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学习宣传万卫星赵振东同志先进事迹 | 本色赵振东


图片
图片

赵振东,九三学社社员,1966年10月出生,2020年9月17日因病去世,籍贯河北。1985—1990年,河北医科大学学士;1990—1992年,石家庄地区卫生防疫站医师;1992—1995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硕士;1995—1998年,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博士;1998—2002年,美国克利夫兰临床医学基金会博士后;2002—200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教授;2008年2月—2008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副教授;2008—202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2003年获北京大学抗击非典先进个人,2005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

图片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抗疫工作效率和成果有目共睹,亦为全世界提供了重要经验。在这一抗疫进程中,中国新冠疫苗的研发、不断提升的接种率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牢固的疫苗研发攻关战线上,也有千千万万无名英雄,夜以继日默默付出。他们值得我们认识、了解、赞美。
赵振东是这些人中杰出的一个。
但带着浓重悲情的是他最终为我们所知的方式——2020年9月17日,因持续工作、过度劳累突发心脏病,赵振东倒在出差返京途中,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他是人类重大疫情防控战线中的光荣一份子。却也是鲜明率真的科研工作者,是时常眉头微皱、语调加重的老师,是普通平实的丈夫和父亲,还是每天与我们一样进出地铁,通勤数小时的普通人。
“赵振东教授在世的时候,很平凡,身边的同事、老师、科研人员,都和他有着近距离的接触,但没有思索这个人具备什么样的品格,没有去领悟他精神上更深层次的价值。他过世后,大家都在思索,他在世时,那些习以为常的日常,我们应当从中看到了什么,理解什么,仿效什么。”
就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为赵振东举办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说的那样。不用以高、大、上的声调描画这样一个人,他以本色为身边人记忆、思念,也以本色值得更多人发现、理解、甚或仿效。


图片

舍生取义

图片


53岁的赵振东,是追着时间快车奔跑的人。直到2020年9月16日,倒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
当天,赵振东刚从长沙参加完学术会议返京。此前两天,赵振东去武汉,执行了一次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生物安全联合检查任务。离世前3小时,他仍在通过微信给学生传送文献——这是他最爱随手做的事,已持续多年。
如果没有200多天前突然接到的任务,赵振东的工作和生活可能还是另一番节奏。“连续奋战200多天”,此前媒体报道对他的表述并无夸大。2020年1月23日,农历新年前两天,赵振东接到北京市科委新型冠状病毒抗病毒药物筛选任务,包括赵振东课题组研究助理王蓓在内的几个学生,被赵振东一个电话叫回实验室。
现在是要“打仗”,赵振东在用最严重的词鼓舞士气,“我们研究传染病的科学家,怎么能不挺身而出?今年就别回去过年了,以后有的是机会。”据赵振东的学生、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蓓回忆,自此赵振东就带领他们,开始了长达半年的艰苦科研攻关,期间没一天是休息日。7个人的实验室,开展疫苗研发、中和抗体筛选、复制子体系的构建和抗病毒药物的筛选。
突如其来的任务不止于此。2020年2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也找到赵振东,请他担任疫苗研发专班技术支持小组组长。
郑忠伟告诉赵振东,因为时间紧、任务重,疫苗研发专班技术支持小组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帮五条技术路线的10余个研发单位出主意、想办法,把自己的点子无偿分享给大家,解决研发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但不直接参与疫苗攻关。“技术支持小组组长既要水平高,又要甘做幕后英雄。”他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赵振东。
为什么是赵振东?
在采集H7N9病毒样本、脊髓灰质炎病毒样本和埃博拉病毒样本等多次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期间,第一个挺身而出的,是赵振东;承担重大医疗任务期间连续工作72个小时黑白无休的,是赵振东……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金奇的追忆,是“选择赵振东”的答案。
王蓓说那段时间累得直想哭,“但赵老师更累,除了实验室工作,还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的工作,白天晚上连轴转,从没喊过一句累。他总说进度可以再快点。”
其实他们已经不慢了。他们的速度、他们的贡献都被充分肯定。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海鹰看来,赵振东和团队围绕灭活疫苗的毒种选择、重组蛋白疫苗的抗原均一性、疫苗ADE效应、动物有效性和安全性实验安排,以及实验室疫苗和生产疫苗在审评审批过程中的区别、体液免疫应答等问题,向研发单位提出多项重要建议,切实解决了研发中的困难,为我国新冠疫苗科研攻关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也不只是面对新冠,面对事关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公共卫生大事业,赵振东始终保有贡献所学所研一己之力的勇气与魄力。
“无论是2003年的SARS,2009年H1N1流感,2014年的埃博拉,还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他都挺身而出,都可以让我们更加真切地看出他的深层追求,体现了民族大义,体现了国家使命,体现了社会担当,这些精神品质,在平时即有显露,当国家最为需要的时候,就更可以看到他毫无功利目的的实实在在的付出、超常的付出,以至于积劳成疾,身体不堪重负而倒下。”
纪念赵振东,王辰以“舍生取义”做结。


