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张凤宝:心之所向 行所必达


作工作报告  YWS_4348.jpg

在6月26日闭幕的九三学社天津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张凤宝再次当选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主任委员。

“心之所向,行所必达”,无论是作为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教务处处长、副校长,还是担任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副主委、主委,亦或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这都是张凤宝一以贯之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963年2月,张凤宝出生于河北省滦县的一个小山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从小就知道生活的不容易。自懂事起,“用读书改变命运”就成为他坚定的理想。

上学1.jpg

上初中时,学校距离他所居住的村子有8里之遥。8里,对于每天车接车送的城里孩子来说,只是一个表示距离的数字,与“遥”字并不沾边;但是对于一个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同龄孩子来说,8里确实已经很遥远了。而且由于中午还要回家吃饭,所以张凤宝每天上下学一共要走32里山路。这种磨砺,不要说对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即使对一个青壮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日复一日,寒来暑往,张凤宝不但没有被这种磨砺击垮,而且造就了他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和刚毅果敢的作风,成为他人生一道亮丽的底色。

1976年,由于受到唐山大地震的波及,让本就贫瘠的滦县更是雪上加霜。震后,很多同学由于忍受不了学校过于简陋的学习、生活条件而放弃了学业,但是张凤宝却咬牙坚持了下来。数九寒天,冰冷的“大通铺”没有令他退缩,一天三角钱的拮据也没有使他却步。他没有抱怨条件的艰苦,而是庆幸没有中断学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1980年,他以名列全县前茅的成绩考入天津大学化工系,如愿从小山村走进大城市,开启了全新的人生旅程。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

教学1.jpg

在美丽的北洋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先进的教学设备……一切一切都让张凤宝如沐春风。

教学2.jpg

1984年,他考取天津大学化工系研究生。攻读硕士的几年间,众多老师对他的悉心教导让他深切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精神,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强烈的崇敬之情。

硕士毕业后,他顺利留校任教。从1987年3月至2021年12月,他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教授、化工学院副院长、图书馆馆长、教务处处长、天津大学副校长。期间,1988年至1991年,他在执教的同时,继续在天津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深造,获得博士学位。35载春秋,他将全部的学识、精力、激情、智慧、才能都奉献给了他全心热爱的三尺讲台。

教学4.jpg

他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爱国的情怀、做人的道理、治学的精神。他常说:“师者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成为学生成才报国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无论是晚上还是周末,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在实验室里,与他的学生们在一起,悉心指导,解疑释惑。在他担任班主任的班里,他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态、性格特点、家庭情况都了然于心。只要发现学生有任何困难,他都会毫无保留地伸出援手;只要看到学生有点滴成长,他都不吝啬鼓励与褒奖。他对学生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学生对他的敬爱是发自内心的。

教学6.png

执掌教鞭的35年间,他先后主讲了《化工原理》《化工传递过程基础》《传递过程原理》等本科生、研究生学位课程及多门主干课程。在教学中,他注重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力求把容量最大、内容最丰富、最具新意和实用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辛苦付出终收获,辛勤耕耘结硕果。他指导的两个学生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一名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名博士生获得教育部学术新人奖,一名硕士生获得天津市优秀硕士论文,九名硕、博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多名学生毕业后成长为知名高校教授、副教授。

教学7.jpg

由于教学成绩突出,他历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兼秘书长、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化工制药类专业认证委员会主任。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

多年来,他荣获天津市优秀青年人才奖、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多项荣誉。而在这众多的荣誉中,有一项虽然看似平常,却是他最引以为傲的,那就是首届天津大学导师群体最高荣誉“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荣誉称号,因为这体现了广大学生对他的认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提起化工,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是张凤宝作为化工人不懈的追求。他说:“科研是个苦差事,更是个慢功夫。搞科研,贵在有恒。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

科研1.jpg

多年来,他与科研团队一起,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潜心研究,刻苦攻关,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其中,企业攻关项目“染料中间体DSD酸新型生产工艺的研究”历时十年取得圆满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SD酸是制造多种染料、荧光增白剂和防蛀剂的重要原料,由它合成的染料因无毒害、无积累,而成为有致癌危害性中间体的主要替代产品之一,世界各国都在不断致力于用DSD酸开发出更多的环保型染料。工业上生产DSD酸的工艺过程中NTS制备DNS这一步骤,因其反应时间长、产品收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环境治理难度大等原因,而成为制约DSD酸生产的瓶颈。

