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黄宗洪、徐大勇、陈化兰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发言


2022032809102240770.jpg

3月25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59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贵州省委会主委,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黄宗洪:

加强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政策体系建设

种质资源是种业的“芯片”。解决种子“卡脖子”问题,要做好资源收集、评价、保护和利用,搭建种业科研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此,建议:

一、强化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原则,创新保护利用,多途径、多方式地宣传普及,并不断转变为管理者、从业者的行为规范,形成国民意识并指导公众行为。

二、全面普查、系统收集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引进作物起源中心和多样性中心的优异种质资源,及时收集国内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和特色地方品种。设立财政专项,建立健全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鼓励、支持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公益性工作。

三、加强农业野生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创新。野生稻等重要的农业野生种质资源,全国有数百个野生分布点,可以采用开展异生境保护,将原生境相类似的各个居群资源,集中到相同生境进行保护,达到保护更多的居群和更多基因的目的。

四、建立健全国家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体系。利用我国现有生态区域评价体系,开展精准鉴定评价,规模化发掘特异性状的基因及其有利等位基因,并进行功能验证,创制目标性状突出和有育种价值的新种质。

五、加强学科与人才团队建设,健全中央和地方做物种质资源人才支撑的政策体系。国家支持和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设农业种质资源相关学科,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中央和地方两级作物种质资源专业人才队伍与研究团队建设,实行多学科联合攻关,重点开展作物种质资源的改良与创新、育种方法与技术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研究等公益性研究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副主委、连云港市委会主委,连云港市政协副主席,连云港市农科院院长徐大勇:

加大对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支持力度

我国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近600家,是我国农业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育种区位优势突出。近年来,我国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健康发展,综合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定位不清、管理薄弱,体制机制的不健全制约了种业的科技创新。二是中央、省、市三级农业科研院所没有形成合力,同质竞争激烈。三是经费不足、人才短缺,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为此,建议:

一、明确定位、强化管理,完善体制机制。尽快将我国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改革提上议事日程,根据地区和不同产业发展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对周期长、比较效益差的生物育种,建立长期支持机制;对取得重大社会效益的育种创新品种,健全创新激励机制,给予后补助。

二、上下联动、强化指导,形成创新合力。深化中央、省、市三级农业科研院所指导合作,在申报种业科研项目时,发挥国家队领头作用,地方农业科研院所有序参与、形成合力;推动中央和省建立一批不同类型层级的区试站,改善试验条件,保证品种比较试验质量;鼓励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与种业企业合作,集中优势力量选育一批突破性强的新品种,支持地方种业发展。

三、加大投入、精准支持,营造良好生态。一是着眼国家农业产业规划,从国家层面继续稳定支持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市级育种单位;二是着眼种质资源保护、挖掘和利用,从需求层面选择支持一批有实力的科研单位;三是着眼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的育种协作攻关机制,从科研层面支持现代化商业育种体系建设,重视育种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人才环境和科研生态。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化兰:

关于促进我国家禽种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畜禽产品需求量大,土地及水资源短缺,人畜争粮矛盾突出,饲料资源紧张。目前,我国禽肉消费占比偏低,优先发展家禽业势在必行。

家禽种源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被视为产业“芯片”,推动家禽种业创新自立迫在眉睫。建议:

一、政策法规先行,创造家禽核心种源创新转化的良好发展环境。家禽核心种源创新培育具有长周期、高投入特点。建议拿出保护耕地的“长牙齿”决心和力度,强化立法和执法,保护核心种源,确保家禽种业土地使用政策稳定和周边环境安全。促进有序竞争,严格技术性能和市场占有率相结合的绩效评价,实施精准高效财政补贴,坚决杜绝劣币驱逐良币。

二、加强创新品种审定的科学性,提高质量效率,加快转化进程。建议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种业创新过程的监管、指导和服务,减少滞后评审,避免“夹生饭”甚至推倒重来,提高创新培育质量和效率,加快推广应用进程。

三、建立更加科学的科技成果与人才评价激励长效机制。充分尊重畜禽品种创新培育的客观规律,针对长期性、基础性的产业特点,实事求是,建立具有畜禽种业特色的科技成果与人才评价、激励的长效机制,创造有利于种业创新转化和人才队伍成长的良好文化与业态。

(《 人民政协报 》2022年03月29日、03月30日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