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朱书生,男,教授。现任云南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副主委、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长期围绕高原特色作物重大病害,开展“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控制病害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支撑。近5年来,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研究成果在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Molecular Plant, mSystem等期刊上发表国际论文7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颁布1项国家标准和3项地方标准。利用生物多样性理论创新的林下中药材体系、物种多样性控制病害技术体系在西南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边疆山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成果获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第14)、一等奖(排名第7)和中国发明协会“科技助力脱贫专项奖”(排名第2)及云南省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等奖励。
人如其名,初次见到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副主委、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朱书生就被他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书卷气所感染。殊不知,他却是一名整天与植物病虫害抗争的“植物医生”。
多年来,朱书生一直从事生物多样性与病害生态控制的理论研究,坚持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做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事业的信念。围绕云南省特色生物资源三七、葡萄等作物生产中的面临的重大关键技术开展理论和技术研究,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打通“科技最后一公里”
“我就是一名植物医生,和‘啄木鸟’一样。”朱书生这样形容自己的本职工作。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围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的方向,充分利用云南多样的生境资源、物种资源、遗传资源等生物资源优势,从绿色农业的发展角度攻克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让老百姓生产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通过研究,朱书生发现三七虽然是个宝,但“高产低质”“连作障碍”等问题制约着三七产业的发展。云南的三七种植面积达到了全国第一,但为了追求高产三七大规模种植在了农田里,病虫害高发问题随之而来,于是朱书生提出了“让三七回到林子里去”的概念。
根据物种多样性相生相克的原理,利用针叶林与三七之间的相生特性,经过多年试验,朱书生带领的“云南省林下中药材有机种植创新团队”创建了林下三七生态种植技术体系。林下种植三七从育苗到收获,整个过程都不打农药,由于松针降解后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有益于三七生长的微生物,既能增强植株对病虫害的抗性,还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因此林下三七不需要施肥,更不需要打药,充分还原了天然三七的生态环境,让三七在林中自然生长。
“三七本就来自森林,回到林子就能解决农残超标、高产低质等问题,就是要让中药材‘回家’。”朱书生说,林下有机三七虽然产量低于大田三七,但因无污染,安全等级高,有效成分含量高等特性,市场价远高于普通三七。林下种植三七还可以解决中药材和粮食争地的问题,林下空间的有效利用,不仅有效保护了生态资源,通过发展林下经济,还可以增加群众收入,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赢”。
朱书生介绍,近年来“中药材回家”发展林下种植中药材的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可,202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推荐性国家标准GB/T41552《三七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就是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三七种植新模式。
朱书生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带领的团队成员,主持了该标准的起草工作。“标准以《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通则》等为基础,确立了三七林下生态种植的程序,规定了林地环境选择、林下土地整理、种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过程的技术要求。”朱书生说,标准的制定及推广应用可为广大山区林下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2007年博士毕业的朱书生回到云南工作的第一个研究是葡萄病害防治。过去,大家所熟知的云南葡萄大多产自弥勒、宾川等地方,但由于病害常年爆发流行,云南省的葡萄种植面积小,市场供应量不大。经过研究发现,云南省葡萄成熟季节与雨季重叠,常导致病害爆发流行。于是,朱书生和团队研发出了利用雨季给葡萄避雨控制病害的新方法,这项技术看似简单,却推动了云南葡萄种植面积扩大,推动了葡萄产业的发展。
在研究清楚了葡萄的生长与降水量的关系后,朱书生和团队把目光放到了酿酒葡萄的种植上,利用云南干旱河谷夏季少雨这一气候自然优势在金沙江、澜沧江等干热河谷地带,以香格里拉市、德钦县等地为主发展酿酒葡萄种植,带动了种植区农户增收,这些地方所产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也走向了高端市场。
“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主要所做的工作就是围绕云南的高原特色产业进行病虫害防治研究,通过减少病虫害发生促进粮食作物以及经济作物的优质生产。”朱书生说,近年来他们团队所获得的省级、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均和农业生产有关,他所做的工作其实就是打通“科技最后一公里”,让科学技术运用到了田间地头,从而也搭建起了科学研究结合社会服务的平台。
让科技走向田间地头
从2022年开始,计划通过5年时间,云南农业大学将与省科协携手共建50个“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朱书生介绍,这些“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的专家团队将按照“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融合创新、开放共赢”的原则,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配合下,依托科技服务项目和产业需求,以科研成果推广、科技攻关、技术培训和产学研结合等科技服务为主,重点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开展农业教育培训,促进知识传播,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推进科技人员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朱书生表示,依托科技服务站,能够让学校师生走出校园,让学校里的科技人员来到广阔的农村,扎根田间地头,结合当地产业发展了解老百姓的需求进行科研,再把科技成果提供给当地百姓,真正将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谈到与九三学社的结缘,朱书生说,正是在科研工作中与九三学社前辈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是在科技服务工作中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九三”人,在精神上找到了共鸣。
在他看来从成立至今,九三学社秉承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云集了一批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响颇大的科技巨擘。加入九三学社后,朱书生在与其他社员的交流中切实感受到了前辈们身上科技报国、求索创新、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一直在九三学社社员身上传承。
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涵。成为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副主委后,朱书生更加深了对社会服务工作的认识。
近年来九三学社社会服务工作在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稳步推进“同心工程”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朱书生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民服务、坚持科技特色、坚持理论创新为指导”是未来几年九三学社服务乡村振兴乃至做好其他社会服务工作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振兴,还有农村的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感觉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又回到了‘主战场’。”朱书生说,作为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副主委和长期在农业科研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下一步将整合更多的农业科技力量,更多的涉农的组织、农业专业人才共同服务乡村振兴。发挥出九三学社的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同时在社会服务的实践中,让更多的“九三”人参与进来,锻炼出来,成为双岗建功的骨干社员。
政协委员的“骄傲”
2023年1月,朱书生成为了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常委。而在没有成为省政协委员前,他是一名政协昆明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在昆明市政协委员履职的5年间,朱书生连续两年提交关于发展昆明市林下中药材产业的提案,最终该提案被评选为优秀提案。通过提案加强了与昆明市农业农村局、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的沟通交流,《昆明市“十四五”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朱书生所在的团队牵头起草。
《规划》围绕云南省发展优质林下中药材的总体目标,依托昆明市生物多样性的资源禀赋,利用中药材品种多样性与生境多样性特点,高擎中药材“回归山林、药效第一”的产业理念,以药食同源药材为重点,推进昆明市有机中药材种植,通过林下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基地建设、产品加工、主体培育、品牌打造、科技支撑、服务平台等重点工程建设,打造昆明市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示范区、科技创新中心、加工和贸易中心。
“现在昆明的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朝气蓬勃,建设了很多林下标准化种植基地,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朱书生说,通过该提案的办理成效,他认为从专业角度出发,把科研成果通过提案转化为政府的决策依据,是履职成效的一个很好实践。
所以,成为省政协委员后,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朱书生提交了一件《关于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辐射能力建设的建议》。他提出,面对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更高要求,我省具备与南亚东南亚地区进行跨境农业合作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互补优势,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农业科技合作机制和模式。
朱书生建议成立由政府部门牵头的多部门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围绕辐射中心建设目标,理顺政策,科学谋划布局,整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资源,形成合力,建立跨境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机制和平台,输出作物良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和农用物资,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人员培训等,提高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和粮食生产水平。
朱书生认为,应做实云南农业科技辐射中心,建立国外区域性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带动农业科技走出去,实施“藏粮于邻战略”。全面提升云南对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发展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作者:通讯员 张倚铭 云南政协报报记者 张莹莹 叶承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