠范: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深感振奋,如沐春风;也深知使命重大,挑战巨大。科技自立自强首先要夯实根基,培育创新沃土。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甚至引起了部分西方国家的恐惧和敌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从体制机制改革出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是“十四五”乃至更长历史时期内的重大任务,也是化危为机的“牛鼻子”。

  尚进:《建议》强调“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我认为意义重大。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国家来说,科技创新应该是一个能够支撑和引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庞大体系,我们目前在某些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在全球创新产业链中仍不同程度面临“卡脖子”问题,在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中仍未摆脱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正如国家发展必须成体系一样,创新也必须成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通过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企业才能更好地找到创新的方向,找准自身定位,并形成合力,把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严景华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刻把握住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摆在各规划任务的首位,无疑扭住了“十四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当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的经济体系等,都是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这五大领域的现代化必然以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为重要保证。只有科学技术不断突破,才能实质性地带动上述五大领域的系统性创新。历史的发展证明,科技的突破创新必须建立在我国自立自主的基础上。科技乃国之重器,只有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才能真正构成我国发展的战略支撑。




让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愿有机结合


  
  记者: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您的研究观察,您认为我国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过程中,面临哪些突出挑战和瓶颈制约?

  刘忠范:创新资源的碎片化倾向须引起重视。传统的思维惯性和政绩观,加之计划经济的影子,让人们喜欢关注“增量”,热衷于建设新的创新机构。如果把每个实体创新平台比作一个“桩子”,各级政府部门都热衷于立自己的“桩子”,导致桩子林立,形成过度分散的科创资源。而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人才”,需要依附于一个或多个“桩子”。这种“一女多嫁”的结果是要付出代价的,频繁的评比检查和文山会海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让人更为急功近利,难以静心科研,进而造成科技界浮躁的现实。

  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愿的割裂问题,同样值得警惕。国企和央企往往有创新能力,但创新意愿不足,因为科技创新是对未来的投资,难以体现当前的政绩。而多数的私企和民企有创新意愿,希望拥有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有意愿对自己企业的未来投资。但大多情况下缺少创新能力,因为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没有足够的实力,怎敢对未来做实质性的投入。如何从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解决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愿的割裂问题,是改革的深水区,也是必经之路。

  尚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推进有序化建设至关重要。我们看到目前在我国创新主体层面,最大问题是“各干各的”,首先,部分科研院所攻坚的方向有些是雷同的,大家相互之间没有默契,缺乏配合。这种情况下,不但耗费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在推动成果落地和标准制定阶段出现相互拆台现象。其次,企业层面的创新也有些“杂乱无章”,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完善,“你抄我、我抄你”现象严重,导致大家对实际意义的创新缺乏信心,更加注重流量和“赚快钱”。此外,从历史经验上来看,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推动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而新经济领域,一些垄断性企业有时会利用各种手段挤压中小企业的创新和生存空间,这个趋势需要警惕。

  严景华:第一,科学研究的基础队伍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目前,我国顶尖的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有不少选择去了国外,继续深造或就业。相对基础最为厚实的群体去了国外,而留在国内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转化工作的,往往是一般本科类学校的学生,即便是科学院这样的科研国家队也是如此。

  第二,我国各学科的基础研究仍然不足。虽然国家愈加重视基础研究,但受人才流向的影响,我国在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领域普遍缺乏原创性的突破或重大成果,这就难以引领一个学科或一个产业系统的创新发展。

  第三,科学研究的硬件和软件都存在“卡脖子”问题。比如重要的科学软件、重要的学术期刊、关键的科研设备、特异的试剂材料等,我们多数还得依赖国外。而这是整个创新的基础问题之一,一旦关键时刻被“卡脖子”,其对一个学科、一个行业的破坏力是不可估量的。

  第四,科研人员唯“影响因子”高低、唯论文多少论英雄之风太盛。其直接结果是,不少科研人员眼中只有自我功利,没有国家需要。




做好科技创新政策机制顶层设计


 
  记者:对于“十四五”时期如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您有哪些对策建议?

  刘忠范:一是做好科技创新资源的顶层设计,明确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角色定位,避免过度的功能重叠和碎片化现象,同时尽可能避免科技人员“一女多嫁”和“强者通吃”的问题。

  二是制定国企、央企的研发投入红线,确保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大对私企研发投入的政策倾斜,让更多个“华为”成长起来。

  三是制定真正可落地的政策,切实减少科技成果评价和人才评价过程中的行政参与,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

  四是强化市场牵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尚进:第一,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建设。既要明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也要拿出实现的路径和时间表,在各个层级上搭建平台,统筹协调包括科研院所、国企央企、中小企业在内各个主体积极参与到创新过程中去。

  第二,要从上到下积极营造健康的创新氛围。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到反垄断,再到出台一系列利好于创新主体的政策。

  第三,抓好创新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工作,让每一分钱真正用在创新上。

  第四,人才问题既是老问题,也是新问题,我们现在不缺高学历人群,缺的是真正能够适应创新发展的专才,因此要主动去打破过去产教分家的传统,积极开展产教融合,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真正“用得上、用得好”的人才,不要唯学历论,更不能唯职称论。

  此外,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还应形成一个包容性强的多元共建、协同共治的格局,注重鼓励民主党派、具有实力的行业组织等发挥作用。

  严景华:建议在“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国家现代化建设中长期科技计划,在重大科技方向和学科建设、基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好系统性的规划和政策配套。除了留住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更要面向全球引进英才。

  同时,建议坚决破除唯“影响因子”高低、唯论文多少论英雄的风气。国家要鼓励科研人员时刻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唯真求实,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山水间。

  此外,建议集国家力量打造权威的科学技术信息交流平台,高标准、严要求、可持续地保证高端科技信息的顺畅交流。以此逐渐摆脱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信息交流对国外交流平台的依赖。(周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