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去年十月,全球首个“碳关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开始试运行。根据这一法案,非欧盟生产商在欧盟销售相关商品,须为二氧化碳排放付费,弥补其原产国的碳价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的碳价差异。这意味着在不久的未来,“碳”将成为定义和影响全球贸易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国迫切需要引领或参与建立更经济可行、科学可信的,且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碳计量与标准体系。”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会主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秦顺全建议,要充分发挥我国碳遥感技术优势,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碳汇交易新规则,建立健全中国-南方国家碳市场合作机制,推进我国双碳目标的落实与科学监管,提升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碳金融市场中的话语权。
秦顺全指出,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2022年碳排放总量约为110-115亿吨,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8%-30%,我国在“成本+质量”两维国际竞争格局中取得的比较优势,将在“成本+质量+碳”的三维竞争中受到极大的挑战。
“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核算体系开展碳计量与碳核算工作是欧美共识,但对我国的碳中和行动极为不利。采用这一标准体系,将对我国各产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成本冲击,严重制约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秦顺全说。
IPCC最新报告提出,利用遥感手段开展“自上而下”的碳监测,对现有的“自下而上”的核查进行对比和补充。相比于传统核查方式,遥感碳监测的最大不同在于,无需被核查对象配合就能进行,且可以对世界上任意地区和目标实施排放测量。这意味着,一旦在该项技术上掌握了话语权,就可以成为碳盘点的“世界警察”。
为此,秦顺全建议,充分发挥我国碳遥感技术优势,为我国在国际碳合作与碳竞争中争取喘息和发展的新空间。近年来,我国对遥感对地观测技术非常重视,在碳遥感技术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我国打造以遥感碳计量为基础的碳汇核算、交易、监测等为一体的国际碳汇治理体系,实现对全球碳汇资源的实时动态盘点与管理。进而可在现有框架下拓展空间,为我国争取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更大的操作余地。
此外,秦顺全还建议,牵头建立跨国性的全球碳汇交易体系,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碳汇交易新规则,大力挖掘南南合作的潜力,进一步夯实发展中国家在气候治理上的集体立场,提升南方国家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整体格局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建立健全中国-南方国家碳市场合作机制,形成以“人民币+新能源”为主导的低碳化国际金融新秩序,实现推动国际援助、增加碳汇储备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多目标的高效耦合;充分发挥优势高校的桥梁纽带作用,开辟海外先行先试绿色通道,探索南南碳汇合作新范式,为解决南方国家应对气变的“人才缺口”、“技术缺口”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