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专啃“硬骨头” 九三学社中央民主监督从难处“破题”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战略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从2021年6月开始,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共同牵头,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开展为期5年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这是继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之后,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开展的新一轮专项民主监督,也是第一次对具有流域性特点的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民主监督。

“统战新语”联合《中国新闻》报和中国统一战线新闻网推出系列报道“共饮长江水”,全面系统地反映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的成果,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

1000090803.png

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的三江口,因金沙江、岷江在此汇合,长江至此始称“长江”。

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素有“千河之省”之称,是长江、黄河干流均流经的省份,也是两条母亲河的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但“千河之省”既是美誉,也意味着流域治理的巨大压力,其生态保护修复和民主监督任务非常繁重。

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以来,九三学社中央持续开展“下沉式”调研,奔赴四川各地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一线摸实情、找问题,让走访调研“接地气”。

2021年赴四川七市30个点位,调研金沙江、岷江、沱江、青衣江、赤水河等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生态环境保护情况;2022年三次就长江干流、岷江、金沙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开展实地调研;2023年先后到西昌、攀枝花、南充、广元调研……从长江干流到支流,两年多来,九三学社中央走访调研,步履不停。

九三学社中央在调研中发现,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但仍存在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尚未解决。如生态功能退化趋势还未得到根本遏制,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攻关与推广有待突破,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等。

“硬骨头”硬在哪?九三学社中央认为,难就难在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创新支撑。怎么啃?提高科学技术供给能力是关键。

九三学社中央深感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专业要求高,既要运用科学方法,又要关注技术问题,基于科技支撑、系统研究的科学监督,要在工作中做到政策监督、科学监督与协商监督有机统一。

为增强民主监督的科学支撑,九三学社中央立足与科技界联系密切的优势,建立由社内外百余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在考察调研和问题研究中的作用,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这些专家在参与监督的工作中,有的作为国家或地方污染防治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为破解政策落地的堵点难点找到了突破口;有的来自长江下游的经济发达地区,为四川带来好经验好做法。2022年,九三学社中央围绕生态环境技术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四川省12个地级市围绕农作物绿色防控、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保护修复三个方面提出27项技术需求,九三学社中央组织专家进行了对接助力。

在扎实调研和强大团队的支持之下,两年多来,九三学社中央就有关长江经济带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积极稳妥推进流域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等难啃的“硬骨头”形成调研报告,提出意见建议,展开交流研讨推动难题破解,增强了监督实效。

2023年5月,九三学社中央在四川调研时表示,将继续提升专项民主监督科学化水平,重点聚焦四川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历史遗留矿山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嘉陵江等重点支流生态保护修复等。不断加强对一些制约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性、普遍性、关键性问题的调研,努力提出高质量建言。推动实现民主监督工作由“打基础”向“上水平”阶段稳步迈进,为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新闻》报2024年2月2日系列报道“共饮长江水”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