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只要祖国需要我,我责无旁贷”

——记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



【人物名片】印遇龙,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猪营养代谢与调控的研究,创建了猪生态养殖技术体系。

印遇龙在工作

45年前,面对国内养猪技术刚刚起步急需科研人员,他把科研方向从基础较好的水稻改成了研究条件薄弱的养猪。

他曾两次毅然放弃海外优渥工作和生活条件,带着技术回国,立誓要研发出媲美国外的猪饲料,培育品种优良的本土猪。

10年前,他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仍乐此不疲地穿梭于养猪场和实验室,他还要求学生“每年至少在猪场待100天、养2批猪”。

现在,年近七旬的他,养猪事业又迎来新的“高峰”,在老挝筹建东南亚最大的畜禽良种库,把优质畜产品端上世界餐桌。

他就是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

半路改当“养猪倌”——“只要祖国需要我,我责无旁贷”

印遇龙一开始并不想养猪。上世纪70年代末,印遇龙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来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就职,希望在水稻科研方面有所突破。没料到的是,刚到研究所上班,他就被时任副所长刘更另院士一眼看中,并劝他更改研究方向,“刘院士觉得我这个农家子弟,更适合养猪”。

“适合”的背后,是残酷的现实。当时,我国畜牧业跟国外相比发展非常落后,猪肉的产量无法满足百姓的口腹需求,关键技术严重滞后于国外,国家急需培养一批青年人才投身研究,用科技力量推动畜牧业实现突破发展。“只要祖国需要我,我责无旁贷。”印遇龙听从了单位领导的教诲,怀揣科技报国梦,开始跨界“养猪”。

当时正逢改革开放,我国养猪技术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为了尽快追赶国际前沿技术,印遇龙在单位的推荐下,先后在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学习和工作。1997年,印遇龙获得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博士学位。面对国外优渥工作和生活条件,他毅然选择回国。然而,回国后等待他的“养猪”工作,仍然是非常艰难的一段路。

没有猪笼自己做,没有猪崽自己抓,猪生病了自己治……印遇龙从养猪、称猪到配制猪饲料,都是亲力亲为,印遇龙与团队每年一起拖运收集的饲料、猪粪、猪尿高达几万公斤。为研究猪的营养物质代谢情况,印遇龙团队一天到晚都要守着猪取样,每天房子里都会传来猪的嚎叫声以及工作人员来回赶猪的脚步声。“给猪做手术也非常难,一开始我们还不会使用麻醉剂,全程需要三四个人压住它,给它插管子,我们很多工作人员都被猪咬伤过,做完手术还需要护理它们。”印遇龙说。

动物科研与植物科研相比,成本更高,实验条件更加苛刻。要采集猪的血液也十分困难,“猪会乱动,插管子会乱咬,连续给猪取血,导致它攻击性很强”。印遇龙说,血液除了定性还要定量,实验需要知道猪一天流了多少血,每一次的采样都异常困难。

养猪的艰苦,并没有动摇印遇龙科研的初心和决心。在这样的环境下,印遇龙和团队潜心研究,攻克了一项又一项技术难题。为了让生猪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率,印遇龙团队率先对中国40多种单一猪饲料原料和18种混合日粮中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进行了系统测定,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生长猪有效氨基酸的需要量。这些研究成果被收入中国饲料数据库,在行业内广泛应用。

科技养猪的领跑者——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行稳致远

养猪是一门大学问。如何通过科技让农民朋友“养好猪、好养猪”,是印遇龙四十年来一直孜孜以求的梦想。

为了让老百姓吃到好吃又健康的猪肉,印遇龙团队和企业研制了具有促生长和替抗作用的新型植物营养调控剂,通过改良饲料配方和饲养模式等营养策略,解决了畜禽养殖中滥用瘦肉精、抗生素和高铜高锌重金属的难题。其研发的高效环保安全猪饲料生产技术在全国上百家大型企业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共二十大作出了系列部署,把乡村建设、农业发展摆上重要战略位置。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科技工作者,印遇龙立足本职,正带领团队以实际行动把中共二十大精神贯彻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当好科学养猪领跑者,打造生猪种业“中国芯”。

去年初冬,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印遇龙走进猪圈,仔细观察黑猪毛色,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天,印遇龙团队屠宰试验发现,新型杂交猪(三元杂交组合)生长性能比当地的滇南小耳朵猪提高了一倍,平均料肉比3.12,平均日增重698克。

这批壮实的黑猪,是印遇龙团队拟为当地量身培育的新杂交组合猪,未来3至5年,有望选育出澜沧黑猪新品种,让黑猪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为澜沧县的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

“种质优良的地方猪是保障我国猪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印遇龙认为,要充分利用地方猪遗传资源,加强生猪种业基础研究和育种技术创新和应用。印遇龙团队正与湖南省长沙县开展合作,计划到2025年,建成年出栏地方品种“大围子猪”及杂交猪30万头、综合产值超26.5亿元的全产业链。他的团队还对宁乡花猪进行了全产业链研发,攻克了地方猪特色养殖的难关。如今,印遇龙院士工作室在长沙、湘潭等多地落地开花,依托科技力量,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行稳致远。

技术出海影响世界餐桌——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养殖业

近年来,随着中国餐桌对牛肉需求量大幅攀升,东南亚一些国家开始发展肉牛现代化养殖。

江城黄牛是云南江城县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在与之相邻的老挝也有广泛养殖。但江城黄牛面临种群不纯、品种退化、生长慢等问题。为了将江城黄牛品种提纯复壮,印遇龙带领团队开展科研攻关,预计今年12月,江城黄牛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基地将建成,届时基地将具备存栏种公牛、种母牛和高端育肥牛3000头的能力,可带动全县及周边地区肉牛养殖20万头,辐射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印遇龙院士团队加强科技攻关,在老挝筹建了东南亚最大的畜禽良种精子库,可以帮助老挝肉牛养殖在4至5年内实现质的飞跃,肉牛平均体重有望增加一倍,达到300至350公斤;在8年时间内,肉牛平均体重有望增加到500公斤以上。

影响猪生长速度和猪肉质量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饲料。但过去,我国饲料出口是一大难题,饲料附加值不高,保质期有限,销售半径一般在300公里以内。湖南百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印遇龙院士团队合作,结合生猪的具体营养需求和饲料的消化利用率,研制出无公害高端饲料配方,借此取得了饲料生产的新突破。

今年3月,湖南百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首批48吨高端预混料,正式从云南发往老挝。该公司CEO杜赛龙介绍,印遇龙团队研发的高效环保安全猪饲料,真正做到了无激素、无抗生素添加,可明显提高动物免疫力,有效减少死亡率,缩短生猪养殖出栏时间。这种高效环保安全猪饲料,正陆续打开国际市场。

黑猪、肉牛、山羊、高效环保饲料……印遇龙院士团队正凭着这些重要项目,推动技术“出海”,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养殖业、提高农民收入。

67岁,对普通人而言,或许已经开始颐养天年,但对印遇龙来说,却是科研之路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