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徐 靖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妇委会委员、上海静安区政协特聘信息员
黄以宽 九三学社社员,上海联合减灾与应急管理促进中心理事、高级工程师
AED你会用吗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学习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9》显示,每年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大约54万,居世界之首,相当于每天约1500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当发生心脏骤停时,除了立即实施心肺复苏之外,如果有人能够快速通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就可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悲剧的发生。因此,有专家建议“要像普及灭火器一样普及AED”。然而,当前在公共场所设置AED的数量不多、民众对AED急救知识的了解不足、急救能力不够等都成为了抢抓救命“黄金4分钟”的巨大阻碍。
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提出推广普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建议,希望这个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救命神器”得到重视,以挽救更多生命。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民主党派成员中的专家徐靖、黄以宽,就如何更好推广与发展AED谈谈他们的看法。
AED仍需广泛配置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AED的体积不大,但却是能够在第一时间挽救患者的利器。“目前在公共场所配置的AED均有内置电脑和对外声光提示,可以进行智能判断、防止误操作,因而AED的操作比CPR(人工心肺复苏)更为简单易用。”黄以宽介绍,在心跳骤停时,“黄金4分钟”内的“AED+CPR”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
近年来,与AED相关的讨论话题越来越多。一方面,一些著名演员、科学家、互联网从业人员等的心源性猝死事件常会引发一波媒体热议,大大加速了AED进入大众视野。另一方面,黄以宽介绍,“健康中国”建设宣传、应急科普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推动了公众对AED的知晓。此外,与降低心源性猝死发生的相关的各种建议——包括增加AED配置、普及急救培训等问题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参政议政的热点。因此,对大部分人来说,AED可能并不陌生,但是AED的普及与民众对它的使用能力还远远不够。
不可否认,AED在中国的普及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数据显示,最早对公共场所安装AED进行立法的美国,目前每10万人配备约317台AED;此外,美国有关法律规定在步行10分钟之内必须拿到一台AED。与此相比,据报道,截至2018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AED安装约15000台,平均每10万人口约1台,且大多数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大城市。
黄以宽认为,AED的普及不够,不仅仅体现在数量和其分布的密度不够上,“表面上是生命健康科普、急救教育的问题,深层次反映的是城市公共急救体系、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问题。”
要让百姓敢用、会用、善用
AED在突发心脏骤停事故中的使用仍存在不少困难与挑战。在黄以宽看来,大家对AED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不了解、不会用、不敢用、用不了”。“例如,公众不了解猝死的正确处理方法,不了解AED设备能发挥的作用,不知道哪里有AED设备;急救现场响应人员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不会使用AED设备,缺乏知晓和掌握AED操作的人群;普通民众不敢使用AED或担心施救无效要承担法律责任等;AED设备本身缺少必要的配套维护措施;AED与院前、医院急救系统衔接不够紧密,等等。”
“现阶段,在公共场合配置AED已基本实现了‘入眼’‘入手’,下一步要让AED设备能够深深‘入心’。”徐靖也指出,在AED设备的使用上,不仅能够“看得到”,而且还要“拿得着”,更重要是“用得了”。“当前AED设备已基本部署完成,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域。硬件投入的同时,软件也要赶上,需要能够‘两只手弹钢琴’。”徐靖同样认为,AED在突发心脏骤停事故中的使用困难之一是缺乏一定的群众基础。因此,作为AED相关知识的普及者,如何辅导大众解决在相关技术上、应对心理上、法律帮助上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是他们在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2017年,百度正式上线“百度AED地图”,接入包括北京、上海、成都等13个城市的376个AED地点;2020年深圳“AED地图”也全面上线,为紧急情况下使用AED提供了便捷,极大提高了挽救生命的机率。
“将AED的部署信息纳入电子地图平台,能够方便大家查询AED的位置。但是,目前这些创新案例大都是由AED企业和(或)志愿者组织自主发起,在资源、信息的集约程度和功能丰富程度上参差不齐。”黄以宽肯定了“AED地图”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对如何集合AED电子地图平台并统一管理的问题表示担忧。
让AED的普及深入百姓生活
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出台,明确指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从‘健康中国’建设的高度上看,应将AED的宣传推广、管理和使用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资源统一规划和系统建设实施,使公众查询AED的真实、实时信息能够像查询出租车信息一样方便。”黄以宽表示。此外,如何提高民众对AED的认识程度,黄以宽还建议将AED的推广(包括设备部署、科普教育、能力提升)纳入相关的政府主导的评估考核项目中,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提高推动力的“刚性”。
徐靖认为,“AED救护不仅要培训我们的专业医务人员,还要培训大量非医务人员,要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一定比例、持有AED使用技能资质证人员。”她建议,可以通过建立以区域为中心的AED辅导培训中心,有效推广AED的使用。“以上海为例,可以考虑依托医联体内的区域诊疗中心进行推广。例如,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有条件、有能力对周边地区分批分期开展AED的培训工作,并已培训出一大批AED使用技能人员。”
AED的推广不能仅仅聚焦在对公共场所的配置上,深入居民生活的社区也很重要。黄以宽建议,结合许多城市的老旧社区的电梯加装工程,将AED设备及其后台信息通信系统(连接急救中心)作为新增电梯工程的必要配套系统。同时,将AED部署强制纳入社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还可以引导鼓励居民自发在楼组级配置AED,予以一定的补贴。
“如果连方向盘都没有摸过,怎么算会开车呢?”徐靖表示,AED的推广要为大家提供能够真实操作的机会。例如,建立线下培训,对重点场所的从业人员进行“赋能教育”,创建“工作坊”等模式。“同时,要定期邀请知名医护专家讲授课,组建培训管理团队。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专业素质,打造急救培训平台,为促进AED普及推广奠定坚实基础。”(马雪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