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采访唐总,就是没凑的上时间,想着快过年了,可能两边工作都能轻松些了,于是约好时间就出发了。到了他公司我才发现完全和想象的不一样,公司还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每个人都很忙碌,每一处都充满激情,这也许这就是现代企业家的效率吧。
唐爸爸的由来
听他介绍后才知道,从2005年开始,他就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了,那时候还是受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宪奇的带动去河西区越秀路街道社区慰问贫困群众(该活动每年仍然坚持进行)。自2009年开始,他就主动申请加入了天津东方爱心公益团队,团队主动志愿帮扶河北省弘德家园公益组织(后简称“家园”)。这是一个挂靠在河北省慈善协会名下的非营利性慈善机构,并在廊坊、保定和石家庄下设三个分部,里面孩子们都是贫困孤儿、贫困事实孤儿和贫困失学儿童。
第一次去做志愿活动的时候,他和大家都还不熟悉,孩子们也不认识他。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他只是说了句“我姓唐”就跑去洗菜了。中午给孩子们打饭的时候,一个小朋友用稚嫩的童音叫了一声“唐爸爸,我想要两块排骨”,从此以后“唐爸爸”这个昵称就被叫响了。而这一声“唐爸爸” 也喊进了他的心里,更加坚定了他参加志愿服务的信念。他告诉自己,一定要把爱心活动坚持下去并把它发扬光大。
现在算起来,帮扶活动已经超过10个年头了。按照唐总的说法,帮扶的前5年他基本上是每周去一趟廊坊,每月去一趟保定,年终的时候去一趟石家庄。后面几年因为要关注自己家孩子学习,去的相对少一点,但每个月也至少要去一趟。算下来也去过近300次现场活动了。而每次出车,都是自己担负汽车油费、高速费和饭费,再加上给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衣服、医疗保险和捐款等日常开销。保守估计,志愿团队核心成员近十年来,每人也投入3万余元了。
细腻的新疆汉子
一次,他走进“家园”的一个男生宿舍。他发现,在即将进入寒冬的时节,孩子们还穿着单衣,原因不言自明,没有经费啊。他当即决定通过捐款活动为家园的孩子们每人采购一套保暖内衣。大的十四五岁,小的六七岁,每个人衣服的尺码都不一样。就这样,他一一测量了孩子们的身高、体重、胸围、肩宽、袖长,目的只有一个,为200个孩子每人买到一套合适的保暖内衣。
在采访的过程中,他表示,全家对他的志愿帮扶活动都特别支持,有时候自己因工作太忙去的少了,家属还会叮嘱他别忘了关注“家园”的孩子们。我随口问他,会不会把自己的孩子带到志愿服务当中,毕竟身教重于言教。他的回答却令我感到惊讶,他不会带自己的孩子去参加活动,团队也规定不允许其他成员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理由很简单,家园里的孩子都是家庭贫困或者事实孤儿,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家人的爱护。孩子们本已经孤独的心灵变得非常脆弱和敏感,一旦好心人士带着自己的孩子参加活动,他们会主动的向外来的孩子聚拢和簇拥,让那些所谓“城市的孩子们”有种众星捧月的感觉,这样一方面不利于自己的孩子性格养成,另一方面,强烈的对比也会让“家园”里的孩子产生自卑感,所以他们才定下了这条“不近人情”的规矩。
除了每周、每月去河北省帮扶,他们团队还会不定期的把“家园”的孩子们接到天津,让孩子们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先后带孩子们坐过海河游船、摩天轮,包场看过电影大片,去过水上公园、欢乐谷、南湖公园等地。而每次活动前,唐爸爸都是提前一个月进行详细规划,谁在高速公路口接车、带几个随车电台、车队司机电话是多少、进入市区后的详细路线、八里台立交桥和海河西路的限高是多少等,他都事无巨细。谁能想到,这个眼前略显粗犷,会做大盘鸡、拉条子、红烧鲤鱼、凉拌牛肉的新疆汉子,内心却是如此细腻。
把企业管理理念带给孩子们
本次采访访谈,让我深感震撼的不单单是唐总他们对志愿帮扶活动的坚持,更有他们对于未来活动的思考和感悟。十年间,唐爸爸和他的团队在志愿帮扶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事情,包括“家园”产权纠纷、志愿者故去、孩子们长大成人、社会捐款后经费如何使用等。谁敢想象,他们甚至专门去当地工商局注册了一家公司,用于接受社会捐款和维持家园的日常运转。
他总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把在企业练就的管理经验无条件地教授给了孩子们。树立团队意识,分级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定期评比,让有能力的孩子去领导大家完成工作,优胜劣汰等等。孩子们也在他的带领下逐渐学会了从生存技能向生活技能的转化,整理个人的内务和卫生,修理桌椅、门锁等都已经不在话下,大一点的孩子甚至学会了自己操作投影仪、音响来播放电影。
现如今,随着“家园”第一批的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有的甚至已经就业成家。每当看到那些从“家园” “毕业”的孩子们又回到这里,参与志愿服务的时候,每当那些站起来比他还高的大孩子们大声喊他“唐爸爸”的时候,每当看到孩子们站在那贴满一整面墙的奖状前开怀大笑的时候,就是他最开心的时候。
除了对河北省 “家园”定期帮扶外,唐爸爸和他的爱心团队还对天津市滨海新区阳光家园啟智托养院持续进行了爱心帮扶活动。他表示,只要自己身体条件允许,他们的志愿服务活动还将继续进行下去……(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宣传部 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