科研2.jpg

针对这一问题,张凤宝与科研团队一起,以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为先导,成功开发出收率高、能耗小、成本低的NTS新型氧化工艺,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多项自主创新成果。将上述关键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能够在不增加主体设备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产量,同时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污染物排放量,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此外,针对氧化废水的特点,他们开发了废水的处置与资源化工艺,实现了NTS氧化工艺的清洁生产,彻底解决了制约DSD酸生产的瓶颈问题。

经过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和工业化试验,张凤宝和同事们相继开发出新型间歇氧化工艺和连续氧化工艺,并成功在河北彩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年产3万吨DSD酸的清洁生产工艺,使该企业一跃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产品质量最佳、效益最好的DSD酸生产企业,每年为企业创造近亿元的经济效益。

该项成果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工艺在国内的推广显著提高了我国DSD酸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成为全球DSD酸的“行业第一”。国际化工巨头德国拜耳、巴斯夫等陆续停止了DSD酸的生产,改从我国进口,为国家创收了大量外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作为项目负责人,张凤宝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3项,天津大学—河北省科技开发基金2项,企业协作项目10余项。共发表SCI论文130余篇,总引用次数3700余次,H-indexer 25,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授权专利15项。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现任SCI期刊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编辑,国际高影响杂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及Advanced Materials等资深审稿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张凤宝所在的天津大学是天津市最早建立九三学社基层组织的单位。天津大学云集了包括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第一任主委刘锡瑛在内的多位九三学社的杰出老前辈,他们的精神与品格教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天大人和九三人。

在前辈的感染下,1994年张凤宝加入九三学社。入社后,随着对九三学社历史的深入学习和对社的各项工作的积极投入,他对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传承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他的心中有了更加弘毅的目标。“为国家富强而拼搏,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成为他笃行不怠的奋斗坐标。

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是在天津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行政管理工作,还是担任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副主委、兼职主委、专职主委,亦或是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他都会努力找到岗位工作与国家发展大局的契合点,把个人成长进步融入国家发展伟业。

综合1.jpg

担任天津大学副校长期间,他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建绿色校园的指示要求,大力推进节能降耗,采用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完成对北洋园校区学生宿舍楼空气源热泵的改造,节约建设经费1000余万元,同时年均节电约175万元;发挥学科优势,与机械学院相关课题组对B能源站及所供楼宇末端的阀门控制系统进行更换改造,建立管理平台,实现源网一体化智能管理,该站年均节省燃气费近130万元。

综合2.jpg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他围绕“三农”、高等教育、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重要国计民生问题提交建议、提案50余件,多件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媒体的热议。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这一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持续提出多项意见建议,多数被采纳、实施。

综合4.jpg

担任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副主委期间,他主要分管组织建设。他把“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一代九三人”确定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他严把组织发展入口关,指导开设入社申请人学习班,建立入社申请人学习交流制度,严把政治标准,坚持“首关不过,余关莫论”。他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员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坚持每年举办新社员学习班、中青年骨干社员学习班、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班等各类学习培训班,在凝聚思想共识、坚定理想信念、激励“双岗建功”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担任主委特别是专职主委以来,他马不停蹄地深入基层调研,面对面了解社员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鼓励广大社员心怀“国之大者”,传承九三精神,为国履职,为民尽责。他在机关倡导开展“大调研、大讨论、大提升”活动,向社的先进省级组织和天津市先进兄弟党派学习、取经,认真查找自身不足,深入研讨工作思路,努力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升工作水平。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他深刻体会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显著优势和独特效能。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领导和推动统一战线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令他对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作为新一届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主委,他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赓续优良传统,做好政治交接,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社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新’‘三好’要求,在国家发展的新征程上书写新的作为和篇章。”是他新的奋斗目标。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张凤宝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全市社员的承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这一代天津九三人,要勇敢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秉承民主科学志,常怀爱国九三情,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不断续写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新的历史荣光。”张凤宝如是说。

(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宣传部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