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培贵,1968年生,福建人。文学(书法)博士,早年师从欧阳中石先生。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北京市人大代表、海淀区政协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获得者。
2014年5月30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的书法课堂,书法老师请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梦”点上最后一笔。总书记对孩子们说,中国梦要靠你们来实现,“两个一百年”要靠你们接力奋斗,还是你们来点这一笔吧。这让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副主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叶培贵感触颇深。
新时代以来的十年间,作为我国书法事业的践行者,叶培贵最为强烈的感受是,党对书法事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目标和指导方略,为我国包括书法在内的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国书法事业长足发展,书协策展理念持续创新
在叶培贵看来,十年间我国书法事业有三个方面的显著变化。“首先是学科目录的积极变化。新版《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以下简称《学科目录》)中,书法与美术并列,可以培养专业博士。书法界普遍认为,这是书法学科的又一次升级。”
新版《学科目录》使书法获得了与美术、音乐、舞蹈、设计等相同的学科地位,由此将带来新一轮学科建设的高潮,这为书法基础理论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等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为书法全面融入新时代文化建设大格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其次,美育全面推行,新版中小学语文课标对书法及其相关内容也更为重视。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书法”作为其中一项,必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天地,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中,在保留原版关于书法的部分外,增加了更多基于素质培养、文化拓展的内容,比如“主题与载体形式”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述中,“主要载体”包括了“汉字、书法”。在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围绕汉字、书法、成语典故、对联、诗文等方面内容,策划并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叶培贵认为,“这一系列举措,将从最为基础的层面上极大拓宽书法的传播和影响力,为未来的书法事业奠定强大的教育和人才基础。”他还特别提到,过去十年,书法作为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在3-6年级获得了每周一课时的固定教学时间,这一措施在新版课标中仍然保留着。
此外,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叶培贵认为中国书协在策展理念上也有持续性的重大创新。遵照中共中央有关精神,中国书协自2014年提出“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理念后,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工作方针,主动策划了“现状与理想——当代书法学术批评展”“源流·时代——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中国力量——全国扶贫书法大展”“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书法大展”等重要的学术性或主题性展览,以“艺文兼备”切入,最终提炼为“浸入式感受、体验性书写、主题性创作”。
今年8月16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该展览将书法寄情抒怀的艺术表达方式与记言录史的社会功能相结合,文本呈现形式与时代表达内涵相融合,书家主题创作与社会生活相贴合,推出精品力作与展陈中国风格相契合,打造具有人民性、时代性、专业性的主题艺术盛宴。“这样的策展,将引导广大书法家从书斋移步到社会,从笔墨扩展到文化,从个体延伸到时代,使书法艺术全面回归生活、融入人民,重新获得最为根本的艺术源泉的滋养。”叶培贵说。
加强高校书法学科建设,推动书法教育均衡发展
20世纪初取消科举考试引入西方学制,叶培贵认为,对书法是不幸的。由于西方没有这一科目,书法在教育和科研体制内被边缘化了;1963年浙江美院开始招收书法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3年首都师范大学设立我国第一个培养书法人才的博士点,这才一步步地拉开了当代书法学科建设的帷幕。但新版《学科目录》发布之前,书法一直隶属于美术之下,在“文学”大类时代是“三级学科”(事实上《学科目录》中没有这一级别),在“艺术学”大类时代升格为“二级学科”(2011年起《学科目录》不发布这一级别学科)。
“在我国教育和科研体制内,这是很不利于资源分配的,比如书法想在高校内设置院系、各种科研基金和评奖中设立类别等都很困难,常常只能在其他学科中讨生活。”叶培贵表示。
当然,不幸中也有幸运。近40年来,有不少书法硕士点、博士点开设在“文字”“文献”“美学”等学科中,折射了书法不“独立”的困窘,深入看却无意中为书法合乎本性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极佳契机。书法是综合性极强而非仅仅关乎笔墨创造的艺术,简单地按照西方艺术分类理论将它固化为“造型艺术”有可能使它失去这种综合性,甚至对它的生命力造成巨大伤害。
叶培贵建议,新版《学科目录》发布后,一方面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抓住机遇完善院系建设,为学科整体进步奠定机制基础;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上则最好坚持专精与交叉并存的思路,既有招收“书法与美术”专业博士的学科点,也有在“艺术学”一级学科下培养专门书法理论人才的学科点,还有在“文字”“文献”“美学”等学科中培养交叉(综合)型人才的学科点,这才是最有利于书法整体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
