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星系是否有生命存在?热核聚变是否会被控制?夸克能否再细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探索亿万光年之外的宇宙星辰到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越来越离不开功能强大的科研仪器,特别是大科学装置,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诸多领域取得突破的必要条件。 大科学装置是“国之重器”,又被称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需长期稳定运行和持续开展科学技术活动,以实现重要科学技术和公益服务目标的国家大型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中国天眼”(FAST)、 “人造太阳”(EAST)、“上海光源”(SSRF)、“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等一批大科学装置,获得了许多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学成果,在推进科技强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九三学社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发挥大科学装置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的提案》引发热烈关注。近日,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分享提案背后的故事和调研组在调研过程中的所思所想。
科学布局、评估 增进协同与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创新已经成为影响和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据赖明介绍,去年,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在中央统战部指导下,九三学社中央以“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民主党派重点考察调研课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率调研组赴浙江、上海、广东、北京等地开展调研,并安排30个省级组织和15个专(工)委会同步开展调研。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大科学装置是解决重大科技前沿问题、谋求重大创新突破的重要资源。”赖明表示,为进一步发挥大科学装置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九三学社中央将其作为此次调研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调研组赴之江实验室、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建设现场、光明科学城、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地开展调研,与科研人员、维护运行人员、管理人员等进行了深入沟通,了解当地大科学装置的运行现状、取得的成果以及发展需求等问题;同时,还委托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对合肥7个已建和在建的大科学装置进行调研。
“调研发现,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赖明说。那么,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突出问题?赖明表示,有的大科学装置缺乏深度预研,盲目跟风上马,造成资源浪费和错配。他进一步举例说,应用于结构生物学研究的高端冷冻镜一台价格以千万元甚至亿元计,而国内高端冷冻电镜的数量从2017年的2台迅速增长到目前的近60台。数量增加了,使用效率却不高,赖明坦言:“据业内专家介绍,很多冷冻电镜跟风采购,买回来后就成了‘摆设’。”
调研组了解到,大科学装置顶层设计不够完善,在立项方面,部分同类型的大科学装置项目布点分散、统筹不足,而在运行管理方面,又缺乏科学严谨的评估环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九三学社中央在提案中建议,要科学合理布局,促进大科学装置集群发展,坚持统一布局、总量控制的原则,优先布局面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相关的科学装置项目,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的协同作用,形成集聚效应;同时,定期对大科学装置的性能指标与世界科技前沿发展、国际同类装置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评估,对现有装置及时进行升级换代或关闭“退役”。
加大投入、支持 提升软硬件建设水平
大科学装置的出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大科学装置本身也是科技强国必备的科技基础设施,但目前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存在投入经费偏低的问题。调研组发现,目前大科学装置的核定经费一般只能维持装置基本建设运行,建设期间的人员经费往往未列入,项目研究过程中意义重大的预研环节缺乏国家层面专项经费支持。
“申请建设大科学装置相对容易,而给保障大科学装置运营的研究人员申请‘人头费’却很难。”赖明在调研中了解到,国外大科学装置建设经费一般包括10%至50%的人员经费,而在国内,大科学装置建设核定经费不包括人员经费。
大科学装置的建设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辛勤工作,如果只是急于让硬件落地而无法保证人员经费,就无法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进行工作,更达不到项目建设预期的目标。此外,有业内专家指出,大科学装置建设周期一般都在5年以上,通常一些建设预算在立项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来,然而在较长的建设周期内,物价等一些相关因素都会变,所以在建设内容不变的情况下,重新核定价格的变化是有必要的。
除了资金投入,用地投入也是大科学装置建设中要考虑的重要方面。调研组发现,大科学装置建设除了主机建设用地需求,还有一些配套设施建设用地需求,但因土地使用政策限制,用地需求往往无法满足,制约了项目的系统性建设。
为应对资金不足和用地矛盾,九三学社中央在提案中呼吁加大支持力度,保障大科学装置高效运行。一方面,树立大科学装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在装置申报论证阶段明晰国家和地方的权责,充分考虑大科学装置维护、更新和提升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建立地方政府大科学装置“特事特办”服务机制,满足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发展需求,实现中央部署和地方发展的“双赢”。
用好人才、技术 激发创新发展“源动力”
作为原始创新“策源地”,大科学装置除了产出重大科技成果之外,还有很大的溢出效应,其建设与应用本身就是科技创新的过程,能从多方面推进创新,同时还是人才成长的摇篮。
调研中,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薄弱的现象令调研组印象深刻。“创新离不开能够操作和维护大科学装置的工程技术人才,但因为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不完善,考核标准‘一刀切’,职称晋升渠道狭窄,导致大科学装置基础运营和实验保障人才大量流失。”赖明对记者说。
大光源操作人员是相关大科学装置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人才。赖明以大光源操作人员为例谈到,大光源操作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3年至5年的培养和锻炼才能独立开展工作,但是按规定他们只能作为教辅人员,不仅收入和福利待遇偏低,而且专业发展空间和职称晋升机会受限。“这样的人才‘引来’不容易,‘留下’更难。”赖明不禁感叹。
就如何留住人才,九三学社中央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九三学社中央在提案中,建议设置专门的人才政策,破除“四唯”、构建“新标”,解决工程和运维人员的评价、晋升和待遇问题,还建议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及平台运维之间的人员流通机制。
此外,为解决大科学装置建设过程中关键设备与工艺技术“卡脖子”风险,九三学社中央在提案中建议设立大科学装置联合开发专项基金,促进具有专项技术的高科技企业与高校、大科学装置形成技术联盟,联合攻关行业通用型技术,突破相关工艺与装备技术难点,实现特种设备和工艺的自主研发和国产化,不断降低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度。同时,参照国际通行模式,鼓励企业参与装置运行及维护。
“通过调研,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大科学装置一定要建好、更要用好、维护好,才能为解决当前我国‘卡脖子’技术攻关提供科技支撑。”赖明期望,未来大科学装置布局科学、建设有序,能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卡脖子”技术紧密联系、协同攻关;管理运行和开放共享机制不断完善,各类创新主体依托现有大科学装置,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科学装置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尤其是关键核心装备,主要由我国自主研发,而不是大量进口。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发挥九三学社‘科技’特色优势,持续关注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行和发展。” 赖明表示,九三学社还将继续围绕构建大科学装置集群、完善大科学装置管理和运营机制、提升大科学装置的开放度等方面问题,组织社内外专家跟踪调研,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建议。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作者 _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