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金沙江、长江流域亚热带湿润地区,云贵高原及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多是高原红壤区域,经过生物富集和脱硅富铁铝化风化过程相互作用,红壤分布地区大多降雨量大,呈酸性强,土质黏重,土壤有机质少。
云南是红壤集中区域,红壤耕地面积为4936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0%左右,占国土面积的73%,类型丰富多样,包括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3大土类的110个土属,是云南粮食、茶叶、甘蔗等重要粮经作物的主产区,也是长江、珠江、澜沧江等是六大国内国际江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沿地段。
“红壤保护利用关乎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农科院院长李学林在今年的两会上指出。
近年来,国家统筹实施了一系列耕地、土壤保护行动计划,综合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得到稳步提升。但在李学林看来,还普遍存在以下重要问题:
一是高原红壤质量持续下降。目前云南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3%,较第二次土壤普查降幅在40%以上,其中红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9%,低于全省耕地土壤平均水平;耕地红壤供氮能力持续下降,土壤全氮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0.17%下降至0.15%,耕地土壤pH低于5.5的酸性土壤超过30%,且酸化面积呈上升趋势。
二是工程性措施建设滞后,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截至2020年全省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2453.8万亩,仅占30%,且多集中在坝区,而红壤耕地集中的丘陵山区建设更少;有效灌溉面积仅占1/3,耕层浅薄,酸化、黏重、板结,透水性弱、水分保蓄和供给能力差,季节性干旱突出。
三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功能下降。农田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空间不足,生态化措施缺乏,不合理的耕种、施肥导致耕地用养矛盾突出等,导致坡耕地跑水、跑土、跑肥,流失严重,土层变薄,土壤贫瘠,红壤退化加剧,生态失衡。
四是高原红壤耕地质量提升科技支撑不足。目前,尚未建成完善的红壤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网络,缺乏红壤改良技术长期定位试验台站、稳定研究团队和科研平台,也缺乏长期、稳定的项目资金支撑,造成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平台建设等方面严重滞后,对红壤耕地质量提升科技支撑弱。
由于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我们国家先后根据不同土壤利用及被危害程度采取了相关战略性保护措施,如黑土地保护、盐碱地治理等。为此,李学林针对高原红土地保护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实施“高原红土地保护利用”战略。强化从顶层设计,高位规划红土地保护利用战略目标,倾斜国家土壤治理和耕地保护政策支持,协同推进红土地保护利用与其它区域开发建设战略相衔接,及早启动“高原红土地保护利用”国家战略实施。
其次,实施“高原红土地保护利用”科技专项行动计划。强化科技能力建设,支持组建“高原红壤质量提升工程中心或联合实验室”,建立红壤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和野外观测站等研究观测站点,构建质量监测网,实现数字化高原红壤质量的动态监测、评价和预警预报。调整优化国家科技资源强化基础研究、平台搭建、应用研究,围绕红壤生产生态障碍性突出问题稳定支持,开展红壤耕地质量提升关键技术和模式的长期定位研究和集中攻关,为红壤保育、质量提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最后,实施红土地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坚持“用养结合、培肥消障、结构优化与蓄水控蚀”目标导向,建立完善高原红壤保育与质量提升技术标准体系,实施合理轮作、休耕、间套作等种植制度,深耕、浅翻、少耕、免耕等耕作技术,有机肥、秸秆、绿肥等有机物料还田,横坡垄作、高植物篱、生物覆盖等水土保持技术,石灰、钙镁磷肥等土壤酸性调理剂施用,筛选出一批适合高原红壤保育与质量提升核心技术,熟化建立标准体系,综合应用建设红土地治理及生态修复示范区,全面提升红壤生产生态功能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张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