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南繁”
与南繁结缘源于2008年,当时在中国农业大学读研究生,曾到三亚崖城镇开展过为期半年的水稻南繁育种工作,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让身为北方人的我难以适应,找遍整个崖城镇都没有一家卖北方馒头的,来自北方的几个师兄弟只能自己买面粉做面饼子吃。当时来南繁育种,确实需要几分胆量、几分情怀。
2010年研究生毕业,出于对南方生活的向往,对甘蔗育种的好奇,我来到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工作,开启了自己甘蔗育种生涯。甘蔗植株高大挺拔,育种试验地密不透风,选种工作十分艰苦,早上露水很多,在试验地走一趟全身都会湿透,太阳出来把湿衣服烤干,但过一会儿就又汗流浃背了,其中滋味只有亲历过才能体会。同时,作为一个来自北方的年轻人,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多亏当时领导和同事的帮助,自己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下来,参加选育出一批甘蔗新品种,并于2013年加入到九三学社,积极以民主党派成员身份参加活动。
融入“南繁”
2014年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入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一来到海南就被派往单位新建南繁基地(兴平育种基地)。该基地位于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当时刚刚从农民手中流转过来,已经荒废了好几年,杂草丛生,到处是沼泽地,经常有毒蛇出入。但新建基地意义重大,承担着国家甘蔗杂交制种甘蔗亲本生产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自己和几位同事长期扎根基地,租住到当地村民家中,经常一呆就是一个月,无暇顾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年底完成基地一期工程验收工作,如今基地已成为广东省重要的南繁基地,承担着玉米、香蕉、甘蔗等作物的南繁育种任务。
2018年2月,广东省出台《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家南繁规划〉实施方案》,依托工作单位设立广东省南繁服务中心,我成为骨干成员,承担广东省南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日常工作,在广东省南繁基地建设、运行管理以及南繁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广东省南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高度评价。2021年7月1日,广东省科学院组建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面向现代农业和国家南繁重大战略需求,聚焦C4,兼顾C3,重点开展现代南繁技术、品种选育、智慧农业等研究,我当选为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海南育种科研基地副主任,分管南繁育种服务工作,带领团队成员,进一步提升优化广东省南繁服务中心工作,助力广东南繁。
扎根“南繁”
2019年2月,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启动建设,成为海南自贸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是该园区搭建的公共科研平台,旨在为南繁硅谷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我所在的海南育种科研基地地处科技城的核心地带,与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各理事单位早就建立业务合作关系。2022年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了解海南支持种业创新等情况,考察的地点距离单位不到一公里,看到很多熟悉的朋友、同行在现场亲自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非常激动。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南繁工作,重视种业发展,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南繁工作者,自己倍感自豪和光荣。
1953年,老一辈科学家长途跋涉、筚路蓝缕,奔赴崖州,创建甘蔗杂交制种基地,开启甘蔗南繁育种,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甘蔗育种工作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攻坚“甜蜜事业”,提供了全国90%以上的优质甘蔗花穗,选育出大量优良甘蔗新品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甘蔗糖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王鉴明为代表的甘蔗育种专家及南繁精神影响了一批批甘蔗科技工作者。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亚,对中国南繁事业具有划时代意义,必将为甘蔗南繁育种带来新的机遇。如今,自己有着多重身份,虽然日常工作繁忙,但自己倍感充实,延续着先辈的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做好育种工作,推动种业振兴,是南繁人共同的使命。(作者:九三学社崖州湾科技城支社副主委、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副主任 吴建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