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魏建功与抗战胜利后台湾“国语运动”


1946年,魏建功与“国语推行委员会”同仁在台北桃园机场合影


1945年10月,台湾光复之后,魏建功曾奔赴台湾参与了接收台湾的有关工作。在台湾光复回归祖国之后,开展国语运动、推广标准汉语成为紧急要务。魏建功等人所开展的国语运动系列举措基本扫清了日本人在台湾强制推行的日文日语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再次落地生根。

魏建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苏如皋西场(今属江苏海安),笔名天行、文里(狸)、山鬼、健功等。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并历任北京大学助教、副教授、教授等职。早在1928年,他就参加了“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并担任常委,这为他日后担任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主任委员作了重要铺垫。

开展国语运动

由于日本在统治时期采取了“语言同化”政策,尤其在后期完全禁止台湾人民使用汉语,台湾的学校教学、官方语言、书面语言都为日语。这种措施导致台湾人民除了闽南语方言外,几乎不能使用汉语阅读、书写和交流。台湾光复回归祖国之后,开展国语运动、推广标准汉语成为紧急要务。

成立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

1946年初,受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处长范寿康的邀请,魏建功前往台湾。据曹达《魏建功年谱》载:“二月,农历年前到达台北,立即着手组建‘国语推行委员会’的工作。‘国语会’成立前,为解决急需在广播电台开设了国语讲座,由齐铁恨先生口授,林良先生用闽南话翻译,帮助台湾省小学教员备课,备受台湾同胞及各界人士的欢迎。四月,‘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正式成立,魏建功为主任委员,何容为副主任委员。”

魏建功是台湾省光复后推行国语的核心人物,他首先推动成立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并以此作为推行国语运动的核心机构,这是最重要的举措。纲举而目张,通过该机构的运作,魏建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包括在电台发表演讲、开设国语讲座、举办国语演讲竞赛等,有力地推动了国语在台湾省的传播和使用。如魏建功在电台广播《〈国语运动在台湾的意义〉申解》中强调:语言是“主权”和“地位”、政府语文教育成绩以及“精诚团结”的表现,是“体统”和“面子”,所以回归祖国的台湾同胞一定要能说用北平话做标准的国语。为了广泛、有效地传播国语,魏建功在台湾省各县市分层级推动设立了“国语示范推广所”,推广所的运转又需要大量可以教授国语的人才。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魏建功积极招募赴台湾的国语推广志愿者,大量人才的涌入为国语在台湾各地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魏建功还创办了台湾省的第一份国语报纸《国语日报》。曹达《魏建功年谱》记载,1948年6月,魏建功曾回到北京办理《国语小报》设备迁台事宜,“九月,返台办理‘国语会’交代手续,同时创办‘国语日报社’。社长魏建功、副社长王茀青、总编梁容若、经理方师铎、社务设计委员有何容、洪炎秋、齐铁恨、祁致贤、王玉川等5人。十月廿五日,《国语日报》创刊号正式发行。”这份报纸为国语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台期间,魏建功还被任命为台湾大学首届中文系主任。他积极推动国语教育在台湾大学的开展,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国语教育人才,1947年魏建功在台湾大学文学院创办了“国语专修科”,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国语学习和研究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国语的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内容。同时,专修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到国语运动中去。台湾大学国语专修科还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团队,除了魏建功本人之外,还有何容、王玉川、齐铁恨、方师铎、朱兆祥、洪炎秋、黄得时、夏得仪等人,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素养,还对国语教育充满了热情和使命感。学生在他们的指导下深入学习研究,为未来的国语教育事业在台湾省扎根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台湾民众对标准汉语的接受度

作为汉语言文字专家,魏建功在指导台湾民众学习国语方面颇有自己独到的见地。早在1944年,魏建功在重庆就提出过“台湾省国语运动纲领”,纲领有六个要目,包括“实行台语复原,从方言比较学习国语”、注重汉字读音由台湾话逐渐过渡、刷清日语句法直接用汉语音阅读文章、研究词类对照充实语文内容、利用注音符号沟通各族意志融贯中华文化、鼓励学习心理增进教学效能等内容。魏建功在国语运动中采取了多种创新方法,如实施了将语音、字形和字义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既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又抓住了汉语的特征,在台湾各地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他注重将国语教育与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研究相结合,这种结合使得国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使得台湾人民潜移默化,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台期间,魏建功在《人民导报》《新生报》《现代周刊》《国语通讯》等当地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国语学习的文章,有《国语运动在台湾的意义》《国语的文化凝结性》《台语音系还魂说》《国语运动纲领》《何以要提倡从台湾话学习国语》《台语即是国语的一种》等。魏建功认为台湾人学习国语是有天然优势的,因为“台湾人所讲的是‘中国的方言’,并且与标准语系统相同。”为了更加有效地让广大台湾人民尽快掌握标准汉语,魏建功提出了以台湾方言(主要是闽南语)与国语的对应规律来掌握国语的方法。魏建功认为作为标准汉语的国语,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自然融合、在吸收了包括台湾方言在内的祖国各地方言精粹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通过台湾方言学习国语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之事。因为从属于同一种语言系统,台湾方言本身就是当地民众日常交流的主要工具,借助方言的桥梁来学习国语,与重新学习另外一种语言系统的外语相比,自然要轻松得多。

魏建功等人所开展的国语运动系列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台湾民众对国语的接受度和使用度。日据时期日本人在台湾强制推行的日文日语的影响基本被扫清,台湾人民从此可以自由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他们不但能够用方言闽南语交流,而且逐渐学会了用国语——标准汉语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国语逐渐成为台湾的主流语言,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语言学习的形式在台湾各地再次落地生根。在基本完成了推行国语的任务之后,1948年6月魏建功婉辞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一职,同年12月返回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作者:李湖江  九三学社中央社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九三学社福建师范大学委员会文科支社社员、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来源:《团结报》2024年7月4日第5版