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社中央机关各部门:
现将《九三学社中央2014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九三学社中央办公厅
2014年2月19日
九三学社中央2014年工作要点
2014年社中央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社十三届二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积极拓展社会服务新领域,大力推进“人才强社”战略,切实转变作风、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使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全面深化改革献智出力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把全体社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深入理解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理解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以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全面推进九三学社的各项工作,做到思想上更加坚定,组织上更加坚强,履职上更加坚实。
二、以推进学习实践活动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
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是今年思想建设的重点。各级组织要按照社中央制定的活动方案,认真谋划,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要深入开展专项调研,了解社员思想动态和愿望诉求,加强动态分析和科学研判。要依托社中央和省市级组织思想建设研究机构,结合国内外形势召开会议,开展各种学习和交流活动。开展课题招投标,丰富我社思想建设理论成果。要通过组织巡回宣讲、举办论坛、读书征文、评选“九三楷模”活动等形式,引导广大成员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认识。要把活动的开展与各项社务工作紧密结合,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做好履职工作宣传。对2014年全国“两会”我社提案议案和大会发言做好重点宣传;对重大参政议政课题调研和成果、“九地合作”、“亮康行动”、科普活动、贵州威宁县的扶贫工作等进行跟踪报道。抓住建国65周年契机,宣传我社老一辈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做出的贡献,展示新中国成立65年来,九三学社履行职能和自身建设取得的成绩。要集中宣传一批先进典型,不断扩大九三学社的社会影响。
组织编辑《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暂定名)——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九三学社两院院士》一书。
加强社史和参政党理论研究工作。修订和出版《九三学社简史》,继续推进社史工程工作,编撰和出版“人物丛书”和“口述史”丛书,修改和完善社史专题片。开展九三学社历史、现状和建设问题研究,加强对当前履行职能和自身建设中的深层次理论问题的探索。深化和拓展参政党理论研究,结合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政治发展趋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研究多党合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加强研究队伍的建设,营造学习研究的良好氛围,办好“理论沙龙”、社史培训、参政党理论和社史会议,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社内研究队伍,形成以社中央研究室为枢纽、以参政党理论和社史研究中心为平台、社内外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共同合作的研究群体和队伍。要创新工作和研究方法,整合社内外力量,通过合作研究、委托项目等形式开展研究工作,为九三学社自身建设和发展、为参政议政提供理论支撑。
三、参政议政工作要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
要紧密围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重大改革举措,按照九三学社十三届中央常务委员会2013年工作报告提出的“参政议政要上新台阶”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组织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和城镇化、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促进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社会管理民生保障、行政体制改革6个方面共25项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就上述领域面临的重点、难点和突出问题提出高质量的政策建议。继续做好高层协商文稿准备工作,建立和完善高层协商文稿撰写工作制度,提高文稿的质量和水平。
进一步完善参政议政工作体制机制,以制度创新推进工作创新。促进上下互动,整合社内外力量,组织省级组织申报和参与2014年社中央调研课题。制定和完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制度与机制,为专委会开展各项工作做好服务和支持工作,让专门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探索与社会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社外专家信息库,需要时可特邀社外专家参与我们的工作,提升调研质量和水平。树立“钉钉子”精神,更多地深入基层扎扎实实开展调研,防止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办好第九届“九三论坛”及相关研讨会。继续做好提案征集、遴选工作。加强信息报送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加强培训,完善工作平台系统,帮助地方组织做好参政议政和信息工作。
四、不断强化民主监督的力度
要制定和完善特约监督人员委员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各级特约监督员的监督作用,并推动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特约监督制度。要充分发挥九三学社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作用。要寓监督于参政议政之中,敢于面对现实问题、敏感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和心声。要努力拓展民主监督的渠道和途径,不断充实和完善民主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五、不断提高社会服务工作水平
