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能背,道远不退
记黎锦熙
致敬
先贤
1948年底,北平解放前夕的那个冬天格外冷,
黎锦熙近花甲之年,身体抱恙,
但毅然的拒绝国民党政府让他南下的要求。
/
他对家人说
/
“我还要在这里等一位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伟人。”
1949年
他等到了
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3月下旬,毛泽东入北平。
6月17日,黎锦熙站在和平门里北师大教职工宿舍门口,等到了那位“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伟人毛泽东。
听到久违的那声“黎老师!”热泪泉涌。
10月1日,黎锦熙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之邀,出现在开国大典典礼上。
1948年冬天的北平
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黎锦熙年轻照
中等身材,看上去比较清瘦,平时着一身蓝士林布长衫,
穿一双圆口布鞋,戴一副玳瑁眼镜;讲课语言和缓,虽讲究辞藻,
亦不失风趣幽默,于温文尔雅中,透出一种飘逸俊秀的学者风范。
——毛泽东对黎锦熙的第一印象
黎锦熙,字劭西,1890年2月出生于湖南湘潭的一个官宦之家,自幼聪慧,兴趣广泛,15岁即中秀才。他的少年时代逢战乱动荡,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深深震撼了一直对政府抱有达观态度的他,他抬起伏案苦读的头,开始关注起了这个国家的命运。
他认为救国必须振兴教育,而教育之振兴,尤在于普及教育,开发民智。
看到官场丑态,厌恶腐败的他辞官到湖南省第四师范任历史课教师。人们后来知道黎锦熙,多源于他和毛泽东白首同归的师生情,而这段感情就是缘于湖南四师。
毛泽东谈起湖南求学的经历颇有不满,但提及黎锦熙却由衷佩服,曾在致萧子升的信中提到:“吾于黎君,感之最深,盖有生至今,能如是道者,一焉而已。”而黎锦熙的日记,从1915年4月至8月,就“润之”之名出现多达28次。
他们仅仅相差三岁,与其说是师生,更像兄弟。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后求。”他们意气相合的背后是无数的促膝而谈,说古道今。
商量学问
1915年9月,黎锦熙调到北平工作,11月毛泽东书信一封,诉说对环境的不满,欲退学结尾深情写到“渴望兄归,一商筹之”。至1920年,毛泽东曾六次给黎锦熙写信,他们的感情不仅没有因为离别而结束,而日趋加深。
毛泽东心里的黎锦熙“可与商量学问,言天下之大计”。
这次见面,毛泽东知道黎锦熙参加了九三学社,加深了对九三学社的了解和印象。
此后,毛泽东便屡次登门拜访,由于北平解放不久,暗杀事件时有发生,毛泽东还因此受到了警卫人员的“批评”。
后来袁翰青记录“九三学社成为民主党派,这与黎老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统战部部长李维汉也以黎锦熙举例说:“九三学社,都是一批拿粉笔的高级知识分子。”
不久后黎锦熙当选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
1961年,黎锦熙将毛泽东写给他的6封信,连同他珍藏的其他革命文献交给了中国档案馆。这些研究中国共产党前史和毛泽东早期革命思想的珍贵资料保存下来,毛泽东见到很是感慨,他让人复制影印,并还赠与黎锦熙。
毛泽东给黎锦熙书信手稿影印件截取
1976年毛泽东逝世,黎锦熙深感悲痛,身体每况愈下,为了纪念毛泽东,黎锦熙1976年撰写了《峥嵘岁月中的伟大革命实践——回忆建党前夕毛主席在北京的部分活动》。
1978年3月27日上午,黎锦熙艰难地举着插有输液针管的右手,逐字逐句地审订着他在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会上的书面发言稿。
在稿件末尾他突然有感而发写道:“我今年已满八十九岁,风烛残年,但我要活到老,学习到老,工作到老,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要把全部精力贡献给祖国的语文教育事业!”。
10多个小时后,他就溘然与世长辞了。
薪尽火传,教学相长
1915年,26岁的黎锦熙受聘为教育部教科书特约编审员。
黎锦熙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70年,仅有关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著作,就有300多篇论文, 30余部专著。在他及同仁的倡议和组织下,1916年成立了“中华国语研究会”,蔡元培为会长。该会拟定的宗旨是:一、国语统一,即规定标准语;二、言文一致,即普及白话文。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方言繁杂,进行国语的统一工作,意义重大。
黎锦熙被誉为“现代汉语奠基人”之一,“拼音文字的奠基者”,一生致力于汉语言文字改革。
