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当前,我国仍面临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够,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与使用相脱节等问题,特别是缺乏高水平的研究型工程技术人才队伍。
一是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大而不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教育不断发展,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工程技术理论和技术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与世界顶尖水平差距较大,缺乏如波士顿动力“大狗”等全球领先的技术产出。
二是创新理论与先进技术鸿沟明显。目前我国在理论研究方面快速追赶发达国家,在《自然》《科学》等顶级期刊上的发文量连创新高,但理论与技术仍存在脱节现象。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及获授权数量呈井喷式增长,但专利转化率却平均不足20%,产业化率更不到5%。一方面科研人员的大量理论成果不知道如何投入应用,另一方面复杂工程问题又缺乏创新理论来支撑解决,亟需强大的具有较高研究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建立二者之间的桥梁。
三是对研究型工程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不完善。存在对研究型工程技术人才评价指标权重不合理、不明晰,评价体系不够完备,奖励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这使得广大科研工作者投入工程技术研究的动力不足,优秀工程人员投身学术研究的动力不足,科研机构对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不足,难以真正建立强大的研究型工程技术人才队伍。
为此,建议:
一是明确研究型工程技术人才队伍的考核标准与发展路径。以产生国际一流原创性成果为导向,鼓励工程人员对复杂工程问题与前沿技术开展研究;建立对重大关键技术和工艺突破的奖励机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对结果的宽容,允许失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工程技术人才队伍的前进方向与发展路径。
二是进一步健全评价体系,破除“四唯”。加快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对于研究型工程技术人才,应以实际应用为驱动,以创新创造、能力提升为导向,以技术成果为指标,保持成果与过程并重,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一方面在学术界保障工程人员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鼓励广大科研人员投身工程实践,“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实现学术、技术、应用的纵向打通。
三是完善科研机构与科技领军企业的合作机制。完善科研机构与科技领军企业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科研机构贴近原始理论创新的优势和科技领军企业熟悉实际应用集成的优势,探索合作举办技术研究院和专项研发中心,创造条件结成协同创新联盟或共同体,推动科研机构与科技领军企业合作共建大科学工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