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森林赤子——记九三学社社员、野生动物保护专家陈金良


《团结报》(2024年5月7日 05:人物)刊载了九三学社宜昌市委员会报送稿件《森林赤子——记九三学社社员、野生动物保护专家陈金良》。全文如下:

1000098683.jpg

人物名片

陈金良,野生动物保护高级工程师,现任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九三学社宜昌市委员会副主委、宜昌市政协常委,并担任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参政议政研究中心研究员。曾荣获九三学社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先进个人、九三学社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野生动物保护先进个人、宜昌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宜昌楷模”等荣誉称号。

1000098684.jpg

2023年9月,陈金良在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开展林地资源调查

“森林在哪里,我就应该在哪里。”九三学社宜昌市委员会副主委、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野生动物保护高级工程师陈金良说:“不管做什么,都要永葆一颗赤子般的初心。”

钻密林、过峡谷、趟深涧、爬悬崖、攀云顶……从业界一名“新兵”到今天的“老炮儿”,陈金良十几年来与团队成员风餐露宿,用心用情探索森林里的生命传奇、守牢“大国重器”的生态屏障,将科研的足迹踏遍了自然保护区的山峦。

扎根深山苦亦甘

2012年,陈金良主动请缨奔赴宜昌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担任副局长。平均海拔1500米的大老岭是一块神秘的“生命王国”,据不完全统计,这里生长着高等植物2495种,野生脊椎动物500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66种。

赴任后,陈金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团队“摸家底”,调查保护区资源情况。“早上9点进山,下午4点多出山,平均每天步行2万步。”保护区管理局湿地科科长彭刚智说,陈教授带着他们巡山监测野生动物的种类及分布密度,“微信步数”显示,最多一天走了5万多步。

1000098685.jpg

2023年11月,陈金良(左一)在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安装野生动物监测相机。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朝去暮归几十里,勒紧腰带饿肚皮。”朋友们经常用这句话来形容陈金良的巡山之路。原始森林里没有人烟,也不能用火,陈金良和团队成员只能喝山溪水,啃方便面或者冷馒头。最要命的是夏天,不仅蚊虫叮咬,可恶的蚂蟥顺着裤脚往腿上爬,等发现时已经鲜血淋漓。此外,毒蛇和猛兽时常还会带来险象环生的生命威胁。

“虽然野外工作很苦,但也常常能领略到人间的至美之景。”陈金良说,在森林里随处能看见倒伏的巨木,听见潺潺的溪流,感受到森林独有的湿润而清新的气息,这些绝异的森林景色是大自然对这份辛苦工作的馈赠。

从野外回来,陈金良办公室的灯总是彻夜亮着。他先后完成大老岭自然保护区鸟类、兽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资源本底调查,编撰完成《大老岭自然保护区鸟类图鉴》《大老岭自然保护区蝶类图鉴》《大老岭保护区自然教育手册》,以及45万字的《中国长江三峡动物大全》、国内第一个《华南虎放归自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一头扎进保护区的陈金良,很少有时间下山陪伴孩子。已经7岁的女儿十分懂事地说:“我的爸爸也是很多小动物的爸爸,小动物在山里,爸爸也应该在山里。”

投身“野保”不畏险

“国家划出自然保护区为的是留住一方免于遭受干扰的自然净土,实现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陈金良说,保护区管理职责必须认真履行,要守护动植物的生命乐园,尽量免受人类打扰,自然繁衍、生生不息。

陈金良刚到大老岭时,非法盗挖、盗猎时有发生。夏天的夜晚是盗捕、盗挖高峰期。陈金良带领执法人员每天晚上10点出发、凌晨2点返程开展夜间巡护,打击非法盗挖、盗猎等违法行为。他还积极协助多地森林警方查办案件,先后将5名盗猎分子送进监狱。

1000098686.jpg

2024年4月,陈金良带领团队在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日常巡护。

“我们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的破坏者。”作为宜昌知名的野生动物保护专家,陈金良还义务为多地森林警方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件提供鉴定材料,让警方执法有据。

有人问:“盗猎分子手中有枪,和他们‘硬杠’不担心报复吗?”陈金良回答:“我干的就是野生动物保护,这是我的职责。如果真有这种情况也没有理由逃避。”