1917年他向教育部提出的《国语研究调查之进行计划书》内就有“《国语辞典》之编订”一项。他建议编撰国语辞典便于阅读中遇到未见词汇查询理解。1923年在他的努力下,“国语统一筹备会”成立“国语辞典编纂处”。后改名为“中国大词典编纂处”,下设搜集、调查、整理、编著、统计五个部。他们要把古往今来的书本典籍里没有收录的字词,搜集、整理并注释。
人力有限、条件艰苦,尽管他们做了充分准备和大量工作,并已先后印出了《中国大辞典样本稿》、《中国大辞典长编》,却由于经费不足、政局动荡未能成书。
黎锦熙把所剪录的数百种书报、依拼音整理储存,在那个战乱频发的年代,300多万张卡片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新中国成立后,他将这些全部捐献给了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这些历尽浩劫的珍贵资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至宝,在后来的辞典以及教材的编撰中,发挥巨大的史料作用。
毛泽东对黎锦熙说
安贫者能成事,
嚼得菜根,
百事可做。
1924年黎锦熙率先在北京开办了第一届国语讲习所,筹备撰写《新著国语文法》,在北京一些名校作为课程讲授,用大量事实证明白话文不仅有“法”,而且“法”令严谨。
《新著国语文法》这本书,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揭示了我国白话文内在的语言规律,是我国第一部完整地将传统语法体系应用于现代汉语的专门著作,也是我国现代汉语语法的奠基之作。
1926年,在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中国代表展示了一件特殊的展品,就是这张《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
图片问世引发轰动,让外国人惊叹于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潮流图》不负众望获得了当年博览会的甲等大奖。
历史通过信息图的表达,化繁为简,清晰直观,这张图把四千年来中国语言、文字的变迁娓娓道来。
吾辈仍当努力
有学者对《潮流图》上密密麻麻的蓝色注释做过统计,黎老标记出了167种小学要籍和173种文学典籍,历史上的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均有录入,并做了简短精要的解题评述。
他自己也颇为得意,说“上下四千年间,国学要籍,诗圣文豪,燕行鱼贯,尽列在目,求学门径,自然不乱。”
黎锦熙在1929年的出版说明中写:“但我的主旨,还在图中二十世纪一栏,轩然巨波,冲破文言之界(所注旁行斜上的作家都是在这新的潮流中的),汇成大泽;将来疏导,必成最后的六道安流。”
黎锦熙绘制这张图,一方面是梳理中国四千年来的文化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他更是立足于当时的错综复杂的政局,为当时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文化自信。
黎锦熙晚年
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
在特殊年代,黎锦熙一大家人搬到一个楼房单元的房间里,条件很差,黎锦熙却因为撰写《文字改革概说》浑然不觉,苦中作乐,对探望自己的周世钊说,这真是“促膝长谈”。
1972年年底,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他迁居到朝阳门内一个四合独院,他为此开心的写:“西城老屋和迁后的单元房,六七十年来书刊稿档,除先后捐赠公家三大批外,还堆积许多,组织上指定此房子,集中整理,备作有关科学和业务的参考资料,迁毕过年,即事偶成。”并作诗《四合房即事》,云:“南斋门设且长关,北门锁钥谁堪属?北房中作办公厅,两头耳房供住宿;西房一室客厅虚,东南五间书库实。五车昨已汗牛来,万卷今犹充栋积。”
1956年1月,文改会召开会议,黎锦熙参与研制和制订《汉语拼音方案》。
他动情地说:“这个运动关系到千千万万个老百姓,我国文盲多,应该去做这件启蒙工作,为最大多数人谋最大的幸福,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1978年,也是他去世前,89岁的他依然扑在我国语言文字工作,上书提出在发展自然科学的同时尽快发展社会科学的建议,又向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汇报了汉字与机器相结合的具体方案。
我们受益于普通话和汉语拼音,却逐渐淡忘了这位推广教育事业到最后一刻的老人。
劭西先生阁下 :
省城一面,几回欲通音问,懒惰未果。近日以来,颇多杂思,四无亲人,莫可与语。弟自得阁下,如婴儿之得慈母。
盖举世昏昏,皆是斫我心灵,丧我志气,无一可与商量学问,言天下国家之大计,成全道德,适当于立身处世之道。自恸幼年失学,而又日愁父师。人谁不思上进?
今之天下纷纷,就一面言,本为变革应有事情;就他而言,今之纷纷,毋亦诸人本身本领之不足,无术以救天下之难,徒以肤末之见治其偏而不足者,猥曰吾有以治天下之全邪!此无他,无内省之明,无外观之识而已矣。
己之本领何在,此应自知也。
以欂栌之材,欲为栋梁之任,其胸中茫然无有,徒欲学古代奸雄意气之为,以手腕智计为牢笼一世之具,此如秋潦无源,浮萍无根,如何能久?