对于目前国内的中小学书法教学普及情况,叶培贵介绍,自2011年教育部在3-6年级语文课程中每周抽出一课时专门教授书法以来,中小学书法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按照教育部有关人士的定义,3-6年级的书法课已属于“义务教育的法定课程”,教材由教育部审定、国家支付费用。
叶培贵认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落实程度很不均衡,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教育的深层次困境(如未能纳入考试范围),也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书法本身,尤其是教师队伍严重不足以及教学理念两个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叶培贵坚信,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未来可期。就高校来说,专业教师培养规模在加大;就中国书协来说,“翰墨薪传”、书法家进校园等工作为提升现任中小学书法教师的专业素养提供了很大助力。他相信,只要国家文化战略得以坚持,久久为功,书法教育也一定会成为整个书法事业最为闪亮的部分之一。
发挥民主党派重要力量,开展民主党派特色活动
近年来,民主党派中的书法家已逐渐成为中国书协的一支重要力量。
2021年1月31日,“团结报团结网”微信公众号曾发表统计数据指出,在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国书协192名理事中,“民主党派成员有45人,占23.44%,其中两位任副主席”,此外还有多名顾问。如中国书协副主席毛国典是民盟中央常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协理事刘灿铭、韩少辉等分别是民盟、民进等党派的中央委员,此外担任民主党派各级书画院领导职务的则更多了。由此可见各民主党派对于书法家的选拔、培养力度。
叶培贵表示,九三学社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对文化艺术人才尤其重视。目前,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和各省市书画院都在密切关注人才的成长,不仅通过书画院这个平台将大家团结起来,创造展览、交流、传播机会,而且也在谋划如何更好地形成合力,更深入地参与到党派各项履职工作中。比如北京九三书画院,就创造“九三先贤肖像展”社史教育项目以及“延寿谷”等多个社会服务品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书法家们一方面通过履职奉献艺术智慧,一方面也在党派履职、双岗建功上得到锻炼和成长,开辟了在多党合作制度下融入当代文化建设大格局的特别通道。叶培贵相信,“许多书法家将通过这条通道,不仅更加有效地提升艺术水平,而且有可能成长为多党合作事业的骨干,发挥更加综合的作用。”
尽管党派成员是中国书法的一支重要队伍,但客观说尚未完全形成整体合力,因此,党派书法家们的主要活动是积极参加中国书协和各省市书协组织的相关活动,比如“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中就有很多党派书法家参与。
“我们也在创造条件开展具有党派工作特点的活动。比如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拟联系各省市书画院,开展‘九三书画事业巡礼’网络展示活动,以过去十年的业绩回顾和人才、作品展示为主要内容,梳理成绩,反思不足,为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照。北京九三书画院一方面积极组织艺术家参加北京市统战系统的庆祝活动,一方面也横向联合,准备与鄂尔多斯九三书画院举办庆祝展览。”叶培贵介绍。
明确书法未来发展方向,形成天朗气清的书法生态
“当代书法最为根本的状态是:在复兴中努力寻找未来的方向和高峰。”叶培贵认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书法面临的最大挑战有三个方面:一是经过将近百年的边缘化后如何重续文脉;二是面对东西方交流碰撞乃至全球化如何应对西方艺术的挑战;三是在硬笔乃至信息输入背景下如何重建书法与时代生活之间的广泛联系。
“第一个挑战,通过重建书法教育体系、加大科研支撑力度出版传播形成合力等措施,取得了长足进步;第二个挑战,随着前一个问题的深入推进而越来越明晰了坚持‘民族性’的根本意义(当然,坚持民族性并不是拒绝向世界学习);第三个挑战,在近十年来中国书协主动作为的引领下,也找到了根本解决的可能性。”面对三大挑战,叶培贵作出上述解答。
叶培贵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书法事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了,组织保障更加有力了,教育和研究基础更加雄厚了,社会文化建设参与能力更加强大了。而最大的不足之处则是积淀还不够厚,普及还不够广,势头还不够强。
“我相信,这些不足将日益得到改善。比如,学科升级将解决积淀不够厚的问题,美育和语文教育将解决普及还不够广的问题,中国书协日益强大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将解决势头还不够强的问题。”叶培贵对未来书法事业发展充满信心。
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叶培贵还表示,十八大以来在中共中央和纪检监察部门的强有力领导监督下,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制度执行方面取得了极大进展,杜绝了曾经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
此外,据叶培贵介绍,展览评审的制度建设也是近十年来中国书协的重要着力点,在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方面制定了非常细致、严密的机制,比如监审团和媒体观察团全程监督、评审属地人员全程回避、不同阶段评审委员随机遴选等,极为有效地避免了评审过程可能出现的舞弊等风险。更重要的是,中国书协还致力于通过评审引导书法事业的发展,比如2014年中国书协提出的十六字理念,就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而“伟业”展提炼的“浸入式感受,体验性书写,主题性创作”,未来也有可能被引入展览评审机制中,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刚 罡 王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