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愚(1894—1988),药物化学家、药学教育家,1925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化学系,任清华大学讲师,1933年获巴黎大学理科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河南大学、暨南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主任。1946年参加九三学社,曾任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对中国的药学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宣传药学教育
1912年,中国政府改革教育制度,颁布《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提倡专门的西医学校,直接把中医挡在学校教育的大门之外。这就是近代医学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此举遭遇中医界的强烈反弹以后,反对中医者又提出“废医存药”论。1929年,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得到通过。这是中医药发展的低潮。
1940年,薛愚在齐鲁大学创建了药学系。他回忆道:“我请教当时在成都卫生界的两位教授,想不到一瓢冷水浇到我的头上,他们说药学不是科学而是技巧,刷瓶洗罐、数药片而已,要什么药学系?你把理学院办好,把化学系搞好就够你忙的了,药学系干不得。这使我回忆起自从我留法回来以后,在摸索开展药学教育的道路上所听到的‘中药用水煎熬之后,倒出药液,几分钟就可化验完,还要什么研究’;‘现在中国人民需要吃饭,不需要吃药’;‘药学是搞草根树皮的,乡下老太婆也干得了’。”
薛愚说,“我真是莫名其妙,疑惑到底什么是药学?难道药学在国外是甜的,到中国就变苦了吗?”
据统计,至1897年,中国的教会医院有60所,其中有39所兼收生徒,但却没有培养出一名药剂生。也就是说,传教士在中国开设医院、学校甚至是工厂,也在中国售卖药品,但从未有过在中国培养药学人才的想法。
此后一些有识之士虽然陆续自主创办了一些药学教育机构,但由于是“夹缝求存”,设置极为混乱,也没有统一的学制和教育制度,2年、3年、4年以至5年等不同的学制同时并存。教学上既无明确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一定的培养要求,也无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本国的教科书。各校系(科)大多直接搬用外国教材。
国民政府也没有给予传统中医药学应有的重视。根据教育部教育条例的规定,药学学科属于丙类。丙类学科不能成立学院,学制为3年。全国仅有的独立设置的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国立上海医学院药学专修科,虽然学制是4年,但也因“丙类学科不能成立学院”的限制,不能称为“院”“系”,而只能称“科”——这极大地限制了药学学科招生的规模和质量。
有鉴于此,薛愚等药学教育专家共同以药学会的名义提议:在教育部下,专门设立一个药学教育委员会,并撰文宣传药学的内容及培养药学人才、建立制药工业的重要性。
1945年,薛愚出任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校长。处理学校事务之余,薛愚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创办学术期刊。他的药学教育理论和对中国药学发展方向的研究在这一阶段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提出“三三制”办学思想
薛愚与其他一些药学会专家积极撰文,宣传培养药学人才、建立制药工业的重要性,如《什么是药学》《再论药学教育》等都阐明了他的一些办学思想上的改革。薛愚在自己创办的《科学世界》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论药学教育——“三三制”》,阐述了自己关于药学教育的“三三制”办学思想。
薛愚认为,中国的药学教育几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绝不能再因循守旧、不思改革,但也不能削足适履、盲目照搬,只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药学教育体系。中国的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工业水平与先进国家无法相比,想要于短时间内追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必须依靠两条途径:第一是“普及”,也就是说,需要使更多人了解药学的作用和理论,然后药学才能起步;第二是“精专”,也就是说,在药学普及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创造发明,才能尽快发挥药学的作用。
