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冬奥冰雪健儿的护航人——记九三学社张家口市社员马贞华


皑皑雪道上,一辆雪地救援摩托疾驰而来,四名医护人员来到“伤者”身边,迅速地完成诊断、止血、加压、包扎等一系列动作,操作流程非常专业规范。这是“相约北京”冬季体育系列测试活动期间,发生在古杨树场馆群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内的一次运动员受伤救治演练。其中,戴着黑框眼镜,身背红色急救包的正是市第一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九三学社张家口市医疗支社社员马贞华。

2月16日,“相约北京”冬季体育系列测试活动拉开帷幕。这是一次从场馆建设、赛事服务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实战检验。马贞华作为一名FOP(赛道救援)人员,也接受着实战的考验。为了出色完成这次“大考”,马贞华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冬季奥运会运动项目难度大、危险性高,其造成的运动损伤多为高暴力伤害且伤情急重。这就要求医生既要具备高超的救治技术,还得掌握过硬的滑雪技能,以便在雪道上能够迅速抵达现场进行救治。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医疗保障能力,马贞华参加了医院组织的英语、滑雪技巧、雪上急救技能等相关培训。为了更熟悉赛道结构,从而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运动员的受伤地点,马贞华和队友必须徒步走完7.5公里的赛道,记住赛道的每一个关键标志。当时正值张家口冬天最冷的时候,赛场冰天雪地、寒风刺骨。迎着凛冽寒风,马贞华足足走了将近2个小时,才完成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

冬奥会作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之一,现场保障人员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更要有抗压的心态。国际雪联规定,一旦比赛中发生运动员受伤,救援人员必须4分钟内迅速到达出事地点实施救治。马贞华知道,在世界型赛场上,关键4分钟代表的是中国速度,更代表的是中国赛事的服务水平。作为一名一线医疗保障人员,在全世界的直播镜头下,救治措施必须准确、快速、规范、有效,不得有半点失误,责任重大,压力也巨大。

2月16日的冬奥测试赛开始在即,马贞华跟随医疗保障团队于2月13日(正月初二)便赶赴崇礼开展工作,冬奥测试赛结束后的2月27日(正月十六)才返回家中。春节本应该是全家团聚、其乐融融的日子,他却惜别亲人,坚守在医疗保障一线的岗位上,为冬奥冰雪健儿们保驾护航。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乔春友对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敬业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马贞华在谈到参与本次冬奥测试赛医疗保障工作时,由衷地说:“很荣幸能参与这样大型的赛事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莫大的锻炼和成长。同时,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能够为家乡盛会尽到绵薄之力,为世界展示中国医生的形象,我自己也深感骄傲!”(九三学社张家口市委 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