图片

快走慢行

图片


图片


不仅是新冠疫苗科研攻关要“快一点”。
“快”对于赵振东而言,就是一种日常节奏。“赵老师吃饭快、开车快,走路也巨快,大家赶都赶不上的那种快。”他好像一直需要赶路,无法读文献、无法躬身科研的时间,都是浪费。
“赵老师原来是开车上班,但是后来改坐地铁,因为往返4个小时地铁,可以一直看文献。”熟悉赵振东的同事学生,都知道这个情况。
赵振东快,但极其鲜明的,也有慢下来的一面。他跟学生说:做研究不能着急,不要着急发文章,把文献读够读透,把研究做深了,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果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于他而言,对待这种拥有最高价值的事情,应该有种沉浸打磨的毅力。
赵振东的妻子王斌曾在受访时说,赵振东热爱科研到了痴迷的地步。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就是感染免疫学研究”。
通常情况下,他好像只看得到他的课题和与课题相关的一切。跟妻子的话题几句离不开研究。“我搞不明白疫苗不同技术路线的区别,他就不厌其烦一遍遍说给我听。有一年,他给学生上课想讲一些新进展方面的内容,担心没有基础的学生听不明白,就拉着我和儿子听他试讲,滔滔不绝好几个小时,当我们疲惫不堪似乎明白了,他就特别有成就感。”
赵振东离开后,持久留存在王斌脑海里的场景是他在沙发上写标书、改论文、下文献、不停顿地给各种和他的实验相关的专家们“煲电话粥”。
为新冠疫苗科研提供技术支持时,赵振东下班回家后总还会跟团队继续研讨技术问题。王斌曾跟他说国家有众多疫苗研发顶尖团队,让他”别撞南墙”,:“即便做出来,转化及应用的难题怎么破解?”赵振东说:“这也是一种新的疫苗研发思路和工艺,这些基础工作会对未来应对新发生的传染病有帮助。”这是他对“慢”的在意——打牢基础,不为求那个快速得来的答案。
学生们回忆,赵振东就是多年如一日,不肯停歇地读文献、不肯停歇地学习、不断追踪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每天上午,赵老师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读文献,几乎雷打不动,一般是直到午饭时间才看门打开。”
赵振东自己这么做,也对学生也这么说。他一而再提到的“毛竹精神”“一万小时定律”,重复久了就已近乎刻印在学生们脑中。他以最朴素的行动,鼓励学生们在科研道路上坚定往前走。


图片

为师,亦友

图片


图片


2021年的教师节,王蓓在朋友圈放上了一张照片。静默的办公室,一束向日葵矗立桌上,学生们想念他。
大家还清晰记得一年前,2020年9月10日,赵振东收到学生送的一个蛋糕。他刻意在语气里隐去过于开心的部分,说“我不爱吃这个,你们一起把它吃掉。”
他跟很多中年人一样,习惯正话反说,时常裹着严苛面具,不太会应对学生们的敬爱表达,也极少对学生在学业上、研究上给出当面肯定,永远都在直愣愣提“要求”、讲方法。但学生们早不以此判断赵振东“不近人情”。因为转过头去,在别人嘴里,他们听到的都是郑重表扬。