薛愚在法国留学时,曾利用假期在各级药店、药厂实践,对国外的药学教育体制的课程设置、组织管理、规模特点都进行了调查研究,学习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他把这些经验都体现在了“药学教育三三制”的思想中,希望通过体制改革,快速改变药学教育现状,达到“迎头赶上”的目的。
薛愚在回忆录中谈道,“‘三三制’的药学教育的设想,是我用二三年的时间,浏览药学界前辈工作者和国内贤达的有关文献以及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而草拟的。既然有了自己的理想,我也就不顾某些医药卫生界大师的‘药学不是科学是技巧’‘药学没有搞头’等等言论,决心利用齐鲁大学理学院以及借助于华西大学药学系的某些条件、设备,同时筹划开设了生药学、药剂学、调剂学等课程,初步完成办好药学系的使命。”
“三三制”的内容
“三三制”,是“药学教育三级制”和“药学院三系制”“学习场所三机构制”的统称,目的是使药学教育与临床医学密切配合,并与医药工业紧密协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药学教育三级制”,是分三级培养药学工作者,依次为助理药师(或称药剂生),药师和药学专家这三类不同水平的人才。
“初级”为药学专科,学制为高中毕业生就读两年,初中毕业生或具同等学力者就读三年。科目设置上,除国文、外文、史地等普通科目外,兼修化学、药剂学、调剂学、生药学及药律等科目,最后到药房实习。毕业之后,可担任医院药房助理药师或药剂生。
“中级”为药学院,学制为高中毕业生、具同等学力者就读四年,助理药师、药剂生就读两年。科目设置上,除修普通科目外,须修各系(专业)科目,并须参加药房、药厂实习。毕业后为药学学士,经考试后晋升为药师。
“高级”为药学研究院,入校学生须为药学院或药学系、化学系、生物系、医学系毕业学生,主要学习药理、生理、细菌、抗生素及化学合成等,学习年限为二年或三年,毕业后从事新药合成,国药之研究与整理,应具有发明创造能力。
薛愚说:“这三级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由专科而药学院而药学研究院,依次前进,由入门而升堂而入室。”这样一来,就达到了基础学习者数量多,而高级研究者水平高的“普及”“精专”“两条腿走路”的目标。
“药学院三系制”,就是根据国家之需要、科学之发展,不固封于“一揽子教育”,而分为三个专业的办学思路。
药物化学系是根据化学由药学衍生并服务于药学的特点,将化学作为药学的主要科目之一。因此药物化学系设药物化学、卫生化学、药物分析鉴定、药物合成、制药工业、化工机械、工厂管理等课程。药物化学系的学生除能够胜任药师工作外,还具有一定的制造药品的能力,与制药工业结合紧密。
生药学系是为培养具有整理和研究中药的能力的研究者。早期留学归国的药学工作者很多都是从事生药研究的,他们最早用西方科学的方法研究中药,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生药学系设置生物学、本草学、生药组织、栽培、采集、储存、生物化学、生药化学及脏器化学等课程。生药学系的学生具有科学阐述中药作用的能力,这一定程度上为传承传统智慧,使老百姓用得起药奠定了基础。
药理学系是研究合成药物及用药之疗效、副作用及毒理作用的药学重要学科之一。药理学系设置动物学、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心理学等课程。这是因为,药物必须经过动物实验、药理、毒理检查等一系列程序后,才能应用于临床。也有人称之为把关学科,与临床医学结合紧密。
“学习场所三机构制”,是考虑到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时要为经济民生服务,薛愚认为学习场所不应局限于学校,还应有完整的实习实践场所。
学校为系统教授药学所需理论知识并通过专业分科定向培养药学人才的场所,通过“药学教育三级制”和“药学院三系制”的改革进行完善。
药房为药学专科、药学院学生毕业前实习之场所。一般医院药房设备不够完善,并不能满足学生实习之需要,所以薛愚提出应设置设备比较完善的“药房中心”专供学生实习之用。
药厂为供药学院、药学研究院学生实习之用,并作为制药中心和研究发明新药的实验机构。当时我国药品不论新旧,甚至是中药提炼,几乎完全依赖外国。薛愚认为,只有经过药厂实习、研究,逐步实现药品国有化、工业化进而达到药品自给自足的水平,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健康。
在薛愚的设计中,学校、药房、药厂各自分立、经济独立,但行政上应统一管理。这与今天产、学、研结合的思想有一定的一致性。药房、药厂作为学校的实习场所,而学校又为药房、药厂定向培养人才、推进技术,三个机构“三位一体”,以收实效。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开始,在对全国高等学校的改革与院系调整中,较为散乱的药学教育机构在院系调整中有侧重地合并重组,一些较为先进的改革思路才得以逐步实施。在专业设置上,将药剂学、药物化学、生药学、分析鉴定、制药工程等五个专业归并为药学、化学制药、抗生素三个专业(1958年以后,部分院校又增设中药学等一批专业),同时统一学制、明确教学内容和任务。
此后,我国药学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孔瑶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