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九三楷模程真顺: 坚守医者仁心,展现使命担当


人物档案:程真顺,男,汉族,1970年12月生于湖北 武汉。现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武汉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间质性肺病学组委员,2021年入围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单。曾任武汉雷神山医院专家组组长,因抗疫突出贡献,2020年2月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同年3月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2020年中国学者新冠肺炎国际论文学术影响力排名TOP100中位于第42位,2022年担任湖北省专家组组长在金银潭医院继续指导重症新冠肺炎救治,2022年10月程真顺荣获“九三楷模”荣誉称号。

图片31.jpg

选择从医,朝着信仰的方向

“我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起初考到医科院校只是为了跳出农门,改变个人命运”,在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程真顺说道,没有家学渊源、没有天赋异禀,他有的,只是坚忍不拔,不断奋斗。

进入大学以后,程真顺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日夜苦读,勤于实践。“我最震撼的时候,就是第一次在医学院的课堂上看到捐献遗体的时候,我想我一定不能辜负躺在这里的人”,程真顺说道。也是从那时起,他真正萌生了对医学的兴趣,逐步树立起要成为好医生的信念。 

毕业后,程真顺进入中南医院呼吸内科工作。工作几年后,他发现危重症患者明显增多,病床的数量和配置都跟不上。他敏锐的意识到需要建立独立的重症救治病区。2010年,在中南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程真顺牵头建设呼吸重症监护室,下决心把它打造成医院重点科室,为更多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重症监护室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被送到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大多有一个甚至多个重要器官衰竭,必须得到紧急救治。“尽己所能守护,珍视每个病人的生命”,这是程真顺的原则。他带领团队秉持这样的原则,以高标准、严要求加快建设步伐。

“很多技术我们都是慢慢摸索学习,从重症病房的规划,技术规范的建立,到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都凝聚着程主任的心血和汗水”,中南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吴长蓉回忆道。历经1年多的紧张筹备建设,在程真顺的带领下,中南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实现了从无到有,开启了发展壮大的新篇章。

磨砺技能,建成湖北省内规模最大的呼吸重症监护室

“呼吸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既是全能选手,掌握的技能要非常广泛;更是救火队员,随时能够应对紧急状况”,程真顺说。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病人很多都有呼吸衰竭,病情进展快,医生们需具备快速识别重症、快速诊断病因的思维和能力,必须会做许多高风险操作,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置管、胸腔穿刺引流等。

“面对病情,我们必须是高超的沟通者、准确的分析者、冷静的判断者”,程真顺说道。医生往往在与病人家属第一次见面时,就要告诉他们此生最可怕最危险的消息。医生要熟悉各种生命支持技术,如呼吸机、CRRT、ECMO等。面对挣扎求生的病人,医生们要善于综合运用所有技能,想方设法弄清楚症结所在,通过团队协作去解决问题。要在时间压力、海量数据、复杂性和各种不确定性面前,冷静思考,保持洞察力和决断力。

图片32.jpg

这些技能和经验不会从天而降,只能从大量的学习、实践、磨合中不断习来。RICU的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困难重重的奋斗过程。为了对每一位患者的生命负责,程真顺夜以继日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早出晚归是常事,周末、假日也几乎全都搭在了医院病房和学科建设上。“可以说,头几年我就没有休息过。我觉得一个从不加班的医生无法成为一个重症领域的好医生。”程真顺说。

2011年3月6日,已经过了下班时间,程真顺还在加班。从咸宁转来一个重症肺炎的男病人,47岁,全身出现青紫色,大汗淋漓,血氧饱和度只有50%,情况十分危急。程真顺立即为病人进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为其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但一系列抢救措施落实到位后,病人的血氧饱和度仍然不好,始终在70%左右徘徊。

程真顺就一直守在病人身旁调试呼吸机,实行高PEEP肺保护性通气。经过5个多小时的调试,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终于升至了90%以上,病人的意识状况也由原来的昏迷转为清醒。此时已过半夜。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成功救治病人、帮助他们重回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大概就是程真顺超负荷日常工作中最大的快乐。

就这样日复一日,程真顺的诊疗技术突飞猛进,到2018年,他组建的呼吸重症监护室入选全国RICU规范化单修基地(湖北省第一家),疾病难度系数(CMI)在医院内科系统排名第一。他现在的科室,有湖北省内规模最大的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每年帮助约600例危重患者转危为安。

医者仁心,始终将患者放在第一位

在科室的走廊里,程真顺见到了太多家庭经济重压和坚持治疗之间的两难抉择。决定患者生死去留的,除了医生和患者本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群体,就是患者家属。人们面临的悲剧形形色色,面对噩耗的反应也各不相同。程真顺常常教育学生,在沟通中,善用适当的言辞十分重要,沟通形式、肢体语言往往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颗医者仁心。

