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钱锋:开创工程科技人才培育工作新局面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世界正迈入智能化时代。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经济发展给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带来新挑战,为解决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高端领军科技人才短缺,关键核心产业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质量不高,人才培养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等问题,亟须改革工程教育体制机制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打破固有学科之间、校企之间的藩篱,促进跨界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加快培养能够在新时代建功立业的卓越工程师。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作为担负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四类战略人才之一,对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制造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同时我国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许多产业面临工程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要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爱党爱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卓越工程师队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制造强国战略的人才基石,是战略科学家和领军科技人才的蓄水池,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对于打造我国战略科学家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经济和社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加快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对于培育数字化时代大批卓越工程师,打造我国战略人才队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迈向制造强国至关重要。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对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带来新的挑战。当前我国工程教育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亟待加强,关键核心领域人才质量有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有待与工程科技“人才链”更好有机衔接。当前亟须解决如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高校学科设置和专业布局亟待优化。我国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周期较长,高校对学科专业设置自由度不高,学科专业结构往往滞后于知识更新和实际需求,对创新发展的支撑不足。二是跨学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亟待健全。学科专业间的壁垒阻碍了跨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教学资源在学科和专业之间流通共享不够,教师固有的学科专业身份和传统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利于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建立。三是工科师资队伍能力素质建设亟待加强。多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偏弱,工程教育存在较严重的工科“理科化”现象,“重科研、重论文、轻教学、轻实践” 等现象突出,缺乏跨学科知识储备和通识教育等知识运用能力。

在我国科技创新进入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关键时期,需要以“超常规”举措和力度开创工程科技人才培育工作的新局面。为此,建议:

加快更新:进行学科结构调整和专业知识体系再造。一是引导高校瞄准世界工程科技前沿和国家“高精尖缺”领域,培育学科增长点,布局交叉学科新方向。二是鼓励高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遵循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成长规律,持续优化学科体系和内涵。三是构建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专业知识体系的迭代更新,探索设置前沿性、综合性、学科交叉型、问题导向型和创新创业教育类等课程。

探索模式:培养多元化、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一是探索“工科+人工智能”等双学位、主辅修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培养既掌握工业生产、工艺、研发、质量、检验等专业知识,也了解物流、法律、环保、安全、项目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学科深度融合,尽快将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融入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方式:开展工程科技人才跨学科培养。一是打破学科藩篱,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共同打造新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的课程,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建立制造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领域跨学科“双导师”或“导师组”制度,与不同专业导师、校企导师等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三是鼓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在读的工程制造、信息技术等专业学生跨学科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队伍建设:打造卓越工程师一流师资队伍。一是出台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到高校任职或兼职的政策,大力引进和培育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大力培养“双师双能型”师资。二是创造有利于教师掌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开展跨学科研究的条件,鼓励制造业和信息技术领域教师对工程技术难题开展跨学科研究。三是将工科教师解决企业现实工程问题的成效作为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提升教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