近年来,在陈金良的主导推动下,大老岭保护区在全国较早建立起网格化的红外相机监控网络,利用公里网格布设的160余台野外红外自动相机能够实时收集野生动物生活状况,新记录鸟类60余种、昆虫新种6个。

“让公众共爱自然之美、共享自然之美,这是保护区的功能所系,也是其魅力所在。”资源保护任务之外,陈金良尤其关注科普工作。为此,陈金良积极开展自然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向公众展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受众群体达3万多人次。他还深入推进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活动,以“小手拉大手”形式推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为顺应传媒手段的发展和不同读者的阅读习惯,陈金良带领团队制作了以网络和新媒体为载体的微视频、手机App、电子书、公众号,极大丰富了野保科普宣教的渠道。他们拍摄的相关野生动物影像被央视综合频道(CCTV-1)《秘境之眼》栏目播发20期,让大老岭这片神秘的三峡生态屏障渐渐走入公众视野。

在陈金良及其团队的努力和推动下,大老岭保护区先后被授予“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林草科普基地” “长江大保护”大思政课教育基地等科普教育基地称号,陈金良个人也先后获评湖北省野生动物保护先进个人、宜昌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富民兴村酿佳话

千斤园是保护区内的一个自然村,也是陈金良的联系点,经常发生故障停电,成为民生的痛点。“停电就是出发抢修的集结号。”保护区内并没有专业保电队伍,陈金良组建了一支业余抢险队,爬电杆、换瓷瓶、接电线、测电压,每次抢险都尽量在最短时间内接通电流。

2022年2月,保护区突降暴雪,压断了电线。面对林区深达二三十厘米的积雪,村民对可能要“摸黑”过年的情况一筹莫展。陈金良带领抢修队员放弃下山过年,一连几天战风斗雪,终于排除了所有线路故障。“除夕央视春晚开播前,电终于来了。”村民易海洪说,各家各户的灯重新亮起的那一刻,林区里响起了一阵阵欢呼声。

1000098687.jpg

2023年11月,陈金良(右二)在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走访调研。

近两年,村民吃上“生态饭”——有的开农家乐,有的办民宿,还有的直播带货。每遇停电,村民们就着急得直跺脚。陈金良急群众之所急,四处奔走协调。在陈金良的推动下,国家电网夷陵分公司投资近200万元于2022年10月完成了千斤园村的农网改造工程,至此,千斤园村告别了停电困扰。此外,在陈金良的帮助下,千斤园村还解决了水压不足、道路硬化等难题,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大老岭的最大价值在生态、最大责任在生态、最大潜力也在生态。”陈金良说,必须护好用好绿水青山,帮助老百姓富裕起来。2021年,他自费8000多元买来酿酒设备,利用生物学所长指导两户村民自酿白酒,并帮他们办理了相关手续。去年,村民们试点的白酒品牌销售了上万斤,收入近20万元。

参政履职担使命

“一定要做好参政议政工作,做好群众的服务工作,把老百姓的声音传递上去。”陈金良时刻铭记作为九三学社社员和宜昌市政协委员的职责,他常说:“积极履职是我的使命。”

在建言献策时,陈金良立足本职,关注社会热点和百姓痛点。他撰写的《警惕会计事务所在授权审计过程中发生“灯下黑”》被中央统战部刊物采用;《关于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议》被选用为九三学社中央名义提案报送至全国政协;《环境保护事项地方立法要慎而有度》《关于防范三峡库区周边勘探和开采页岩气诱发更强地质灾害的建议》等多篇建言被全国政协和九三学社中央采用;《关于规范慢性病门诊病种的建议》《建议取消政府采购中非招标采购方式的招标文件费》《关于实行水电气过户与房屋交易过户同时同地点办理的建议》等多篇信息受到相关方面的重视。

“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下足‘绣花功夫’,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保护成果才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在今年宜昌两会上,陈金良建议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既要做实污染源的普查工作,也要做细自然资源的调查工作,要聘请多学科专家做技术支撑,组建“全科”生态治理医疗队伍,精准把脉问诊,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治理方案。

据了解,陈金良自2009年5月加入九三学社以来,先后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等200余篇,曾多次被评为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优秀信息员和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 

今年1月,陈金良被调到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从一个保护区到另一个保护区,不变的是陈金良继续以大山密林为伴,守护三峡绿色生态屏障的赤子之心。

(来源:《团结报》2024年5月7日 05:人物  作者:方龄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