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两会专刊】管学斌:提升产业布局 促进“外循环”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天津泰达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沙泰达工业园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管学斌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全球产业链重新布局时期,我们要加强当下市场环境的分析,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优势抢抓机遇,以开放的思维参与全球化竞争,融入世界经济市场,有计划推进国际化产业布局和创新。通过市场化竞争,实现与当地资源融合、产能合作,以新姿态走进国际舞台。

“一带一路”倡议让产能合作逐步扩展到其他地区和领域,对新形势下优先培育形成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以及我国产业标准、市场持续突破带来机会,并且对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发展、加强国家经济安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管学斌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高度,做好产业发展国际战略布局研究,将落实优势产业“外循环”的布局纳入“十四五”规划。

管学斌还建议商务部、工信部等部委出台引导、鼓励和支持“外循环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积极引导和支持中国企业制定“外循环”发展战略,主动参与国际合作;聚焦我国优势产业,积极引导、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参与国际产业规划和标准制定,加快提高知识产权控制能力,以增强我国优势领域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管学斌表示,要培养集群优势,协同走向国际市场;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并给予其适当政策支持,使其凭借核心竞争力“走进蓝海”;鼓励加强企业间深化合作,在创新上形成互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形成规模实力,良性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共同加强我国产业链在国际上的优势。

管学斌还表示,要因地制宜利用资源布局,参与当地经济建设。产能合作、产业本地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远大于一般贸易。驻外商务机构应该有计划引导我国产业优势融入当地经济发展,让中国文化、技术成果和当地资源充分融合发挥成效,既能保持当地经济发展拥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又能使我国外循环的经济发展更加安全、均衡。(《中国名牌》记者 李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