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九三楷模蒋齐:用科技创新点绿荒漠


人物档案:蒋齐,男,1965年4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副主委,全国十三届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2001年以来,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成果累计实现新增产值15亿元。主持、参与主持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先后获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人才奖、国务院特殊津贴、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和先进工作者,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自治区 “塞上英才”、全国先进工作者。他率领的团队先后获得“全国林业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

图片34.jpg

扎根宁夏林业治沙

1966年,年仅1岁的蒋齐被从部队转业支边的父亲带到宁夏。从此,湖南老家在蒋齐的脑海里就成了一个地理名词,他把更多的情感倾注在宁夏这片土地上。

大学期间,陕西、甘肃等地一些单位向蒋齐抛出就业橄榄枝,但他更愿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宁夏的生态建设中。

1986年,蒋齐从西北林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宁夏农林科学院,一到单位就被派到了同心县河西灌区的农村试验基地。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沿途路上看到植被稀少荒芜景象,觉得应该用所学为改变这样的面貌尽一份力。

怀着这份初心和执着,他一头扎进最艰苦、最基层的造林研究室,从事宁夏扬黄新灌区农林牧综合开发项目防护林营建技术研究工作。此后,他与项目组和县林业局的科技人员一起摸爬滚打了4年,跑遍了全区新灌区的每一个角落,从育苗、苗木筛选到造林实践,从试验设计、调查到统计分析,每月在基点至少工作20天,最终提出树种多样化、降低造林密度,发展以农田防护林为中心,庭院果树和经济林为经济增长点的点、片、带、网密切结合的林业生态系统,为扬黄灌区林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多年的工作,使蒋齐对沙漠治理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1996年,从北京林业大学进修回单位的他,又和同事一头扎进了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区。在老师戴秀章的带领下,他与课题组其他同志进驻盐池县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北部六乡,开展“盐池县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

那时的盐池县,春天风沙漫天弥漫,夏天骄阳似火。蒋齐和同事们白天在荒漠上劳做,晚上给农民搞技术培训,一干就是10年。 

“常年工作在满目无边的荒丘,耐受着漫天的风沙和无处躲避的烈日,朋友、家人都曾劝过我放弃。”他说,“说实话,我也动摇过。但一想到,我的师父戴秀章先生已经60多岁还和我们一起驻点,冒着漫天风沙一起参与造林试验研究,一想到风沙过后,老先生即使洗出了一盆泥水,还是无怨无悔的坚守在工作一线的场景,我就又重新回到了沙窝里——先生能这样,我又有啥可逃避的。”就这样,他怀着质朴的初心,坚守着自己的执着和身上肩负的使命感,在林业治沙工作上,一干就是30多年。

科技创新带领沙区群众脱贫致富

图片35.jpg

用科技创新手段开展荒漠化防治是蒋齐与同事的“杀手锏”。“十一五”以来,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他牵头先后组建了自治区首批创新团队“荒漠化防治与沙旱生资源植物利用创新团队”、西北地区先进的“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甘草种质资源圃,建立了3个生态与草原演变长期定位监测场;带领团队实现了在脆弱生态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干旱风沙区植被恢复、特色中药材保育、压砂地退化评价等方面创新,相关成果支撑了宁夏的治沙研究与经验跻身全国前列。

蒋齐说:“防沙之害,也要用沙之利,用科技实现生态和经济并进互赢才是我们荒漠化治理的最终追求。”

在防沙治沙研究中,他带领团队,经过研究示范,前瞻性总结出宁夏盐池干旱风沙区退化沙地采用适宜密度营造人工柠条林,可通过增大植被盖度和生物产量,全面改善退化沙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成果广泛应用于降水量在300毫米左右的干旱风沙区生态建设、林业工程以及植被重建和生态恢复的研究与实践中,为该地区人工灌木林的营建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10年时间里,蒋齐和当地林业部门一起完成荒沙治理面积300多万亩,其中造林84万亩,完成天然草场建设近200万亩,建设人工草地15万亩。开发出了三类饲料产品——粗饲料、青贮类饲料、配合类饲料,两种类型三种型号的柠条饲料铡切、铡粉机,不仅解决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问题,为拉动全区44.6万公顷柠条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生态产业范式,还解决了固沙型灌木饲料林—草合理布局结构的关键技术及树种选择,创新性地把固沙型灌木林作为林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纽带,为二者的协调发展架设了通道。他们首次提出了沙区林业生态网络工程体系的概念并付之于实践,项目实施10年总创工程建设净效益2.6亿元,为治理荒漠、沙区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贡献了重要科技支撑。

