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不负援非使命,为莫桑比克农牧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记九三学社社员、援非专家胡小全


“莫桑比克当地人一般早晨五点多起床,最迟六点半吃早餐,七点就要开始工作。我们专家组到达之后为了配合中莫示范中心的生活习惯,也调整成跟他们相同的作息时间,坚持到现在十个月,已经习惯了。”北京时间中午12点,正是莫桑比克的清晨6点,当记者拨通胡小全的微信语音电话时,他这样说道。

这位来自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农业农村局的畜牧兽医专家,九三学社社员,2004年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如今已过不惑之年,已6次被选派参加农业援助项目,把生命中最风华正茂的8年留在了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2018年12月27日他再度赴非,目前正作为第三期援莫桑比克高级农业专家,在莫桑比克执行农业援外任务,于2021年12月1日圆满完成任务安全返回家乡遵义。

微信图片_20220411193426 拷贝.jpg

胡小全(右一)为莫桑比克同事讲解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工作原理。

种草养殖培训样样通

莫桑比克境内耕地大多位于平原地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有80%的人口从事农业,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农业技术合作历来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国农业农村部自2006年以来向37个非洲国家派遣75个农业组583人次专家,农业援外专家派遣在帮助非洲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推动农业走出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次援外工作与以往不同点在于更需要团队协作,我们有种植业、畜牧养殖业、食品加工、临床兽医和实验室兽医等五个领域的十位专家组成团队一起工作。配合组长、维护团队的和谐稳定也是我的工作之一。”胡小全说。

目前胡小全在莫桑比克农科院动物科学研究部的实验动物养殖中心工作,此番工作任务有试验示范、技术培训、调研咨询等。具体工作计划包括:种植牧草——当地原种的象草和从中国引进的巨菌草等;养殖实验动物——豚鼠500只以上、小白鼠1000只以上和一定数量的绵羊、以及用于生产动物疫苗的MDF(Medium Disease Free)鸡1000套。

专家组在培训中力求详细,加强互动。语言障碍并没有阻挡中国专家培训的进程,胡小全使用翻译软件将英文课件翻译成葡萄牙语,并请当地合作伙伴检查修改,尽管使用英语授课,但双语种课件的对比展示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他对记者说,“我已经培训了六七十人,整个团队需要完成1500人次的培训任务,以目前情况来看我们应该能超越这个指标。”莫桑比克方面在接受培训后的评论意见上纷纷写道“The presentation was very good,we like a lot。”

开展示范 填补莫方多项领域空白

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技术对优良家畜繁殖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经过前期调研了解,胡小全发现莫桑比克虽然此前也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解决动物繁殖问题,但精子检测质量未知,因此导致在输配后繁殖率较低。

为了更好地帮助莫方提升精子检测水平,胡小全和当地合作伙伴决定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检测系统。他参照国内动物精子检测系统的模式,克服种种不利影响,和当地畜牧专家共同配合,最终在2020年11月成功研制并交付这套系统。

微信图片_20220411193441 拷贝.jpg

2020年11月17日,胡小全在莫桑比克马普托动物科学中心向莫方农业高层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高校教授等人员讲解并展示动物精子检测分析系统。(张登祥 摄)

一周后,在莫桑比克农科院举行的首次现场动物精子检测分析展示会上,当参会者看到投影幕布上成千上万游动的动物精子时,全场暴发了热烈的掌声,并惊叹“我们看到了,简直太神奇了!”

此后,莫桑比克官方媒体、最具影响力的《消息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动物科学研究:牲畜革命的迹象可见》的技术性文章,对胡小全研发的动物精子检测分析系统和交接仪式进行了详细报道,并表明该系统的实践应用是对莫桑比克畜牧业发展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该系统包含计算机软、硬件,具备显微镜成像、视频采集、温度控制、打印成像等功能,能够在几分钟内快速检测并结合15项指标分析动物精子质量,精准评估出动物精子的优劣。可以说,从以前的‘一摸黑’到现在的可视化操作为动物精子质量评定、动物繁育、畜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胡小全说。

微信图片_20220411193448 拷贝.jpg

莫桑比克《消息报》对胡小全帮助当地提升检测分析动物精子质量的报道。(胡小全提供)

 2021年,胡小全在莫桑比克陆续开展了10多次关于牛的冷冻精液和鲜精的质量检测分析,设备运行和软件操作运行平稳良好。“中莫两国农业专家合作研发的动物精子检测系统为我国畜牧繁育事业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检测手段,在此我衷心感谢你们!”莫桑比克农科院院长感谢道。

与动物精子检测分析相似,莫桑比克在开展食用菌草技术的培养与种植推广方面具备广阔发展前景。为了更好地丰富当地居民的食物来源、改善饮食结构,专家组决定整合莫方现存农业资源,发展并推广的中国的菌草技术。

经过论证分析,专家组决定以平菇种植为突破口,开展以其为代表的菌草种植项目试点示范。从寻找原材料到设备,从研究配方到选择比对最优生长条件,经过多次试验,专家组终于在当地实验室培养出第一朵平菇。

伴随着平菇示范的成功开展,专家组选育最适合当地种植的平菇菌种,并成功提纯了母种。此外,还依照当地收集到的种植材料,研究出适合平菇和金针菇等菌种生长的原种和栽培品种的配方,并分别在多个场景下成功开展了培养试验:利用巨菌草和象草培育;在自然条件下用废弃的菌料在当地的沙壤土培育;在当地农户家中自主培育。

“开展菌草种植示范可以在推动菌草种植的同时,积极发展草食家畜、家禽产业,与此同时还可以建立一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协调发展的生态循环模式,有助于当地生态的循环发展。”胡小全说。“为了更好地保持示范项目的连续性,我们还捐赠了一间食用菌接种培养室、一间出菇房,以及相应的种材、配套设备和工具,共约28个大件、500多个小件物资。”

 授人以渔,让中国技术普惠“腰果王国”

为了让畜牧业技术更好地得到推广应用,专家组决定按照莫方所需,向非洲畜牧业同行们开展技术培训。

“本期项目中的技术培训主要面向莫桑比克畜牧业高层技术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蒙特拉内大学兽医学院的师生等。我个人的重点培训领域是畜牧繁育和食用菌培养技术。”胡小全说。

在培训中,胡小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讨论与课后答疑相结合。在培训前认真总结技术经验并制作成课件和技术手册发放给培训学员,在课后积极回答学员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三年来,胡小全共开展培训13期,培训人数达227人次。

微信图片_20220411193456 拷贝.jpg

2021年5月20日,胡小全在莫桑比克马普托动物科学中心食用菌研究实验室指导学员采用超净工作台接种食用菌菌种。(胡小全提供)

“我要以此为职业,做大做强,并且让我的儿子、孙子以此为事业。”“中国技术简单易行,是我们脱贫致富、改善环境的好技术……”在听过胡小全的培训后,学员好评如潮。

2021年10月7日,莫桑比克农科院院长为专家组的每位成员颁发了表彰证书,表彰他们为当地农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并赠予他们莫桑比克特色礼物卡普拉纳斯。次日,胡小全还收到了莫桑比克马普托动物科学中心负责人向他们颁发的莫桑比克国际农业科学技术合作奖证书。

微信图片_20220411193504.jpg

2022年3月29日,胡小全向九三学社遵义市委汇报援非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