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在京召开。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在这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将在全国两会上发出怎样的声音,带去怎样的真知灼见?让我们一起关注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副主席、社湖北省委副主委、社武汉市委主委梁鸣的建言献策。
一、关于激发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活力的提案
近年来,随着农村一系列重大改革的纵深推进,惠农政策累积叠加、居民消费升级、乡村功能转变拓展,加速了工商资本向乡村流动,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但工商资本下乡,仍面临“用地难”、 “用房难”、 “用人难”、 “入驻难”等一系列难题。为此建议:
1.优化乡村土地资源配置。一是保障乡村振兴项目用地供给。二是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三是细化明晰配套设施和附属设施的限制条件,有效推动设施农用地政策落地。
2.加快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一是全覆盖清理农村闲置资源。二是出台鼓励盘活农村闲置资源的政策。三是建立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村闲置资源信息发布、交易、管理平台。
3.充分发挥各类资金作用。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二是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模式。三是创新产权抵押融资。
4.建好农村人才队伍。一是鼓励各地出台政策引导农村能人返乡兴业、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二是出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农业企业挂职、兼职、任职鼓励引导政策。三是出台政策允许农业科技人员停薪留职,离岗到农村创业。
5.打造企业投资乡村良好软环境。一是打造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二是加强投资引导。三是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入股、合作等方式参与企业建设项目,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加村集体收入。
二、关于加大基础研究力度抢占人工智能全球制高点的提案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一个“超级风口”。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迅速,技术应用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化大国之一。但从全球人工智能的产业链来看,我国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来看,都注重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布局与投入,人工智能成为政府预算和规划中的优先事项。
为此,建议:
1.建立多元化科研引导体系。一是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找准主攻方向,调整投入结构,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重和投入力度。二是加强核心技术研究。增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三是加强产业应用研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2.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平台。一是发挥好政府在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二是支持国内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三是加强国际教育合作与全球顶尖研发机构互动,探索面向全球精准引进一批人工智能领域世界先进水平科研中心、实验室等国际高端研发机构。
3.构建人工智能创新人才高地。一是加强高端人才引进。二是加强国内人才培养。
三、关于推进升级版“限塑令”落地落实提高禁限塑效果的提案
积极应对塑料污染,事关人民群众健康,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塑料污染治理,制定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升级版“限塑令”落地落实。然而,基层防治工作仍面临法律法规不完善、全流程监管困难、企业积极性不高、市场接受度不高等困难和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升级版“限塑令”落地落实,提高禁限塑效果。建议:
一是健全相关法律规定。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禁限塑的法规制度和标准,科学制定处罚标准。同时,进一步压减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范围。
二是强化全流程监管。深入推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加强塑料废弃物末端处置管理,实现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的全流程监管。此外,开发推广便携式快速检测设备,建立商家限塑诚信大数据平台系统。
三是加强行业政策扶持。对可降解塑料、替代产品生产企业在税收上给予减免。遴选拥有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鼓励技术攻关。大力探索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行业扶持政策。
四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大禁限塑公益广告投放与宣传,加强中小学禁塑教育。同时搭建可追溯禁塑工作管理信息平台,鼓励消费者进行可降解替代品识别和举报,发挥社会监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