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带队赴清华大学,围绕“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深化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等专题开展调研并进行座谈交流。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刘政奎参加调研。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彭刚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邵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确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有效发挥指挥棒作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和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相关工作。
邵鸿指出,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就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让两者由“相加”到“相融”,共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优化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学术评价生态,坚决破除“五唯”。清华大学作为国内顶尖高等学府,近年来注重加强文物保护学科建设,持续推进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在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和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九三学社中央愿发挥自身在科技、教育领域的智力优势,与清华大学加强合作,积极建言献策,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彭刚代表清华大学对邵鸿一行来校调研表示欢迎,感谢全国政协、九三学社中央及各方对清华大学的关心支持。他表示,清华大学高度重视教育评价改革,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以破除“五唯”为导向,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建设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等学科交叉科研平台,探索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新范式。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主任、终身学习实验室主任、美术学院教授徐迎庆围绕“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调研主题作专题汇报,介绍了未来实验室的使命与定位、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科研氛围,以具体实际科研案例阐述了实验室所产生的学术与社会影响。
清华大学人事处处长、人才办主任,电机系于歆杰教授围绕“深化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改革”调研主题作专题汇报,介绍了学校人才评价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重要抓手,分析了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两个维度中的评价体系,总结了学校人才工作的举措、效果和经验。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和深化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改革进行交流发言,提出意见建议。
邵鸿参观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上)、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下)
调研期间,邵鸿还会见了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参观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及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简”)。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王一彪,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丝路金桥百城(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舒勇等全国政协委员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有关同志应邀一同调研。
九三学社中央副秘书长张旭、参政议政部部长张福麟、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叶培贵、教育文化专门委员会副主任朱新梅参加调研。
九三学社清华大学委员会、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等相关同志参加上述有关活动。(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