图片


他学术活力始终饱满,讲求秩序并坚持不懈,他主张的每周一例会,对学生们形成极大压力,每个人每周都要做一份PPT,这周做了什么工作,有什么进展?“没有一周可以‘摸鱼’。我们周末从来不可能过太好,整个周末都会想着周日晚上要提交的PPT。”学生们早些时候会故意很晚发邮件,猜想“赵老师就来不及在开会之前看完”,也就不会对他们采取严厉措施。但后来他们发现,即便晚到凌晨5点,也会在例会时等来赵振东的点评,他们怀疑,他到底睡不睡?
例会上,一对一点评,赵振东的U盘通常会在桌上划出一道急短直线,让学生的心也揪上一截。他把U盘推到对面学生跟前,让学生“看看这些文献,为什么没有读到。”对付过于晚交的学生,赵振东偏向纯口头纠错和补充,内容很准,但通常语气更重——2个小时来程地铁上,他还是做好了功课。
赵老师太勤奋了,这让学生们感觉持续负重。但时间给出的答案,是他们后知后觉,体会到这份可贵。“现在翻开电脑,每周做的PPT,收集的内容,才知道自己做了这么多工作,阅读过这么多文献。这些积攒起来,已经变成个人经历里了不起的成就。”
“赵老师一直强调‘科学研究就是求真求实,要求每一个结论都要重复至少5到10次实验才可确认。”赵振东的博士后、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王继评价老师为“宽严相济、以身作则”,“也正因为对学生专业基础和学术能力的高要求,大家才真正能在科研工作中行稳致远。”
赵振东曾说,余生只有两个追求,“一是多培养几个年轻人,二是用毕生所学真正为医学事业作点贡献。”
目标所及,行动所至,刻画分秒。在那个熟悉的微信群里,赵振东给学生们最后分享文献的时间,定格在9月16日17:36,此时距离他倒下,只有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这是他给学生的最后“留言”。
至今,大家还留着这个微信群,只是再也不会有来自赵振东频繁的新消息提醒。
勤奋严厉一面转身,赵振动的工作生活还有另一图景。
同事任丽丽与赵振东相识多年,她记忆里最鲜活一帧,是赵振东因为一个实验结果不顾情面跟人争得面红耳赤,转头就又说又笑,“他是真实纯粹的人”。在研究所,赵振东通常都是下午从办公室“出山”,进实验室不为监工,就是跟学生同事谈时事唠家常,“调剂一下”。宏大辽远、路见不平,都是聊天的组成材料。他不会对人嘘寒问暖,又其实打心底关心别人。王蓓曾惊叹于赵振东的记忆力,“我跟妈妈吵架的事情,他过几天也能记得清清楚楚。他其实时时关心关注我们的状态、心情。”


图片

本真,初心

图片


2020年在武汉,王辰曾与赵振东一起讨论新冠“常阳”病人的相关研究。“他不看谁的眼色,没有那么多拐弯抹角的话,一张口说出来的就是真实想法,这些想法基于他的专业积累,基于他对这个专业问题真实的感受和长期思考。”王辰说自己暗存钦佩,觉得这应是协和精神最内核的价值,是医科院这样的学术和科学研究单位最应有的本色。
“我想,如果论真专家、真学者、真知识分子,赵老师算是。”这更是赵振东本色。
不提专业剔除背景,在亲友眼中,赵振东就是耿直普通人。他在河北农村出生成长,给自己定位是“做科研的农民”,对物质没有欲望,衣着朴素、生活简单。与人打交道直来直去,所有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他嬉笑怒骂全凭心声,字典里没有掩饰和委婉,可以跟专业人士回环交锋,也能跟小区拾荒老人家长里短。
无论哪一面,皆从真心为之。赵振东曾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工作,做过一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的研究工作,接触有先天免疫缺陷的病人。他离世后,他一直联系的病人和病人的父亲看到媒体报道,试探着给他发微信,妻子王斌看到了。
“当我翻看振东和这个孩子的父亲对话、和孩子的对话,才知道他们保持联系已有十几年,他一直在指导这位父亲如何就医、去哪家医院看病、如何理解医生的话,在2019年10月,他在微信中还特别直接跟这位父亲说道,‘我都告诉你八百遍了,不能等感染严重了才去治疗。要尽快用丙种球蛋白。一定要把IGM补上来’。”
这事赵振东着急。他着急给出具体建议,更着急关照孩子情绪,他会专门给孩子发微信:“现代医学还没有到能彻底解决你的问题的时候,你要学习一些医学知识,要能理解自己的病。对你来说,坚强和积极的心态尤为重要。”
是在赵振东去世后,大家才开始回溯,他曾怎样给予别人帮助和温暖,怎样给予他人面对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也是在赵振东去世后,刘海鹰说体会到了“因为一个人,感动一个集体”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让病原所的科研工作者们接到任务后毫无怨言默默奉献?是什么让大家面对疫情的魔鬼,可以克服惧怕心理而坚定工作?又是什么让党、国家和人民能将守卫健康的任务放心交办?
“因为有一批又一批像赵振东这样无私而又坚定的科研人员,将完成高质量的科研工作作为天职和使命。”
这好像可以描述赵振东,却也不足以描画赵振东。纷繁维度下,一个普通人,本色至真、平实闪亮。(作者: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