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农村,对农民发自于心对土地的热爱深有体会,从小也经常随长辈们一起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因此对务农的辛苦感受颇深,也暗暗立下了一个志愿,学习农业,将来为农民做点事,帮助农民减轻务农的辛苦,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轻松起来、富裕起来。后来如愿以偿,我学了农,工作也是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因此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一切从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农民减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标准。
创新技术,服务农业生产
参加工作以后,我主要从事棉花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棉花是一种大田经济作物,长期以来种植管理程序复杂,农户投入种植管理需要耗费很大精力,且对农户种植管理经验要求高,不同农户在品种、地理环境等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管理水平上的差异对产量的影响非常大。了解了天津棉花种植的基本情况后,我便确定了自己的第一个研究课题,那就是要尽快研究集成一套种植管理程序简化、管理措施标准化、技术措施操作方便化的植棉技术体系。确定了研究课题方向后,结合日常下乡技术服务,我便开展了对不同年龄层次、文化水平、种植规模、家庭收入状况农户的调研,根据对调研情况的分析,先从肥料施用和化学调控措施的优化和标准化为重点开始了技术集成研究,集成了技术简化、标准化的简化稳产高效植棉技术体系,在全市累计推广超过100万亩,与传统技术体系相比减少5道以上管理程序,亩减少1.5个左右用工,亩均增产籽棉25kg以上,降低了植棉技术的掌握难度,实现植棉劳动强度的降低和植棉效益的提升,对稳定天津市宜棉地区植棉生产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聚焦瓶颈,助力产业脱困
近十年来受市场环境影响,植棉效益持续下滑,天津棉花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植棉产业困境,我们又聚焦天津棉花生产两大瓶颈制约因素(一是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低的问题不解决,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持续升高,尤其是天津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持续提高的棉花生产管理用工成本制约,棉花生产将难以持续;二是受天津较短的热量资源条件限制,在植棉技术模式没有根本变革的情况下,棉花单产水平进入了瓶颈期)开展攻关研究。通过选育耐密植宜机采的棉花新品系,研究集成了“机采密植高产”技术体系,实现了单产提升10%以上,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突破,为天津市棉花生产技术由半机械化向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革新,奠定技术基础。
履职建言,关注乡村振兴
自2016年我加入九三学社以来,一直牢记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立足岗位作贡献的敬业精神。在本岗工作上,作为一名农业技术推广科技人员,始终持续围绕天津市农业产业发展问题,不断创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始终牢记使命职责,特别注重在农业农村领域结合个人的专业优势,积极履职建言。近年来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报送了《关于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开展了《发挥农业科技特派员作用的研究》《关于推动小站稻种业做大做强的建议》等专题调研,并被选为市政协大会口头发言课题。
在近年的三农服务工作中,我被授予2012年度“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入选2013年度“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接下来,我将继续秉承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为农创新服务,积极履职建言,做一名称职的服务三农的九三人。(高金权,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九三学社天津市河西区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