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获奖人:胡海岚 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常委,神经系学家,教授,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
胡海岚教授,因其在社会和情绪神经科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她开创性的研究革新了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破解了情绪的“密码”,为抑郁症的创新疗法和新药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现代社会,抑郁症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而新冠肺炎的大流行更是成为点燃大众心理健康危机的导火索。据《柳叶刀》报道,全球有近30%的人口患有抑郁症。在当下,抑郁症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更显得弥足珍贵。虽然抑郁症正在被认识、被接纳,但世界上仍有许多地区缺乏对于抑郁症的诊断,甚至将其视为禁忌。因此,胡海岚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提高人们对于抑郁症的认知,并为高效的治疗方案阐明方向。
“大脑可以说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系统。数十亿的神经细胞相互连接,形成数万亿的节点,神奇地运行,产生思考、情感和学习等功能。”虽然脑神经的奥秘一直是“未解之迷”,但胡海岚仍然相信,“未来终有一天,基于我们对精神疾病背后的神经机制的理解与认知,人类将能创造出治愈的方案,让精神疾病的患者脱离病苦。”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这所远负盛名、中国历史最悠久之一的医学院,胡海岚教授在她领导的实验室中,与她的团队共同研究情绪和社会行为是如何在人的大脑中进行编码,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相关神经回路的变化从而被经验所塑造的。值得一提的是,胡海岚突破性地发现氯胺酮(一种麻醉剂)对大脑缰核区域有快速、高效的作用,“缰核”是抑郁症患者抑郁期间大脑高度活跃的区域。据了解,氯胺酮明显比传统的抗抑郁药更有效,这种直接的联系为理解抑郁症病发机理以及治疗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是近年来精神健康领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在她的童年,受到故事和电影的启发,幼小的胡海岚曾告诉父亲,长大想成为一名作家或科学家。在她看来,这两个都是光荣的职业。随着学习的深入,胡海岚的数学和科学能力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她也顺其自然地开启了她的科学家之路。在父母的支持和师长的鼓励栽培之下,胡海岚培养了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而这些都是她科学家道路上最坚实的基石。
在大学学习生物化学期间,胡海岚被史蒂夫·库夫勒和约翰·尼科尔斯合著的《神经生物学——从神经元到脑》一书所深深吸引,决定选择脑科学作为将来的主攻方向。同时,她也对课堂上的实验着迷,她回忆道,“看见大脑发出的电脉冲是可以被记录,脉冲的功能是可以被探知的那一刻,是我科学生涯中启蒙的那一刻。”
胡海岚教授在美国完成了博士和博士后的学习后,回到中国开始了她的独立研究生涯。2015年,她就凭借取得的研究成果荣获了由欧莱雅中国、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设立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该奖项也是“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在中国的延伸。中国在科学领域取得的进步及在某些领域的领军地位令她备受鼓舞,而她也希望榜样的力量能激励下一代科学家茁壮成长。她很感谢自己的榜样,她的博士和博士后导师、神经发育学家科里·古德曼(Corey Goodman)和神经生理学家罗伯特·马林诺(Roberto Malinow)。
她也鼓励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女性要学会无视媒体对于女科学家的“物化”。在她看来,这种“物化”掩盖了女科学家的成就,“重视你的科学研究并从科学成就本身去获得自尊,这很重要!”胡海岚说,“你永远不知道三个月后什么会成为媒体的‘新宠’,但可以确定的是,在科学世界中永远有切实可信的‘真理’。所以,如果你热爱科学,那就勇敢成为一名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