程真顺团队曾收治了一名从黄冈市蕲春县转来的16岁被收养的女孩。她来的时候肺部功能几尽丧失,命悬一线,治疗需要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ECMO。听到高昂的技术治疗费用,女孩的家属被吓倒了——女孩家庭条件一般,家里还有个正在上学的妹妹,看着在病床上插着各种管子的女孩,程真顺感到“放弃”两个字可能就在养父的嘴边上了。

程真顺十分同情和理解这个家庭的困难,反复和家属沟通,告知筹措资金的方式,讲述病情的转机,帮助家属做好心理建设,希望他们不要放弃治疗。程真顺一面率领团队采取先治疗后收费的方式尽力救治,一面通过争取医院各种减免政策、捐款、众筹等方式帮他们减轻经济负担。

经过大家的努力,这个女孩的治疗非常成功,愈后恢复十分理想,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医疗费用也全部结清。她回到老家后,还专门拍了一个小视频表示感谢,她激动地说:“非常感谢医生和护士们的帮助,我以后也想考到你们医学院,成为你们的一员。”

看到这个花季少女重新绽放生机和活力,回想他与女孩养父之间的数次谈话,程真顺深感欣慰,他觉得自己为女孩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每一场艰难谈话都是一次对医者仁心的检视,他从来没想过放弃。“湖北医德之星”和武汉大学“十大医德楷模”等等荣誉,都是对程真顺这份坚持最好的证明。

抗击疫情,展现使命担当

2019年12月,当程真顺对科室接诊第一例“不明原因病毒肺炎”患者并通过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二代测序做出诊断时,他敏锐意识到这是一场遭遇战。他当即在科内设置简易隔离,制定佩戴外科口罩、勤洗手等防护规定。虽然短时间内呼吸科就诊治确诊患者就多达38例,但实现了科室的零感染。此后,他又担任中南医院专家组组长,指导医院感染职工救治工作,实现了院内的零死亡。

随着疫情的快速发展,隔离病房开始一床难求,不仅是呼吸相关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几乎全部压上,但依然不足以应对发热门诊的人数激增,医院、武汉乃至湖北似乎都陷入了“至暗时刻”。 

程真顺作为呼吸学科专家,先后参与湖北省诊疗方案、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制订,多次参与国家指导组、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指挥部的专家讨论会,多次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国际交流,参加了孙春兰副总理主持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诊疗方案讨论会,尽己所能为抗击疫情提供专业建议。

在疫情紧要关头,程真顺率先提出的“早插管”治疗方案,为金银潭医院及全省多家医院的救治工作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他作为专家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复阳患者基本不具有传染性。”给了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的底气。

图片33.jpg

2020年2月12日,中南医院接管雷神山医院,程真顺又担任了雷神山医院专家组组长。通过加强诊疗技术指导,程真顺与全国医疗队一起协作,极大程度降低了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病亡率——这一数据的降低,意味着整个湖北的病亡率大大降低。同年3月,程真顺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并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疫情期间,程真顺牵头或参与制定4部新冠肺炎防控中文指南和专家共识,参与推出了符合WHO标准化的全球首部新冠肺炎防控英文快速指南。他撰写的多篇关于新冠肺炎的论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受到全球关注和高引用,开展了阿兹夫定的临床研究,目前阿兹夫定对新冠的疗效得到了证实,已获批首款国产抗新冠口服药物。

武汉疫情缓解后,程真顺又先后与美国、巴西、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医卫人员连线会诊和交流,担任湖北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新冠肺炎诊治专家组组长,多次对湖北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感染队员指导治疗。2022年担任湖北省专家组组长在金银潭医院继续指导“奥密克戎”感染患者救治工作。

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程真顺时刻以九三学社先辈为榜样,弘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在医学事业和党派履职中“双岗建功”。 程真顺在湖北省内各地市建立了35家专科联盟, 2个个人工作室。他跟随九三学社的脚步,走进社区群众,科普义诊,分享他的专业知识,回馈在疫情期间和他们一起战斗的英雄人民。不仅带领团队救治病人,他的诊断、指导以及社会服务惠及了许许多多素未谋面的患者和家庭。因为程真顺一直谨记钟南山院士曾说过的:“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

程真顺正在解决疑难、重症、高技术临床问题上精益求精,围绕呼吸系统疾病重大需求,在肺纤维化基础研究和呼吸危重症疾病临床研究方向持续深入,并致力建立领军人才队伍——长江学者团队,打造华中地区呼吸医学领域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现代诊治中心与人才培养基地。作为九三学社社员,他也将继续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政建言,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蔡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