2014年社会服务工作要认真落实《九三学社社会服务工作2012—2016年发展规划》,加强社会服务与参政议政的结合,发挥地方组织在社会服务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深入调查研究,整合全社资源,培育社会服务亮点,健全工作机制,做好科学普及,推动工作取得新成绩。
与参政议政相结合,对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进行调研,为参政议政提供支持;对“九地合作”、“百名专家进乡村入学堂”、“亮康行动”等进行调研,分析总结经验,使各项工作更加扎实;对地方组织社会服务工作进行调研,推广经验,促进全社社会服务工作水平的提高。
以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医疗卫生、运动保健方面的专家为主组团,选择偏远地区开展“健康科普”巡讲。探索“亮康行动”以地方组织为主,社中央给予指导、支持的新思路。继续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亮康行动”推广基地,社中央组织专家提供技术指导、给予经费支持。社中央组织的“亮康行动”重点放在西部贫困地区。
凝聚力量,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扶贫工作。搭建平台,帮助地方政府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社员科技成果、科研项目的推介、引进、转化。建立九三学社服务地方经济工作组织,成立九三学社中央企业家联谊会,凝聚全社力量,加大对“九地合作”、支边扶贫、“多党合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支持力度,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整合资源,打造几个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小康示范点。
继续做好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援助四川省芦山县思延乡灾后农房重建工作。
健全机制,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社会服务工作水平。进一步健全机制,建立制度,规范项目的审批程序、经费使用,加强指导、检查。加强能力建设,通过召开“社会服务工作专题研讨会”,举办培训班,学习其他党派社会服务好的经验、做法,办好社中央网站社会服务版块和工作网络平台。
六、以“人才强社”战略为主线,加强组织建设
以继续推进“人才强社”战略作为工作主线,以实现“组织坚强”作为工作目标,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为工作抓手,突出重点,细化举措,力求实效。
继续推进“人才强社”战略,注重吸收高层次人才,选择部分高校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专题调研,了解组织发展情况。汇集各地工作经验,帮助解决在当地发展困难的个别优秀人才入社问题。
加强干部培训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继续配合中央统战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办好培训班。主办一至两期中青年社员培训班,主办组工干部和监督工作专题研究班。继续支持省级组织的干部培训工作。在民主推荐和充分协商基础上,建立中央和省级组织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名单。
贯彻落实《若干意见》,逐步完善各项创新举措。配合社中央巡视督导工作,深入了解地方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情况。逐步完善社员代表列席中央全会和中央委员建议案的相关举措。为贯彻落实《若干意见》,调研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务实有效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基层组织就开展组织活动问题进行调研,总结经验,示范推广。完善基层组织民主选举程序,探索在具备条件的基层组织试行换届差额选举。协助社中央各部门做好定点联系基层组织工作,力求实效。密切与地方和基层组织的工作联系,了解社员情况,倾听社员心声,力所能及帮助解决社员的实际困难和正当诉求。完成社员和组织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和系统验收工作。
在进行专题调研,广泛听取社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着手《九三学社章程》正文的修改工作。
七、从改进机关作风入手,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
抓好机关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召开2014年全国机关建设工作会议。以“机关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在全社认真贯彻从严管理、从严要求的方针,确保机关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加强机关文化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实干、研究、民主的工作作风,弘扬九三特色机关文化。
制定《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有关社务工作建议案办理工作规程》,梳理、修改、完善机关干部培训、轮岗、因私出国(境)、出差审批备案、机关人事、考核评价等各项工作制度和规程。参照国家有关管理规定,结合机关实际情况,制定机关的会议、出差、培训、接待制度。全力做好重要会议的组织、筹划和保障工作。协调服务各工作委员会工作。认真落实好《九三学社中央加强联系群众、改进机关作风整改方案》所涉及的相关内容,深入了解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关心体贴干部职工的困难和疾苦,多为大家办好事,办实事。
努力提升机关工作人员思想理论素养和办文、办会、办事能力。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岗位有关政策法规制度、业务知识的学习活动;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以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继续做好干部挂职、交流,为机关干部创造更多学习锻炼机会。做好年度机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同时有计划进行交流轮岗,强化干部多岗位锻炼,丰富其工作经历,提高综合素质。
进一步提高机关运行信息化水平。加强网络基础建设,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逐步推行无纸化办公,改造完善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