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伶,九三学社社员,现任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恒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青川海伶山珍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曾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相信很多生活在农村的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明明自己村里产的东西质量优良,但有时候就是卖不出去,就算卖出去了,也卖不上好价钱。这其实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关。而要提高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就离不开相应的人才。像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等等,都属于这类人才。那么,他们究竟能为农村发展带来什么变化,他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又会发挥什么作用呢?
赵海伶是四川广元青川县人,在当地经营一家以食用菌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主的企业。最近正值羊肚菌采摘期,赵海伶和公司员工们每天都忙着去农户家收购羊肚菌。收购来的羊肚菌会在工厂进行质检、加工、包装,做成赵海伶公司自己品牌的商品,在线上线下同时销售。
现在,赵海伶公司的羊肚菌每天销售达1500斤,加工产品年销售量万斤以上。此外,公司的蜂蜜等其他农产品年销售额也超过一亿元。
这些业绩也极大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通过为企业提供农产品和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原料,以及在企业打工等,赵海伶从事的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4500多户, 每户年均增收15000多元。
不过,在以前,青川县的菌菇等农产品虽然质量很好,但由于当地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这些农产品很难卖出去。2009年,在外地大学毕业的赵海伶决定回老家创业。
赵海伶想通过新兴的电子商务为家乡的农产品打开销路,她开了青川县第一家网店,在线上销售当地的农产品。不过,赵海伶很快发现,只销售原始农产品,既不能保证质量,也因为缺少品牌化,难以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赵海伶说:“当时需要把农产品加工生产,给它标准化、给它品牌化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它是涉及方方面面的链条和环节,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还是挺困惑的。”
要建立完善的产业链,需要做的工作复杂而困难,赵海伶感觉有些吃力。赵海伶遇到的困难也是很多返乡发展二三产业的人员共同面临的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农创学院院长付文阁说:“仅仅把地种好,把农业生产经营做好远远不够。如果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起来,服务业发展不起来,农业的价值链很难提升,农民的收入也很难提高,所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的人才缺乏。”
为了培育更多综合能力强的乡村二三产业人才,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202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就专门指出:要加快培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要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要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农创学院院长付文阁说:“把培养乡村二三产业人才单独列出来,这是第一次,是一个最大的亮点,意味着把乡村二三产业人才的发展提高到了事关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农村创业创新处处长李春艳说:“近年来,我们实施了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其中乡村二三产业的技能和创业培训是重要的一部分。2020年到2021年两年,培育了近20万人次,主要涉及农产品加工流通、乡村特色产业、乡村休闲旅游和农村电商等二三产业。”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各地也针对培育乡村二三产业人才,出台了更细化的措施。赵海伶所在的青川县,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平台、提供财税融资支持、给予技术指导等,为发展二三产业的人员提供帮助。在各方帮助下,赵海伶组建成立了食用菌种植合作社,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电商”的模式,吸纳农户加入。
农产品收购上来,如何能卖出去、卖得好,也很关键。为了提升农村从事二三产业人员的电子商务运营能力,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对农民、合作社和政府人员等进行技能培训;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返乡创业,鼓励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
2017年,赵海伶所在的青川县成立了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从事电商运营的人员提供服务,并从外地聘请电商运营业资深人士到当地讲课。赵海伶也参加了培训。
几年来,青川县先后组织电商培训150多期,培训9000多人,为当地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经过努力,现在全国各地的农村电子商务营运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人才队伍也不断壮大。截至2021年底,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带动农村就业人员3600多万,极大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