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做新时代的“九三人”

——访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委员刘嫦娥


在学校,她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在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她是履职尽责的委员;在科学研究项目上,她是其中一颗臻于至善的螺丝钉……面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角色,刘嫦娥始终努力做好。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她有了新的目标。 

刘嫦娥是从事生态环境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时政,对今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也不例外。当问其为何如此关注今年全国两会动态时,刘嫦娥说,“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一方面想把相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时政让身边人知晓;另一方面也是在激励自己,结合工作,持续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推动云南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方面开展工作。”

立足专业 为美丽湖泊建设“添砖加瓦”

在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大都是我省粮食、蔬菜、水果等重要农产品的主产区,也是我省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之一,它们的清澈与否直接关系到一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我和我所在的团队很早就以滇池、异龙湖为研究对象,从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构建与营养元素迁移转化为切入点,为美丽湖泊建设添砖加瓦,既还湖于民,也还湖于未来。”刘嫦娥说,早在2007年,她所在的团队就以高原湖泊流域面源污染防控为重点,选择不同田块和典型汇水区,通过综合运用野外调研及源解析模型等多种方法,分析不同土地斑块条件下径流水体中的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贡献率,进而识别关键污染源。

“我印象太深了,我们在对2920平方公里的滇池流域设置了130个监测点,通过不断优化监测手段,在减少监测频次的同时获取有代表性的流域内的背景值情况。”刘嫦娥说,那时候为了核算农田污染物滞留量,并结合降雨过程中污染物输出特征及规律,确定污染物输出系数,核算汇水区农田面源污染物负荷及其贡献率,识别高原湖泊流域面源污染物产生和输移的关键区域,他们团队顶风冒雨、寒暑不辍,通过观测碳、氮、磷等重要元素的输入输出通量、迁移动力过程、富集削减关键节点,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区面源污染产生和输移的规律,为构建和校验面源污染估算和预测模型提供数据支持。

在持续不断的努力下,团队为滇池流域大规模系统治污提供了面源防控的科学方案,为高原湖泊水环境保护治理提供了技术储备,服务了昆明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滇池湖泊水体转化、实现全湖水环境企稳向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也为云南乃至我国其他类型湖泊的面源污染防控提供了科技示范和成功案例。

敬业奉献 做新时代“九三人”

刘嫦娥直言,高原湖泊的污染防治是一场持久战。而最开始从事这方面研究,是受云大一些教授的影响。“我2002年9月任职于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时任九三学社云南大学主委的姜成林教授就在本院,此外,王焕校教授、段昌群教授等都是‘九三人’,他们都是生态环境领域的国家级人才,是我读研期间的偶像,也是我工作后的‘指路明灯’。也正是在工作期间,我接触到院里九三学社的高级知识分子,通过接触,发现这些大专家、大教授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高高在上,而是十分的平易近人。”刘嫦娥清楚地记得,当时,姜成林教授多次根据她和几位年轻老师的专业、研究方向及特长,为他们各自的职业规划给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对她来说这些建议影响深远,甚至关系到她的个人发展。

2007年12月,刘嫦娥加入九三学社,成为九三学社社员的那天,她发自内心地感到自豪与骄傲,并许下心愿,“以德立身、有所作为”,传承发扬好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新时代“九三人”。此后,她在九三学社的肥沃土壤中快速成长。

教学育人,刘嫦娥结合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类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不断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形式,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结合“科研反哺教学”设计多元化教学案例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梦想,胸怀“国之大者”,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作为参与者,她分别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云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科研立身,刘嫦娥围绕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高原湖泊流域农田监测体系构建等开展研究工作。其间,个人参与完成的2份提案被批示;先后主持国家基金2项、云南省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家重大专项专题1项,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副主编出版著作5部,专利授权1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分别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在刘嫦娥看来,无论是为人师表、立德树人,还是潜心研究、集智攻关,都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一直都觉得我们国家14亿人,如果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整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好!”刘嫦娥说。

发挥特长 为“绿色公路”建设献计出力

当下,面对国家“双碳”目标下的新交通,以及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刘嫦娥当仁不让,结合自身研究方向,成为为满足云南策应国家“双碳”目标的未来公路绿化与生态修复项目组的一员,为推动云南绿色公路、低碳公路、生态公路建设献计出力。

2020年,项目组以景洪至勐海高速公路为例,对项目区的重点困难地段岩石边坡立地生态条件进行分析,诊断工程区域可支撑植物生长的条件,判识制约植物绿化的环境要素;聚焦重点困难地段边坡植物绿化工艺开展方案研究;提出遴选适合边坡绿化的植物遴选指标体系,以及边坡绿化困难地区植物物种的遴选原则和工程植物名单和边坡绿化困难地区植物物种配置方式。

刘嫦娥介绍说,“咱们云南省的高速公路的里程数非常大,如果在这一块能实现低碳、实现绿色低碳运输,对我省发展,或者说我省公路向东南亚延伸,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在当时,没有可借鉴的案例,只能大胆尝试、小心求证。在那段时间,项目组成员都成了“土专家”,冒着公路上不断扬起的尘土,收集各类数据,综合考虑边坡地形、岩石元素特征及有毒有害物质影响,遴选适合边坡绿化的植物遴选指标体系,形成了适合边坡绿化的植物物种建议名录,大大缩小了可选用植物物种的范围。之后,他们又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边坡地形和生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综合考虑土壤、气候、坡度、坡向、季节、景观、可持续性等因素,提出典型地段边坡植被修复建议方案,形成典型植被构建的植物物种的配置模式并采用下垂藤本种植槽、底部防渗种植容器、底部防渗植生袋、“上爬藤本+乔木”种植槽、容器绿化法等多样种植模式与物种配置的方式示范。

2021年,项目顺利完工,他们不仅实现了让边坡立地在酸性环境里绿起来、可持续的目标,研究成果也取得示范性效果,收获了一个实用新型专利和两个发明专利。

展望未来的发展之路,刘嫦娥说,“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云南省地处多种重金属高背景异常区,我将结合学科前沿及云南省地方科技需求,以‘土壤生态工程师’蚯蚓的生物性作用,以及环境友好型材料,如:纳米零价铁、生物炭等作为研究对象,持续开展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方面的研究,不断探索修复被污染土壤的新途径。”

(作者:通讯员 张倚铭 云南政协报记者 李军蓓 张莹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