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九三楷模崔丽娟:与湿地同行的故事


人物档案:崔丽娟,女,汉族,1968年2月出生于吉林白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黄河生态研究院院长、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九三学社中央资源环境专门委员会副主任、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常委。兼任国家湿地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林草局第六届科技委常委、全国湿地科学传播首席专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图片21.jpg

做国家需要的研究

在湿地所新员工入职大会上,崔丽娟曾说过:“我们所做的研究,不应该只存在于论文上和书本里,而应该像习总书记殷切期望的那样: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而她自己也在一直践行着这句话。

中国加入《湿地公约》初期,许多被破坏、退化严重的湿地亟需进行抢救性保护,但是当时国内尚没有系统的湿地恢复技术。“十一五”期间,崔丽娟带领团队承担了国家首个湿地方向的科技支撑重大课题“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试验示范”;2007年太湖爆发了严重蓝藻污染事件后,承担了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首个湿地方面的重大项目“太湖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作用机理及调控与恢复技术研究”;“十三五”期间,主持了重点研发专项“滨海滩涂湿地生态恢复与功能提升技术”。基于上述项目,崔丽娟带领团队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模式完整生物链构建和湿地生境修复技术,为《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实施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编写的《湿地恢复手册:原则、技术与案例分析》也被当做技术手册,下发到各个省市的湿地保护管理部门,切实指导湿地保护修复的实践工作。

图片22.jpg

同时,为了响应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需求,崔丽娟带领团队编制了中国首个湿地行业标准“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制定了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原则、基本条件、功能分区、建设内容和评估方法。针对北京市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湿地退化问题,崔丽娟承担了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北京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研发了河湖湿地退化修复及人工湿地净化功能提升技术,支撑了北京市百万亩平原造林中的湿地恢复工程。

崔丽娟提出了全国湿地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建设构想,设计了全国湿地生态站空间布局方案,编制了生态站建设规程和定位观测技术规范等5项相关行业标准。作为第一任站长,2004年在四川若尔盖建立了林草系统第一个湿地长期定位观测站。经过近20年的努力,目前该站网建有41个湿地生态站,涵盖了中国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的所有湿地类型,成为我国重要的湿地科技创新平台,积累了长时序、大尺度和跨区域的湿地基础数据。

野外调查险象环生

图片23.jpg

湿地研究,绝不是坐在书斋里翻翻故纸堆就能实现的,野外跋涉和风餐露宿都是湿地人的工作常态。在沼泽或者滩涂中开展野外调查,要穿着齐腰的皮裤,披着厚重的雨衣,在泥泞里挣扎走上半天。常常是外面下着雨,衣服里的汗水也汇成了小河。在福建泉州红树林里采集土壤样品的时候,因为个头小,崔丽娟常常大半个人都陷在滩涂的泥泞中,结束的时候需要人帮忙把她从泥里“拔”出来。

但崔丽娟从不以野外调查为苦,她愿意亲手去挖土取水、去采集标本,甚至尝一尝植物果实的味道。这些才是湿地最鲜活也是最真实的体验。并且,野外工作的过程中也常常能领略到人间至美之景——内蒙古额尔古纳河曲折蜿蜒,稻城的高山堰塞湖清澈见底,辽宁双台河口鲜艳的“红地毯”,杭州西溪湿地温婉秀美的“柿基鱼塘”,内蒙古达里湖万鸟翔集的壮观景象……对崔丽娟来说,这就是湿地最好的馈赠。

做科研,也做科普

图片24.jpg

虽然科研任务繁忙,崔丽娟却尤其关注科普工作。她认为做科普是在推广科研成果、更是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也是科研真正服务大众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丰富湿地的原创科普作品,崔丽娟和团队成员编写了《湿地北京》、《认识湿地》和《神奇多彩的中国湿地》系列丛书等多部科普著作。她和团队将已出版的科普作品中的知识简化,制作了简短明快的系列微视频;注册了微信公众号、手机APP;还设计制作了展板、明信片、书签、笔记本和环保袋等创意实物,形成了“认识湿地”这个富有生命力的IP,将湿地科普知识广泛融入公众生活。

崔丽娟认为,面向决策者和管理者开展湿地科普同样重要,因为这些人往往有能力从根本上推动湿地得到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也能集合资源开展大规模的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崔丽娟多次在政府部门开办湿地科普讲座,并带领相关管理人员考察湿地,结合现场讲解,增强他们对湿地保护的认识。

长期从事生态学研究,也使得崔丽娟能够更深入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2020年初疫情肆虐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引导公众理解疫情下野生动物与人类以及与自然的关系,崔丽娟邀请了不同领域的院士专家及知名科普大咖,连续两年举办“人与自然关系”为主题的生态科普云沙龙,总传播量超过580万人次。沙龙中,崔丽娟曾动情地说到:“《逸周书·大聚篇》中记载,夏禹曾下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可见中国人自古就懂得自然界有其生存繁衍的规则,我们只有发自内心地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才会换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心系民生建言献策

图片25.jpg

崔丽娟还担任了九三学社中央资源环境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和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常委,利用这些平台,她积极参政议政,立足专业研究基础,提出了许多高质量、操作性强的提案。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重大国家战略。崔丽娟通过九三学社中央“直通车”提交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湿地保护管理对策建议”提案提出:应对黄河流域湿地全面实行分区分级分类保护管理;黄河流域的湿地应以自然恢复为主;要加强黄河全流域湿地保护顶层设计等对策建议。该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和采纳,国家发改委专门致函九三学社中央,认为所提意见建议针对性、操作性强,对黄河流域湿地保护和修复具有参考借鉴意义,相关建议在研究编制《“十四五”黄河流域湿地保护和修复实施方案》过程中得到吸纳。

不仅放眼全国,崔丽娟也十分关注北京市和海淀区的生态建设。2016年她提交了“在海淀区恢复重建湿地”的政协提案,提出充分利用现有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或者经常积水的区域,尤其是非首都功能疏解中的腾退用地,优先建设一批小微湿地。这项提案契合了海淀区利用有限空间发展生态建设的重大需求,受到了海淀区政府的高度关注。专业之外,崔丽娟也关注与民生福祉紧密相关的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等问题,先后提交了关于香山路交通拥堵,海淀区宝山垃圾综合处理厂建设、海淀区垃圾分类管理,提升三山五园区生态质量,以及海淀区湿地文化和自然教育建设等提案。这些提案从百姓日常生活着眼,瞄准了新时期人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新要求。

人文情怀中见“乡愁”

崔丽娟好读书,无论是文学、历史、地理、科技,她都有大量的涉猎,因此她的著作常常博学并充满诗意。例如,在她编写的《湿地北京》中,不少章节通过了中国古典诗词描绘湿地独特的景观,引用《帝京景物略》《日下旧闻考》《北京风物散记》等旧时典籍介绍北京湿地的前世今生,赋予了这部书独特的传统文化气息。图书的配色方案崔丽娟也颇具心思,每个章节使用不同的色彩,体现不同的内涵和寓意。例如“湿地之城”选用绿色系底色,象征着“绿色北京”的宜居和生态理念;“湿地之恋”则选用粉红色系底色,表达了对湿地保护事业的热爱。巧妙的配色方案能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更多的共鸣。

在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崔丽娟在写给《科普时报》的文章中呼吁:“湿地的生态建设关乎每个人记忆中的乡愁,更关乎我们留一个什么样的故乡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回想。健康的湿地是实现‘绿’水的重要途径,湿地景观是城市生态环境结构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支持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 

图片26.jpg

崔丽娟一直在践行“一生守护湿地”的诺言,她与湿地同行的故事还将继续……

(雷茵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