石头缝里种出的硒砂瓜,香甜可口,家喻户晓,成为中卫环香山地区的支柱脱贫产业。但是,因为种植硒砂瓜的地带容易造成严重的土地老化,从而导致区域性沙漠化,这里也有“累死老子、富死儿子、穷死孙子”的俗话流传。

如何在种瓜的同时保证土地不退化和持续利用,成为当地各级党委、政府及种植户关注的问题。蒋齐主动申报实施了国家科技项目开展压砂地衰退问题研究,在100万亩的砂田里布设了近100个监测点。

这么大的面积,这么多的点位,仅一次水分监测,就得开车跑3天,难度可想而知。蒋齐和团队每年测得数据上万个,就连汽车轮胎每年都得更换至少一次。经过3年努力,他和团队搞清了砂田利用过程中的衰退原理,预测了可能要出现的问题,并且结论在生产实践中被证实。这些理论数据及对策,为硒砂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起到重大的科技引领作用。

在中药资源保护利用研究中,蒋齐针对宁夏干旱风沙区沙生、地道中药材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自治区“8613”重点攻关项目,带领创新团队经过3年努力,总结出甘草、银柴胡规范化种植技术及质量标准,建立了质量可控、丰产的甘草人工种植水肥技术体系。他主持制定的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为自治区将中药材纳入地方农业特色产业奠定了科学基础。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苦豆子的加工及提取工艺的改进等一批技术体系,以及野生资源的保护技术规程,推广甘草人工种植面积5万余亩,为指导宁夏中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技术支撑,为进一步确保宁夏生态科技创新在全国的领军地位、宁夏沙产业在全国领先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不仅 “树木”,更要“树人”

图片36.jpg

“是宁夏这片厚土养育了我,我很庆幸得到了梅曙光、戴秀章等林业专家的言传身教,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将南部山区的荒山秃岭变成林海青山、让盐池地区的沙漠逐年隐退变成绿色的草场……”蒋齐说:“我要把我的老师的这些优秀品质传承下去,让林业治沙工作更好的发展下去。”

2006年,蒋齐接任了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长职责。他把团队建设和科技骨干的培养作为重点,从青年人的科研立项选题到研究内容,从技术路线制定到试验研究方案的设计,他都以师长、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帮助参谋。2008年,他主持组建了“宁夏荒漠化防治与沙旱生资源植物利用创新团队”成为自治区首批创新团队,2013年建立了西北地区先进的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一大批青年人才进入了团队。作为团队领军人,他以甘为人梯的科学家精神培养退化草原改良、小流域治理、沙区植被恢复、生态产业开发、人工草地高效利用、干旱区造林、森林草地碳汇等方面的青年骨干人才,在项目实施中有重点地让青年人才挑大梁,给年轻人压担子。

在宁夏南部山区、中部沙区,他和团队建立了长期生态定位试验站,开展退化草原改良、小流域治理、沙区植被恢复、生态产业开发、人工草地高效利用、干旱区造林、森林草地碳汇等方面的研究与示范。建立退化山区生态修复模式、沙区植被恢复模式、退化草地改良模式以及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模式和优质牧草节水种植技术模式等,得到推广应用。经过联合攻关,组装、配套、集成了5个技术体系,团队开发出具有广泛适应性、经济效益高的5个生态农业模式,完成试验示范区11558亩的建设任务,超计划任务的115.6%,示范区林草植被覆盖率由17.0%提高到57.4%,土壤侵蚀模数由6700吨/平方公里·年,降至2957吨/平方公里·年以下,示范区农民年人均收入由650元提高到1115元。

为促进青年骨干迅速成长,他在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中,主动让出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多次在成果登记中把青年科技人员排在前面。为激发团队的创新活力和推进人才梯队建设,他以划分责权利的方式,通过项目带动让青年人承担副主持、课题主持和专题主持,达到帮助青年骨干快速成长的目标。同时,通过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推进青年骨干到合作单位进行硕士、博士深造,夯实团队研究创新能力。精心的呵护与浇灌,让团队创新人才日新月异,目前全所硕士以上学历由2005年的1人提升到22人,博士9人,已有半数青年骨干担负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自治区科技支撑项目负责人,有3名青年骨干成为处级干部,2人成为自治区312人才,3人成为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1人获得自治区政府特贴。

成绩斐然,但蒋齐始终在工作上不停歇、不松劲,坚守在岗位上。目前,他仍然率领团队承担着多项自治区“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和自治区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建设默默地奉献着……(雍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