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
惟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时惧倾圮。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处之完满乎?
天下亦大矣,社会之组织极复杂,而又有数千年之历史,民智污塞,开通为难。
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
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之源。
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
枝节亦不可少,惟此等枝节,必有本源。本源未得,则此等枝节为赘疣,为不贯气,为支离灭裂,幸则与本源略近,不幸则背道而驰。
夫以与本源背道而驰者而以之为临民制治之具,几何不谬种流传,陷一世一国于败亡哉?而岂有毫末之富强幸福可言哉?
志者,吾有见夫宇宙之真理,照此以定吾人心之所之谓也。
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也,羡其成功,盲从以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
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道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
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
其始所谓立志,只可谓之有求善之倾向,或求真求美之倾向,不过一种之冲动耳,非真正之志也。
虽然,此志也容易立哉?
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此又学之所以贵乎幼也。
今人学为文,即好议论,能推断是非,下笔千言,世即誉之为有才,不知此亦妄也。
彼其有所议论,皆其心中之臆见,未尝有当于宇宙事理之真。彼既未曾略用研究工夫,真理从何而来?
圣人,既得大本者也;贤人,略得大本者也;愚人,不得大本者也。
圣人通达天地,明贯过去现在未来,洞悉叁界现象,如孔子之“百世可知”,孟子之“圣人复起,不易吾言”。
孔孟对答弟子之问,曾不能难,愚者或震之为神奇,不知并无谬巧,惟在得一大本而已。
执此以对付百纷,驾驭动静,举不能逃,而何谬巧哉?(惟宗教家见众人以为神奇,则自神奇之,如耶苏、摩哈默德、释迦牟尼。)欲人人依自己真正主张以行,不盲从他人是非,非普及哲学不可。
吾见今之人,为强有力者所利用,滔滔皆是,全失却其主观性灵,颠倒之,播弄之,如商货,如土木,大亦不可哀哉!
人人有哲学见解,自然人己平,争端息,真理流行,群妄退匿。
死生亦大矣,此问题都不求解释,则甚矣人之不智!
弟谓此种人,大都可悯。
彼其不顾道理者,千百年恶社会所陶铸而然,非彼所能自主也,且亦大可怜矣。
终日在彼等心中作战者,有数事焉:生死一也,义利一也,毁誉又一也。愚者当前,则只曰于彼乎,于此乎?
歧路徘徊,而无一确实之标准,以为判断之主。
此如墙上草,风来两边倒,其倒于恶,固偶然之事;倒于善,亦偶然之事。
一种笼统之社会制裁,则对于善者鼓吹之,对于恶者裁抑之。一切之人,被驱于此制裁之下,则相率为善不为恶,如今之守节、育婴、修桥、补路,乃至孝、友、睦、雍、任、恤种种之德,无非盲目的动作。
此种事实固佳,而要其制裁与被制裁两面之心理,则固尽为盲目的也,不知有宇宙之大本大源也。吾人欲使此愚人而归于智,非普及哲学不可。
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政治、法律、宗教、礼仪制度,及多余之农、工、商业,终日经忙碌,非为君子设也,为小人设也。
君子已有高尚之智德,如世但有君子,则政治、法律、礼仪制度,及多余之农、工、商业,皆可废而不用。无知小人太多,世上经营,遂以多数为标准,而牺牲君子一部分以从之,此小人累君子也。
然小人者,可悯者也,君子如但顾自己,则可离群索居,古之人有行之者,巢、许是也。
若以慈悲为心,则此小人者,吾同胞也,吾宇宙之一体也。吾等独去,则彼将益即于沉沦,自宜为一援手,开其智而蓄其德,与之共跻于圣域。
彼时天下皆为圣贤,而无凡愚,可尽毁一切世法,呼太和之气而吸清海之波。
孔子知此义,故立太平世为鹄,而不废据乱、升平二世。大同者,吾人之鹄也。
立德、立功、立言以尽力于斯世者,吾人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也。弟对于学校甚多不满之处,他日当为书与阁下详论之。
现届毕业不远,毕业之后,自思读书为上,教书、办事为下。
自揣固未尝立志,对于宇宙,对于人生,对于国家,对于教育,作何主张,均茫乎未定,如何教书、办事?
强而为之,定惟徒费日力,抑且太觉糊涂。以糊涂为因,必得糊涂之果,为此而惧。
阁下于此,不知赞否若何?
愿示规模,作我楷法。
润之
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